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數字道盡萬曆皇帝生前身後事

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是明穆宗隆慶皇帝朱載垕之子,歷史上有“明朝亡於萬曆”之說,著名史學家黃仁宇先生寫過一部名著《萬曆十五年》,目前唯一經過科學發掘的皇帝陵地宮也是萬曆皇帝的十三陵的定陵。這些都讓人們對這位皇帝充滿了好奇,那麼,萬曆皇帝是個怎麼樣的人什麼樣的皇帝呢,萬曆一朝又發生了什麼大事呢。本文試圖從1到7幾個數字入手,概括一下萬曆皇帝的一生即死後。

幾個數字道盡萬曆皇帝生前身後事

1.一個老師:張居正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湖北江陵人。明代中晚期政治家改革家,隆慶年間的內閣次輔,隆慶皇帝駕崩後,十歲的萬曆皇帝即位,張居正聯合萬曆生母李太后、內廷秉筆太監馮保,廢黜了首輔大臣高拱,將其趕回老家。張居正成為萬曆一朝前十年而內閣首輔,也是萬曆皇帝的老師。

在李太后和馮保的支持下,張居正對昏昏沉沉的大明帝國展開了改革,主要有加強官員考核和“一條鞭法”的賦稅徭役制度等,史稱萬曆新政,又稱張居正改革,在萬曆登基的頭十年取得了較大成功。

但是改革也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反對者不少,而且張居正自己要求自身又不嚴格,遭到不少政敵攻擊,雖然有李太后的信任支持,張居正也逐漸感到“高處不勝寒”,到萬曆九年十年時,他多次上書請辭,但是萬曆皇帝特別是李太后都不允許,李太后對萬曆說:待輔佐你到三十歲,那時再做商量。要知道,這時候萬曆皇帝還不滿二十歲,也就是說至少還要輔佐十年!

不過張居正已經支持不住了,他已經病入膏肓,最終在萬曆十年病逝,終年不過58歲。雖然死後極盡哀榮,不過很快這一切都成為了過眼煙雲,因為他昔日的學生,現在真正的大權在握的皇帝萬曆對他進行了徹底的政治清算,不但改革措施基本廢除,張家也遭到了大禍。江陵張宅被餓死好幾口人,張居正的一個兒子被逼上吊自盡,一個被貶往遠方,張居正差點就被開棺戮屍!

萬曆皇帝之所以這樣對待張居正,起源於十年張居正對他的嚴厲要求和萬曆認為張居正的“兩面人”形象。為了把萬曆皇帝教育成自己理想中的明君,張居正在學習上和其他方面對萬曆嚴格要求,忽視了萬曆年齡不大自控力不足的一面,更忽視了萬曆皇帝不只是自己學生,他更是自己的君主,再小也是皇帝,萬曆覺得張居正欺君!另一方面,張居正自身的不檢點,又讓萬曆覺得張先生教育別人頭頭是道,可是自己貪汙腐化玩女人,太不咋地了!

於是,張居正死後,張家在劫難逃了!

幾個數字道盡萬曆皇帝生前身後事

2.二個“最長”

一個“最長”是,萬曆皇帝是明朝十六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1572年隆慶六年即位,1573年為萬曆元年,1620年萬曆四十八年駕崩,共在位48年,比排第二位而他的爺爺嘉靖皇帝在位的45年多三年。

第二個“最長”是,萬曆不僅是明朝歷史上不上朝時間最長的一個皇帝,在整個中國歷史的皇帝當中“曠工”時間也是最長的一位。從萬曆十幾年開始,他沒有了張居正個母親李太后的監督,經常就以各種各樣藉口取消例行朝會,到了後來乾脆不上朝了,時間達近三十年!內閣首輔是皇帝的心腹大臣,即使不是天天見面,也應該隔三差五召見,商議軍國大事。而在萬曆手下,有的首輔幹了好幾年,也才見過皇帝兩面!更有可憐的,幾年首輔下來,一次皇帝的面沒有見過!

幾個數字道盡萬曆皇帝生前身後事

3.三大徵

萬曆三大徵,是萬曆年間而三次戰爭,其中兩次是平定叛亂,一次是抵禦外敵。按時間順序是:寧夏之役、播州之役、抗日援朝。

幾個數字道盡萬曆皇帝生前身後事

寧夏之役的禍首是蒙古人哱拜,由於父兄被殺,他投奔了明朝,作戰勇猛,提升很快,最後以寧夏副總兵致仕。其子哱承恩、哱承寵也都是兇狡之徒。他們看到自身勢力遠大於周邊這些軍鎮,遂起了不法之心。但是這個傢伙很狡猾,時而求和認錯,待到準備充分了又造反。最後萬曆用名將李如松為寧夏總兵,葉夢熊為總督,調集周邊軍鎮大兵,圍剿哱拜,最終哱拜走投無路,闔門自焚,兒子被捉。

播州是古夜郎國一帶,漢代屬於牂牁郡,現在的遵義極其周邊大片地區,至今遵義市還有播州區。唐宋以來,楊氏家族統治這邊土地,中央政府都是以羈縻政策來治理,楊氏實際上是半獨立的土司,世代相襲。到了楊應龍做土司(播州宣慰司指揮使)的時候,他不滿足於這種半獨立狀態,1596年公開反叛,四面出擊,攻掠周邊土地,殘酷對待所佔領地區人民,對不順從自己的殘酷殺戮。

萬曆皇帝以李化龍為統帥,大將麻貴、劉綎等雲集,最終攻破了楊應龍經營多年的老巢海龍屯,此處軍事要塞,易守難攻,至今遺址仍在遵義。楊應龍和自己妻妾上吊自盡,幾個兒子被俘虜磔於市,分播州為兩部分,分屬於貴州和四川,楊氏小朝廷煙消雲散。

抗日援朝戰爭是在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他野心膨脹,不但想要佔領朝鮮半島,還想覬覦大明國土。1592年,豐臣秀吉派小西行長等名將侵入朝鮮半島,朝鮮國王李㕬無計可施,很快日軍佔領了朝鮮大部分地區。朝鮮向大明朝求援!

開始時,萬曆皇帝不大想管,後來看到日本人野心太大,大有跨過鴨綠江入侵之勢,唇亡齒寒,萬曆皇帝決心出兵。以宋應星為經略,李如松為東征提督,赴朝參戰。

抗日援朝戰爭實際上是兩次,1592年這次並沒有徹底擊退日軍,1597年他們捲土重來,明軍朝軍經過露梁海戰等激烈搏殺,擊退了日軍,特別是豐臣秀吉病死了,日軍無主,軍心大亂,退回了日本。

說到三大徵,有幾員猛將不得不提,一是李如松,寧夏之役和朝鮮之役他都是統兵大將,身先士卒,有勇有謀,在平壤大捷裡表現最為突出。還有一個麻貴,此人參加了所有三大徵,真是南征北戰,東擋西殺!還有一個是劉綎,綽號劉大刀,勇冠三軍,參加了平定播州之役和朝鮮之役,可惜在薩爾滸之戰殉國。

萬曆年間,出了取勝了而三大徵,還有明緬戰爭和薩爾滸之戰,都失敗了,所以萬曆也就沒拿出來說事兒。

4.四病

酒色財氣,被稱為四病,很不幸,萬曆皇帝都有。而那個時代文官以敢於直諫聞名,於是就有了大理寺評事雒於仁的《酒色財氣四箴疏》。

這真是一篇極為大膽的上書,其中直指萬曆這四大病,並一一開出藥方。語言用詞之犀利,比之海瑞罵嘉靖皇帝有過之而無不及。萬曆皇帝看了自然是勃然大怒,要重辦雒於仁。不想大臣們一邊倒的支持雒於仁,不願意重辦,最終,雒於仁免職了事,但是名滿天下。

對萬曆皇帝四病的指責,基本是事實,比如她愛喝酒,經常是每喝必醉。色,這方面簡單說一下,他有個寵妃鄭貴妃,非常非常乖巧善解人意,萬曆皇帝喜歡的不得了。因此經常想要立鄭貴妃生的兒子福王朱常洵為太子,遭到大臣們的激烈反對,這就是“國本之爭”。萬曆皇帝的怠政懶政,也和曠日持久的國本之爭有關,他實在是厭倦了和大臣們的爭鬥,索性不上班了。不過萬曆皇帝雖然喜歡鄭貴妃,但是也沒耽誤和其他女人溫存。最為值得一提的是萬曆皇帝的貪財斂財,因為他發現,國庫裡銀子再多,自己花起來也不方便,於是他設立了礦監稅監,由宦官擔任,派往各地,搜刮民財,歸於內廷,自己花著方便,這些太監狗仗人勢,刮地三尺,民不聊生啊。說到氣,萬曆皇帝因為和大臣們打擂臺,不但經常以廷仗懲罰大臣,還對宮內太監宮女動輒棒打,經常有打死的情況發生。

幾個數字道盡萬曆皇帝生前身後事

5.五個兒子

萬曆皇帝共生了八個兒子,但是有三個夭折了,長大成人的5個。老大就是明光宗朱常洛,他的母親是原本是個宮女,因為萬曆皇帝一時興起懷孕生下朱常洛,所以萬曆一直不喜歡他,想立鄭貴妃生的兒子福王朱常洵為嗣君,最終在大臣和李太后堅持下立了朱常洛為太子。萬曆死後,朱常洛即位,僅僅28天就暴病身亡,被稱為“一月天子”。

鄭貴妃生的福王朱常洵也沒得好死,被李自成所殺,把肉和鹿血混在酒裡犒賞三軍,美其名曰“福祿宴”。

那三個也未得善終:老三朱常浩在重慶被張獻忠殺死,老四朱常潤降清仍被殺,老五朱常瀛顛沛留離逃到廣西病死。

幾個數字道盡萬曆皇帝生前身後事

6.六年修成自己的墳墓

令人不解的是,萬曆皇帝年紀輕輕就開始營造自己的陵墓,定陵從萬曆十二年也就是1584年開始修建,到萬曆十八年也就是1590年完工,歷時六年,耗銀子800萬兩,人工無數。修成的時候,萬曆還不滿28歲,距離他去世進入定陵還有整整三十年。

定陵位於天壽山的大峪山下,修的嚴重“超標”,雖然沒有十三陵首陵朱棣的長陵規模宏達,但是其堅固和工藝水平絕不在其下。比明世宗的永陵也不差,比他老子隆慶帝的昭陵強多了。

陰差陽錯,1956-1958年,國家對定陵進行考古發掘,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以科學考古方式發掘帝王陵墓,孫殿英等的盜墓不算。經過艱苦努力,定陵地宮轟然洞開,裡面有萬曆皇帝和他的兩個皇后的靈柩和遺體以及無數珍寶,對於研究明代政治經濟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幾個數字道盡萬曆皇帝生前身後事

7.七大恨討明檄文

在萬曆皇帝醉生夢死,甚至還沉浸在“三大徵”的勝利中飄飄然時,真正的掘墓人——東北的建州女真逐步崛起,在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逐漸統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也就是萬曆44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自稱大汗,定都赫圖阿拉。1618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祭天,實際上是討明檄文,這七條理由也是拼湊而成,主要是為了師出有名。從此,後金與大明朝正式分庭抗禮了!

到這時候,萬曆皇帝如夢初醒,趕緊組織大軍進剿後金,1619年也就是萬曆47年,雙方在薩爾滸進行決戰,努爾哈赤奉行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的戰術,“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以少勝多,打敗了經略楊鎬指揮的明軍,明朝喪師失地。從此,後金和明朝的戰略形勢逆轉,明朝由攻轉守。1620年,萬曆皇帝去世。又過了24年,1644年,歷時276年的大明帝國壽終正寢!

幾個數字道盡萬曆皇帝生前身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