蘇東坡:兩首《江城子》,一箇中年男人的豪氣與柔情!

北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蘇東坡39歲,因與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失意於密州(今山東諸城市),在這裡,他寫出了不少著名詞作,初步奠定了一代詞宗的地位。其中有兩首《江城子》,一首狂放,一首柔情,展現了這個中年男人豐富的內心世界。

蘇東坡:兩首《江城子》,一箇中年男人的豪氣與柔情!

《江城子·密州出獵》作於熙寧八年冬,詞曰: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難得蘇東坡將一次出獵的場景描繪得如此氣勢磅礴、酣暢淋漓,詞中又巧妙融入了兩位歷史人物,一位是少年得志、氣吞如虎的孫權,一位是“馮唐易老”的那位馮唐,歷史的滄桑感撲面而來,讀來卻不乏凌雲豪氣。

蘇東坡:兩首《江城子》,一箇中年男人的豪氣與柔情!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第一首真正意義上的豪放詞,蘇東坡對這首詞也十分滿意,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他說:

近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

柳七郎即柳永,婉約詞的代表。此後,豪放詞遂與婉約詞分庭抗禮,形成一大流派。

同年早些時候,蘇東坡還有另一首《江城子》,以纏綿悱惻見長,那就是著名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某日晚上,蘇東坡夢見亡妻王弗,於是寫下這首著名的悼亡詞: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東坡:兩首《江城子》,一箇中年男人的豪氣與柔情!

39歲的蘇東坡,已是塵土滿面、霜染兩鬢的中年人,而在他的心目中,王弗依然還是那個“小軒窗,正梳妝”的美麗少婦,即便打破陰陽界限,也只能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等到明月夜,當月光照進那片松林,灑滿你的墳塋,我再一次肝腸寸斷。

多年宦海風波,現實中的種種坎坷,十年的陰陽兩隔,此時此地,蘇東坡多麼思念他的結髮妻子、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女人,因而這首詞才寫得如此蕩氣迴腸、一往情深。

蘇東坡:兩首《江城子》,一箇中年男人的豪氣與柔情!

蘇東坡:兩首《江城子》,一箇中年男人的豪氣與柔情!歡迎評論、轉發!

往期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