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有什麼道理看完後佩服古人智慧

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有很多觀念依然停留在過去,比方說吃飯的時候不能夠把筷子豎起來,並且不能敲碗,這些如果被家中的老長輩看到,肯定是會被說教的。有時候大家會覺得他們有些迂腐,都什麼年代了,還守著這些老思想。但是客觀來看,這些老一輩人所堅持的這些事情,的確是有一些道理的,其中很多俗語就是聽上去很普通,但其實蘊含著各種道理,比如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句“晚不梳頭,早不說夢”。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有什麼道理看完後佩服古人智慧

古人大多是留長髮,除了元朝和清朝以外,大多都是長髮飄飄,那麼頭髮長了自然容易打結,所以梳頭髮是自古就流傳下來的習慣,能夠讓頭髮更順滑。如今的年輕人,大部分女性也都是留長髮,個別追求個性的男生也會留長髮,平時扎著個辮子,也很有個性,不過他們到了晚上回家之後,基本上都會把頭髮散開,因為這樣更舒服一些。但如果這時候家中的老人看到他們梳頭,就會過來勸阻,告訴他們晚上不要梳頭,但要說原因,又說不出來。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有什麼道理看完後佩服古人智慧

其實原因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古代人勞作比較繁重,就會特別累,而當時留長髮需要梳理很長時間,那麼就會耽誤晚上的休息,所以晚上不要梳頭。第二就是迷信的思想,認為夜晚梳頭會在鏡子當中看到一些不乾淨的事物。不過小編認為第三點是最為重要的,梳頭其實是梳妝打扮的意思,那麼晚上梳頭代表著要打扮自己,然後出門玩耍,古人講求早日歸家,並且女生深夜外出實在不安全,所以不要晚上梳頭。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有什麼道理看完後佩服古人智慧

後半句的“早不說夢”從字面上其實很好理解,就是說早上起來的時候,不要跟別人講述昨晚做夢的故事,因為在古人看來,夢其實相當於自己的一個願望,如果將其告訴了別人,這個願望就很難實現了。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有什麼道理看完後佩服古人智慧

不過另外一個解釋更為靠譜,那就是每天早上醒來之後,不要沉浸在昨晚的夢中。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收入都是與勞動耕種有關,這種是無法靠做夢來實現的,尤其是在各種賦稅較高的朝代,每天早上只會跟別人說自己昨晚的夢,這樣的結果只會是餓死,所以這句話的根本意思就是讓人腳踏實地的工作,不要整天說夢話。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有什麼道理看完後佩服古人智慧

古人的俗語雖然聽上去比較膚淺,但其實只要細細品味,當中的道理還是能夠幫助我們成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