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逝世:浮华何若隽永,清欢归于沉寂

林清玄逝世:浮华何若隽永,清欢归于沉寂

林清玄先生

今早的太阳照常升起,只是有的人永远留在了昨天。

在这个阳光和煦的冬日清晨,惊闻林清玄先生逝世,享年65岁。看到他在个人社交网站上发布了逝世前最后一段文:“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文字里流露着禅意,却不成想成了绝唱。

林清玄逝世:浮华何若隽永,清欢归于沉寂

每每读到先生的文字,总会让一颗浮躁的心回归平静:他的文字清雅、温馨,以朴实智慧的语言阐述生活中暗藏的的禅机佛理,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人们的生活,字里行间无比透露出博大的悲悯情怀,让人感悟和感动。

一、确定内心的向往,不要怕人生的转弯

林清玄曾在《开讲啦》演讲,他告诉青年朋友:你的环境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你的过程也不能决定你的未来,而是你心的向往决定了你的未来。当你确定了内心的向往,就应该无所畏惧地去实现,不要害怕困难与转弯。

小时候很穷,他在8岁的时候立志要当一名成功的、杰出的、伟大的作家;他希望长大后能环游世界,想去埃及,但当时连到隔壁村庄的车票钱都没有;他希望娶到一个像奥黛丽·赫本一样,身心灵都契合的伴侣来做自己的妻子……

这是林清玄儿时的三个梦想,甚至是他的亲生父亲“用生命保证”他实现不了的梦想。结果呢?不用猜,他一一实现了:他成为了一名伟大的作家;他二十几岁离开台湾后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埃及;他在多年后的同学会上放眼望去,只有一个人长得像奥黛丽·赫本,就是他的妻子。

所以在人生最早萌芽的时候,你的坚持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坚持可以决定你的方向,决定你要往什么地方走——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智,

当我们有了这种大智慧,就能以平常心去对待一切顺逆困厄,在遇到人生的大疑、大乱、大苦、大难时,不会轻易被击倒,而是在其中超越,得到安定的力量。

林清玄逝世:浮华何若隽永,清欢归于沉寂

二、你要选择生命里那些重要的事

林清玄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给年轻人的建议,他说:“我要跟年轻人讲的话太多了。” 年轻人,你要把有限的青春去投入到那些更重要的事情上。

一个是浪漫精神。

有一首诗说'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如今事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了避免你从一个浪漫的人变成世俗人了,所以你要有浪漫的精神。

第二个你要有理想主义的追求。

你要看到山顶上有一个很美的别墅,将来我要住这样的别墅,虽然你可能达不到,但是你有这样的向往,而不是看到一个很脏乱的地下室,说我将来要住这个地下室,这个是理想主义。

第三个你要纯情,纯情的那种心。

人生大部分的苦难就来自于你还不够纯情。最近我有一本书叫做《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你的情感要保护好,因为这些比你世俗的成功还要重要。

林清玄以温暖之心,在日常中领悟幸福的真谛;以力量之笔,在觉醒中写出生命的大美。当你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做的那些事,最终都共同构成了你生命的意义。

林清玄逝世:浮华何若隽永,清欢归于沉寂

图片来自新浪微博@林清玄

三、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

林清玄曾说:“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明天的树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不要为明天烦恼,要努力地活在今天这一刻。”

只要你想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因为今天就是你余下生命之中最年轻的一天!也许你的转变会迎来很多不解的目光,有时甚至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对顺境逆境都心存感恩,让自己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美,比草原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

生命是如此美好,我们要多做深呼吸,体会空气的清新,体味世间万物的美好。林清玄喝水时总会想“这也许是我喝过的最美味的水”。时时要保持一种爱的能力,学会发现和欣赏美,惟有爱和美才是我们心灵的最好归宿。

生命短暂,每一天都要好好过。宁与微笑的自己做搭档,也不与烦恼的自己同住。我们要不断地与太阳赛跑,与时间赛跑,不断地穿过泥泞的路,看着远处的光明,体察当下的美好。

阳光应该在我们心里,只有心里有光,我们才能时时处处感受到世界的光彩,才能与有情有缘的人互相照亮,才能在最灰暗的日子里,依然坚持温暖有生命力的美好品质。

林清玄逝世:浮华何若隽永,清欢归于沉寂

图片来自新浪微博@林清玄

林清玄曾说:“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乐。这就是成功。”

人间最美是清欢,离去是为了更好地飞翔。谢谢您,带我们领会生命的真滋味!温一壶月光下酒,先生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