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見識》:父母和孩子的大腦軟件升級指南

寒假終於結束了!我的忍耐是有限的。後半個假期,我每天都在和小子鬥爭,矛盾的導火索是寫作業還是玩。再不開學,估計全國的家長都得瘋了。我和小子說,開學期間你老實點,估計老師們心情都不好。

小子寫作業拖拉總想著玩的毛病由來已久,他爸爸生氣地說:這個壞習慣不改,將來就是考上好大學也難以在社會上生存。

可是能怎麼辦呢?該說的都說了。孩子自控力差,沒有計劃條理是天生的性格使然嗎?小子說,其實我都沒有好好玩!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每天晚上臨睡前都覺得好多事情沒幹,想著明天再也不這樣了,可是第二天又和昨天一樣。

親子共讀《見識》:父母和孩子的大腦軟件升級指南

最近看朋友圈,發現一位家庭教育指導老師發的”大腦發育時間順序圖“,心裡一驚。

原來孩子到17歲以後,大腦前額葉才會發展起來?這部分是負責自控力的,負責管一個人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我好像找到了救命稻草,拉來小子說,看樣子你的大腦軟件該升級了。小子說,大腦到17歲還能再升級一次嗎?太好了。我還以為我的大腦就這樣了。

親子共讀《見識》:父母和孩子的大腦軟件升級指南

我最近看了吳軍的《見識》這本書,感覺父母和孩子真的要有意識地給自己的大腦進行升級。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五級工程師和職業發展的攻略圖。就像升級打怪一樣,孩子未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會遇到五個關口。人的差別是在見識上的差別,只有有更高級的見識才能通向更高級的發展。

好比說,如果大腦裡有思考的軟件,這個軟件不是靠打一個個小補丁就能改進的,而是要升級成更高級的版本。

五級工程師和職業發展

《見識》的作者吳軍博士是自然語言處理和搜索專家,因為是硅谷工程師出身,所以他了解很多專業人士的苦惱。

這幾年,網上屢屢傳來這樣的新聞:某某名校畢業的工程師因為裁員自殺、某某工程項目總因為工作壓力自殺,某某博士因為畢業論文交不上自殺……這些消息是讓人倍感痛心。好好地讀了這麼多年書,上了那麼多年學,按說都是聰明人,怎麼會走到這一步呢?

說到工程師(這裡也可以換成程序員、財務、醫生、編輯或律師等專業技術人士),給人的印象大都是頭腦聰明,努力用功讀書、不喜歡搞歪門邪道的技術宅。可是長期在單位搞技術,總也上不了更高的職位,令人苦惱。現在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傳統行業消失,好多專業人士連現有的職位也保不住了,怎能不令人絕望?

親子共讀《見識》:父母和孩子的大腦軟件升級指南

《見識》的作者認為:

人和人的差別不是一點點,而是數量級上的差別

作者劃分了IT行業的五級工程師升級標準,這個標準也可以用到其他專業技術人士的評價。

這五級就像金字塔一樣,最下層的第五級人數最多,最上層的第一級人數最少,我是這樣理解的:

第五級:能獨立解決問題,完成工程工作

(相當於理工科院校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實習生,只要認真工作不出錯,都能拿到一份基本工資)

第四級:能指導和帶領其他人一同完成更有影響力的工作

(被人稱為某工,工資高出一級)

第三級:能獨立設計和實現產品

(大概對應項目經理一級,稱謂從某工變成了某總,這個級別比普通工程師的收入成數量級地增加)

第二級:能設計和實現別人不能做出的產品

(能實現產品的創新,這就難了,稱謂雖然還是某總,但是這個總和上一級的總就不在一個數量級上了。能達到這一級別的人很少。)

第一級:開創一個產業

(這個級別的工程師是開創一個產業的人,比如像愛迪生這樣的大發明家,是大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還有個別零級的大神,是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大師,開創一種新的理論。

親子共讀《見識》:父母和孩子的大腦軟件升級指南

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

我們做父母的都說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那是不是應該讓孩子放眼零級大師的目標?

就像這兩年STEAM教育、編程都發展到了小學幼兒園,都聲稱要培養孩子的創新潛質,養成一個小牛頓、小愛因斯坦?

還是按照傳統教育的模式,讓孩子從最底層一步步考試努力往上升,升到哪級算哪級?

《昆蟲記》裡,法布爾提到這樣一個故事:他觀察松毛蟲的行為,發現松毛蟲外出的時候喜歡跟著領頭的蟲子,一個接一個沿著吐出的絲線作為指路的標記。有一次,他把一隊松毛蟲放在了花盆邊緣上,結果這隊松毛蟲沿著花盆兜圈子轉了8天,才找到回家的路。

且不說松毛蟲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行為,就說人和蟲子的眼界肯定是不一樣的,松毛蟲無法達到人的高度,不會想到遇到問題走別的路。

其實人面對複雜的世界,何嘗不像小小的松毛蟲一樣?

人的經驗和聰明才智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就能自然而然增長的。我們做父母的,如果不注意給自己的大腦升級,再好的大腦也會停滯不前,甚至越來越退化。更別說給孩子什麼更好的教育了。

放眼更高的層級,更長遠的規劃目標,再腳踏實地從基礎開始做比較好。

親子共讀《見識》:父母和孩子的大腦軟件升級指南

如何給我們的大腦升級?

如果父母都看不到更高級,孩子更想不到更高級了。沒見過的東西,孩子怎麼可能想到?見識是靠很多人的時間經驗累積才能達到,甚至是很多代人付出努力才能達到的。即便孩子最終自己能悟到,試錯成本也太高了。

如何才能讓我們的想法達到更高級的層次呢?《見識》一書在開頭就提到閱讀的意義。

前面提到在職場上受挫的工程師,恰恰是在工作中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人,努力工作得不到回報,才想不開的人。

《見識》一書中提到偽工作者的概念,隨著技術進步的加快,新技術層出不窮,工具越來越多了,工作對人的要求卻越來越高了。工作任務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靠簡單地努力、增加工作時長、用原有的工作方法依然遠遠完不成任務。工程師原來在學校裡得到的高學歷、工作中積累的老經驗可能都用不上了。很多工程師甚至連原有的職位也保不住了。

所以,想提高自己的見識水平,父母只有保持終生閱讀學習。

這是讓人的大腦升級,打破層級障礙的敲門磚。

小子說,那我的大腦該如何升級呢?

當然也是好好讀書!多看點提高

思維能力,自我管理的書,先努力達到第五級,能夠獨立完成一項任務,保證自己能在社會上立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