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浩瀚,公子拾遺”
本期概覽
萬曆二十年至萬曆二十六年,日本侵略朝鮮,明朝出兵幫助朝鮮抵禦倭寇入侵,這就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援朝之戰”。作為軍事三大功績之一,“援朝之戰”被載入史冊,歷來一直被中、日、朝三國所研究。
其中最受爭議的點在於明朝出兵的動機,有人認為是單純地援朝,也有人認為是自衛。那麼,這場戰爭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面對豐臣秀吉的野心,援還是不援?
萬曆十三年,日本平秀吉成為關白,次年拜為太政大臣,賜姓豐臣。而後豐臣秀吉進行了一系列戰爭,在基本完成了統一日本的大業後,野心開始無止境的膨脹。
“在我生存之年,誓將唐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豐臣秀吉
這是1587年5月29日,豐臣秀吉在給自己愛妾書信中的原話。而此時日本正在進行大一統戰爭,這就表明豐臣秀吉入侵朝鮮其實是早有預謀的,並且十分明確地將最終的目標指向了大明。
時隔三年, 在豐臣秀吉完成了統一大業後,朝鮮國王遣使者入日本朝賀,其本意只是單純地表示祝賀,而豐臣秀吉卻誤認為這是朝鮮要脫離明朝臣服日本的信號。在給朝鮮國王的答信中,豐臣秀吉更加明確地表示了自己的野心。
“不屑國家之隔,山海之遠,一朝直入大明國,易吾朝風俗於四百餘州,施帝都政化於億萬斯年者,在方寸中。貴國先驅而入朝,依有遠慮無近憂者乎。遠邦小島在海中者,後進者不可作許容也。予入大明之日,將士卒,臨軍營,則彌可修鄰盟也。予願無他,只顯佳名於三國而己。”
面對日本“借道入明”的要求,還是明朝屬國的朝鮮立即將這個計劃呈送給了明朝相關機構,此時的明朝早已不復明初時的政治清明,對朝鮮的報告半信半疑,一直到戰爭正式爆發!
萬曆二十年四月,日軍登陸半島,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陷了大半個朝鮮,史書記載:
“沃旬之間,三都失守,八方瓦解。”
面對如此危局,朝鮮只能嚮明朝求援,在對“是否要援助朝鮮”的問題上,明朝政府內部進行了非常激烈的討論,大多數朝臣認為應該援助朝鮮,其中最有說服力的是刑部侍郎呂坤在《憂危疏》中的見解:
“朝鮮密邇東陲,近吾肘腋,平壤西鄰鴨綠,晉州直對登、萊。倘倭奴取而有之,藉朝鮮之眾為兵,就朝鮮之地為食,生聚訓練,窺伺天朝,進則斷漕運,據通倉,而絕我餉道;退則營全慶,守平壤,而窺我遼東,不及一年,京師坐困,此國家之大憂也。”
不得不說這份奏疏當真是一針見血,在呂坤看來,朝鮮是大明的門戶,如果日本攻取朝鮮,那麼大明的遼東以及京畿地區都會受到巨大的危險,嚴重的話,不到一年就會因為糧道阻斷,漕運不通而淪亡!
也正是這份奏疏,以明神宗為代表的的明朝政府最終決定出兵朝鮮,共抗倭寇。
打了要談,談了還得打
萬曆二十年七月,明朝為保護朝鮮國王,派遼東副總兵祖承訓率領三千騎兵先行趕到義州接救,但是因為輕敵過甚,在進攻平壤時,遭遇了日軍的伏擊,進而大敗。祖承訓的失利給明廷帶來了不小的震動,也促使明朝愈發重視出兵援朝一事。不久即任命兵部侍郎宋應昌為朝鮮御倭軍務經略、都督李如松為東征提督,統率大軍赴朝抗倭。
1593年正月初六日,明軍兵臨平壤城下,平壤戰役爆發了。此役明軍表現極為英勇,卻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領親兵百餘騎進薄城下,指揮將士。俄而發大炮一號,各陣繼而齊發,響如萬雷,山嶽震搖,亂放火箭,煙焰彌數十里,咫尺不分。駱尚志從含球門城,持長戟,負麻牌,聳身攀蝶。賊投巨石,撞傷其足,尚志冒而直上。諸軍鼓譟隨之,賊不敢抵當。浙兵先登,拔賊幟,立天兵旗幟。”
平壤大捷的意義是巨大的,明軍的參戰扭轉了朝鮮戰場的不利局面,奠定了援朝御倭戰爭最終勝利的基礎。自平壤大捷之後,中朝聯軍乘勝追擊,各道屯據的日軍大都聞風而逃。
也許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平壤大捷後,明軍很快就遭遇了一場挫折。正月二十七日,在距漢城不遠的高陽郡碧蹄館,明軍指揮李如松因輕敵貪功,只帶千餘騎兵進軍,被日軍重兵包圍,敗於碧蹄館,明軍損失慘重。
從勝利到失利,似乎就是一夜之間的事情!碧蹄館之敗給了明朝政府內部主和派可趁之機:
“無奈碧蹄大敗,魄散膽破,乃驚心堅意,惟封貢是圖,不復言戰鬥事矣。”
萬曆二十一年年底,明廷詔令李如松回國。第一階段的戰事就此結束,明朝和日本進入了和談的階段。
其實和談本無不可,畢竟雙方有來有往,休戰言和是解決矛盾的最佳辦法,問題就出在了和談的準備上!
依照宋應昌的意見,應該是一邊議和一邊將明軍留駐朝鮮,對日軍從軍事上施加壓力,以軍事力量作為後盾,迫使日軍撤離朝鮮。這種主張是正確的,若假以時日,日軍無機可乘,也難以再次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然而明朝政府主和派卻將大軍撤回國內,讓日軍有了喘息之機,和議失敗之後戰爭又起,迫使明軍再次勞師遠征。
因為篇幅問題,關於明軍二次東渡援朝的戰爭經過這裡就不展開說明了,與第一次相比,第二次的戰爭明軍顯得更為主動,戰況也更加激烈,雙方均有勝敗,最終因為豐臣秀吉的去世,戰爭進入了尾聲,明朝聯軍將日軍趕出了半島,戰爭終於結束了!
<strong>值得一提的是兩次戰爭之間的和談——為什麼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會引起如此之大的激烈爭論呢?
其實,關鍵就在於“封與貢”的問題。明政府在和談中多次拒絕日方提出的重開勘合貿易的要求,究竟是封貢並許,還是隻許封不許貢,成為關係到外交和平解決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知道,明朝自嘉靖年間就完全斷絕了和日本的貿易,而作為屬國的朝鮮也是如此,這就招致了豐臣秀吉的憤恨,所以這場侵略戰爭其實是為了重新打開貿易之路而引發的。
能否滿足日本通商的要求成為了平息戰爭的核心,而明朝政府顯然是不願意的,原因很簡單,東南沿海曾經被倭寇搞得人心惶惶,日本人在明朝看來是蠻夷之人,沒有通商的必要。
“今日事勢可寒者三,饑民思亂也,武備積馳也,日本封貢也。在廷諸臣無慮數十人,皆力言其不可。”
由此可見,當時拒絕通貢的意見佔了上風,也是此次和談失敗的最根本原因。
再造之恩,萬世難忘
前後長達七年的壬辰戰爭終於以日本的失敗而告終,但是這場戰爭給朝鮮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損失,朝鮮的耕地大片荒蕪,眾多農民流離失所、死亡或被擄掠到日本,全國人口銳減。而明朝損失也極為慘重,戰爭所耗費的軍費更是掏空了國庫。
“朝鮮用兵,百萬之積俱空。”
戰爭過程,明朝鼎力相助;戰爭結束,明朝分文不取。試想一下,如果在座的各位是朝鮮的國王,難道不會感恩戴德到五體投地嗎?而事實也是如此!戰爭的勝利使朝鮮在“慕華”情感中增加一種強烈的感恩思想,對明朝的認同更進一步,稱“萬曆再造之恩,將百世不可忘也”。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再造之恩”其實也是對於朝鮮政治而言的:
“今則天兵大至,兇鋒少退,故奉還宗社,再安京城,此莫非皇靈之遠暢,又實由大人威德之致,不勝感激皇恩,仰拜大人之賜也。”
在朝鮮危急的關鍵時刻救援朝鮮,使朝鮮李氏宗祠得以保全,國家得以挽救,朝鮮君臣由此而萌發了“再造之恩”的感恩意識。在倭亂之時,面對國內“四方飢謹,人不聊生”的混亂形勢,朝鮮君臣將明軍的存在視為穩定局勢、維持政權的精神支柱。宣祖認為:
“天兵若來,則非徒人心自以為依歸,如有不測之人,萌孽奸謀,必有畏憚。”
另外,出於政治的考量,朝鮮國王還需要明軍來維持國內戰後的秩序重建,而事實上,戰後明軍也的確參與了朝鮮境內治安的維持。1599年5月,明軍撤退時,總督邢階向萬曆皇帝呈《東征善後事宜》書中提出:
“添巡捕自鴨綠至王京,自王京至釜山,地方寥遠,寇盜充斥。議留捕兵六百名,即以把總李開先楊拱二人統之,分地巡警。”
可以說,明朝對於朝鮮真的是體貼入微了。對於明朝當權者,朝鮮認為施恩最大者是明萬曆皇帝朱栩鈞與二次援朝經理楊鎬。
“神宗皇帝,再造藩邦,生死肉骨之恩,痞寐何可忘也。聞其時以朝鮮事入奏,則雖中夜必起而行之。其至誠救恤之事,至今傳說。”
萬曆.牢帝在援朝御倭一事上表現出的孜孜不倦之態、獨斷堅決之行,深深感動了朝鮮君臣。因此在明朝滅亡之後很長時間,為了祭奠他,特設立了“大報壇”,以表敬仰懷念之情。
寫在最後的話
儘管這是一場抗日援朝戰爭,但是如果要從更深層的角度去考慮的話,這場戰爭對於明朝而言也是非打不可的,原因就在於日本強勢破壞了東北亞的政治格局,這就導致原本以明朝為“朝貢中心”的體系崩塌了。
對於明朝來說,日本其實是挑戰了自己宗主國的地位,明朝出兵援朝御倭,雖然有保家衛國,免遭戰禍的考慮,但是援朝御倭之戰的側重點在於援朝,在於維護“朝貢冊封”體系,具有維護明朝帝王在東亞“華夷共主”形象的意義。戰爭的勝利,提高了明朝的威信,打敗了東亞傳統政治體系的挑戰者——日本,可以說是一場意義重大的國際戰爭。
在殘酷的戰爭中與朝鮮軍民結下了友誼,促進了兩國人民的交流。壬辰戰爭這一歷史事件表明,中朝兩國之間、兩國人民之間唇齒相依、患難與共的情誼是深植於兩國人民內心深處的。
閱讀更多 公子說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