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人回家过年 北上广成了“空城” 2019年春节十大空城出炉


“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每到农历新年,出门在外打工人们都会不辞辛劳举家返回农村老家过新年。从腊月二十到正月初十,极短时间内巨大的人流和交通流量仅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就会减少数千万人口,平日里拥挤地铁、公交、大型商超等人口密集的地方,随着人们返乡,变得空旷畅通。

春节返乡让一线城市瞬间从喧嚣拥挤变成冷清安静,尤其是一些外来人口较多北上广一线大都市,春节期间常被人们称为 “空城”。在春节期间外来车辆的减少,一些居住本地的市民从直观交通上就能感觉出来,出行的道路比以往畅通了,早晚高峰期地铁上的人也明显少了很多。很多网友说:终于还我清静,路上不堵车了;但也有些网友说一到春节太不方便了,大家都回去过新年,寄个包裹找间开门的小吃店都难。

最近有媒体发布了《2019春节出行预测大数据报告》,春节“空城”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分别是深圳、东莞、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杭州····。深圳春节期间出现“空城”现象。主要原因是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在短短40年间,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变身为人口上千万的国际大都市,外来人口贡献比例最大。


“空城”排名第二的东莞。它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实力雄厚,产业体系齐全,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其中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电气机械、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带动数以万计的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此打工创业。

东莞,一个外来务工者是本地人口数倍的制造业城市。春节期间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当地工厂、商铺基本上都歇业停止生产,路上行人、车辆颇为稀少。图为:广东东莞长安文化地标。

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在天安门、午门、西单等景点地游客稀少,平日拥堵、喧闹的大都市随着外来人口返乡变得“静悄悄”起来,城市大道迎来了难得的畅通状态,很多市民借此机会举家出游,出门不堵车出游内心愉悦。

排名第四的是:上海。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中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2017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8.33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45.65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72.68万人。图为:2018年2月11日农历新年在中心城区黄浦区看到,外滩景观平台和中山东一路上,过往车辆和游客数量较往日少了很多。

排名第五:苏州,它的外来人口占比为50.37%,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今年春节,苏州的空城指数超越广州排在了第五位,相比于广州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苏州的工业基础雄厚,增长速度迅速。2018年,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31万亿元,仅次于上海的3.48万亿,位居全国第二位。强大的工业体系,吸引众多外来务工人员来此就业发展。


排名第六:广州。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广州的外来人口占比为38%,其中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外来人口居多。交通运输部对2月~10日期间旅客出行需求进行的分析研判显示,预计旅客迁入量排名第一的是广东。

一个城市繁荣发展,需要各种人才源源不断流入。每年北上广等一线大都市春节期间变成“空城”,反倒说明外来人口越多,城市吸引力就越强,说明这座城市的创业、就业环境越好。随着人口红利期逐减少,城市之间的人口竞争越来激烈,谁能吸引更多外来人口,谁能获得更多人口增量,这将有效带动当地住房消费的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