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印“滇王之印”的出土,讓日本人直面最不願承認的歷史證據!

金印“滇王之印”的出土,讓日本人直面最不願承認的歷史證據!

“滇王之印”金印,金的成色為95%,重90克。方形,印文篆書“滇王之印”四字,鏨刻而成。印鈕為一條盤曲的臥蛇,蛇背陰刻菱形鱗紋。印身、印紐是分別鑄就後再焊接起來的。

1954年3月,雲南省的考古工作者們經過認真勘察,斷定晉寧石寨山存在古遺址和古墓地,遂決定進行考古發掘。翌年3月,發掘工作正式開始,此次發掘出土了100餘件銅鼓、銅貯貝器等有各類人物形象和活動場景的青銅器,這一結果令人激動。經文化部批准,1956年11月起再度展開了石寨山的考古發掘工作,自1955年起至1960年止在石寨山先後進行了14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活動,清理古墓10餘座,出土青銅器、玉器、鐵器、金銀器等各種文物4000餘件。其中,青銅器中的鼓、貯貝器等器物上所鑄的祭祖、農耕、紡織、戰爭等場面,生動的反映了生活在西南邊陲的滇人的風土人情。6號墓出土的“滇王之印”金印,更為證實《史記·西南夷列傳》關於西漢武帝賜給滇王印的記載提供了實物證據。

“滇王之印”金印的發現,不僅以考古發現印證了文獻記載,還表明晉寧石寨山是歷代滇王及其家族的墓地,在“滇王之印”金印出土之前,石寨山已經出土了很多青銅器,考古工作者們雖然明確了這些青銅器是戰國至西漢時期的作品,而且其上面反映的勞耕、祭祀、生活的各種場景,以及人物形象與內地青銅器所表現的內容迥異,屬於雲南古代民族所有,卻沒有將這些衣物與古滇國聯繫起來。

金印“滇王之印”的出土,讓日本人直面最不願承認的歷史證據!

滇國是戰國末到西漢時期雲南滇池附近的一個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對滇國與內地的交往做了概括介紹。據記載,楚威王(公元前339到公元前329年)時派將軍莊礄率軍前往滇地,想以武力脅迫滇政權服從楚國,由於多種原因楚軍抵達雲南後,沒能再與楚國聯絡上,這位莊將軍只好率眾在滇定居,入鄉隨俗了。西漢武帝為尋找由西南到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派王然於、柏始昌等人,從小道出行西南夷,當他們到了滇國時,滇王嘗羌友好的接待了他們,不但留他們住下,還幫助他們尋找通道,可是由於昆明國的阻撓,四年過去了,漢使臣仍然沒有找到通往身毒的通道,只好無功而返。受到滇王關照的漢使臣,回朝覆命時都在武帝面前替滇國說好話,使得武帝對滇有個好印象,所以元豐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發兵西南時,滅了許多小國,卻冊封滇國王為滇王,賜以“滇王之印”。“西南夷君長以百數。獨夜郎、滇受王印。滇小邑最受漢寵焉。”記述了漢武帝對滇的偏愛。但《史記》關於滇國的記載不僅簡單,而且寫到漢武帝賜滇王印儀式後戛然而止,再沒有關於滇的片言隻語,以致有學者對司馬遷的記載是否可信,滇王國是否確實存在過產生懷疑,直到這枚“滇王之印”金印出土,歷史上確有滇國存在方成為不爭的事實。

“滇王之印”金印的面世,為滇國是否存在過的爭論畫上了句號,而關於印是否漢武帝所賜則掀起一場討論,形成截然不同的觀點:“此因並非漢武帝賜給滇王,而是滇國自鑄的。”參加發掘和清理墓葬的雲南省博物館,工作人員如是說。他們首先在1957年5月的《文物》上發表題為晉寧石寨山出土有關奴隸社會的文物的文章,提出金印非來自內地,理由是滇王之印出土後,他們請昆明市金銀首飾店把石寨山出土的37種金器全部進行了鑑定,包括金銀在內的絕大多數器物的成色為95%,說明這個應與其他金器一樣出自本地。從出土的文物看,有兩件銅貯貝器的蓋上著有祭銅柱的形象,銅柱的上面纏著一條蛇,兵器、裝飾品等也都有以蛇為裝飾物的,金印的鈕做成蛇狀,說明應為滇國自治。還有一點就是認為該印的印文是在印鑄成後刻上的,字體與漢印的篆法不類,同樣說明印不是漢王朝賜予的。

“此應源於漢”是另一部分學者所持觀點,他們認為金印的篆文與一般漢印一致,沒有什麼不同。2000多年前的雲南各少數民族自創文字或採用漢字時代比較晚,滇國亦不例外,文字都沒有,怎麼可能製作出漢文篆字的金印呢?古代黃金製品所用原料都是自然金,而自然金所含的成分並非一成不變,同一地區的黃金製品含金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不同地區的黃金製品亦然。不管地區同或不同,黃金製品的化學成分中,除了金以外,皆含有少量的銀和銅,這些銀和銅並不是人工摻入的,因此滇王印的化學成分與出土的當地金器相同,不能說明印是漢武帝賜給的還是當地自制的。

金印“滇王之印”的出土,讓日本人直面最不願承認的歷史證據!

何況“滇王之印”的蛇鈕其實並非孤例,日本早在江戶時代的光格天皇天明四年(1784年)就在福岡縣誌賀島發現一枚“漢委奴國王”印,印也是方形,蛇鈕,篆書,鑿刻而成。此印出土以後輾轉百餘年,現收藏在福岡市博物館。雖然《後漢書》中不止一處有關於建武中元二年(57年),漢光武帝賜給倭奴國印章的記載,但金印出土之後,這枚金印是否源自中國漢代仍長期受到日本專家質疑。直到滇王之印出土,尺寸、字體以及蛇鈕等均與之相近,才令日本等國的學者們相信“漢委奴國王”印確實是漢光武帝所賜。反過來又證明“滇王之印”也是可靠的。滇王之印就是漢武帝賜給滇王的原物。

稍微科普一下漢代的官印,按質地分四等,第一等為皇帝使用的,玉印,共六方,用於不同場合,目前尚無皇帝璽印出土,只有皇帝信璽封泥一枚存世;第二等是諸侯王在內的高級官員、少數民族政權首領使用的金印;第三種是三公以下,俸祿兩千石以上官員使用的,銀印;第四種是普通官員使用的,銅印。

漢代皇帝在將邊遠的少數民族政權納入到中央政府管轄中時,要授予少數民族政權官印,所賜之印級別最高的就是金印,除了已經發現的滇王之印金印,《漢書·匈奴列傳》還有“單于正月朝天子於甘泉宮,漢寵以殊禮,位在諸侯上,贊謁稱臣而不名,賜以冠帶衣裳,黃金璽、綬”的記載,但所賜匈奴的經營迄今尚未發現。

小小金印,證實了文獻記載,想我大漢王朝之威儀四海,當激勵吾輩奮發圖強,重現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