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最特殊縣,面積最大,人口最少,普通縣享受自治縣待遇!


四川省平武縣為中國科技城——綿陽市下轄管理縣,也是四川盆地西北部的邊境縣,位居涪江上游,東鄰廣元市青川縣,南連綿陽市北川羌族縣和江油市,西接阿壩州松潘縣,北靠甘肅省,東南接綿陽江油市,西北倚阿壩州九寨溝縣,是著名風景區九寨溝、黃龍等景區的門戶。

平武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縣域內生活著漢族、藏族、羌族、回族等20個民族。平武縣屬秦巴山區連片開發特困縣,1999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享受少數民族比照縣待遇。因此,平武雖然稱為縣而非自治縣,但是卻享受自治縣一樣的待遇。

平武縣屬北亞熱帶山地溼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降水豐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因此,縣域內動植物種類豐富,也是中國野生大熊貓最多的縣,素有“天下大熊貓第一縣”之美譽。

平武縣總面積5974平方公里,是所屬綿陽市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全縣戶籍人口18.15萬人,是所屬綿陽市人口最少的縣。

2017年平武縣人口自然增長率-0.21‰,2017年戶籍總人口為17.87萬人,比2016年戶籍人口18.15萬人減少2800人,而且人口減少呈上升趨勢,其主要原因與目前中國的低生育率和4-2-1家庭人口結構有關,人口自然死亡率大於人口出生率。

平武縣2017年戶籍總人口中鄉村人口14.95萬人;人口城鎮化率僅為31.8%。在全縣總人口中,男性人口9.3萬人,女性人口8.57萬人,分別佔總人口的52.04%和47.96%。

平武縣山高溝深、自然環境相對閉塞,境內自古以來生活的氐羌系少數民族至今仍生活在高山密林之中,保留著古老而獨特的民族風情。

平武縣西北部奪補河流域和黃羊河流域生活著幾支獨特的族群人,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就是白馬人,他們是古代氏族人的直系後裔。因為在解放初缺乏民族識別條件的情況下,他們被錯誤地認定為藏族,所以,現在我們習慣上把白馬人稱為白馬藏族人。

白馬人雖然被歸類為藏族,但他們的民族文化與風俗習慣與藏族、以及相鄰的羌族迥然不同。白馬人有獨立的語言,但沒有文字,經濟活動以農牧業為主,副業為狩獵、採藥等。日常食物以燕麥、苦蕎、洋芋等雜糧為主,喜飲咂酒,吸蘭花煙,忌食狗肉。


白馬人傳統住房為土牆板屋,日常生活以火塘為中心。他們實行一夫一妻制,一般不與外族人通婚,有入贅習俗,婚嫁習俗與漢族人相似,但略有不同。

平武縣境南部平通河流域的羌族,長期與漢族相互融合,民族語言和生活習俗基本與漢族相同,但仍保留了較多的本民族習俗。他們仍然住吊腳樓,穿大腳褲,打黑綁腿,包青色或白色頭帕,束繡花圍裙,穿繡花鞋,仍然能歌善舞。平武的羌族人口約3.9萬人。

平武縣不但有濃厚的民族風情,而且還有優美的自然環境。縣內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報恩寺”、“王朗自然保護區”、“泗耳自然保護區”、“小河溝自然保護區”、“北山公園”、“龍池坪森林公園”、“白馬民族風情”等旅遊景區。


報恩寺位於平武縣城中部,是一座明代宮殿式佛教寺院建築群,是平武地方古代歷史、文化、宗教和藝術遺蹟的典型代表。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小河溝自然保護區位於平武縣西北,處於摩天嶺與岷山之間。集自然保護區與自然景觀為一體。是岷山山系大熊貓保護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區內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雲豹、豹、黑熊、斑羚、岩羊、林麝、小熊貓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江油關位於平武縣南壩鎮,江油關原名江油戍,系劉備入川以後,為防備曹操勢力越摩天嶺南下而建立的軍事要塞。江油關遺址的附近有牛心山、鳳翅山、叮噹泉、明月渡等主要景點,以及李白讀書檯、李龍遷祠、玉虛觀、馬邈妻李氏故里碑、吳道子繪真武祖師像碑、宋徽宗書御筆手詔碑等名勝古蹟。


王朗自然保護區位於平武縣境西北角,與九寨溝、黃龍寺風景區山水相依。是中國最早建立的以保護大熊貓、金絲猴、牛羚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為主的自然保護區之一。保護區內野生大熊貓數量位居全國之首,被稱為“熊貓的故鄉”。

平武縣境內的雪寶頂自然保護區是一片原始林區,無人居住。這裡大熊貓分佈密度高,生態環境保護完好。保護區內雪峰刺天,高山環峙,河流湍急,峽谷幽深,原始森林密佈,天然草場成片,飛瀑懸泉比比皆是,珍禽異獸時時出沒,自然風光原始粗獷,雄奇峻美,大氣磅礴,驚心動魄,構成一片完美、和諧的世界級風景名勝區。

近年來平通梅花也成為平武縣一個熱門的旅遊景點,每年都會舉辦“平武縣平通梅花節”吸引眾多川內外旅遊者前來賞梅。在萬物俱寂的冬天,平武縣平通鎮的山溝、山坡開滿梅花,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你還去過平武縣的哪些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歡迎留言告訴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