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種病,得治!

孤獨是種病,得治!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記得之前曾經火遍朋友圈的一張圖,它叫做“國際孤獨等級表”

諾,就是下圖這個東西

孤獨是種病,得治!

對號入座以後,大家紛紛驚呼“扎心了”

以前,對這種無聊的遊戲我最多也就一笑置之。心想:不知道是哪個無聊的人搞出的這麼無聊的東西,竟然還有這麼多人感同身受,這火爆程度簡直不可思議。

然而,直到我讀了《百年孤獨》,我才真正見識到了孤獨的威力,我才知道:孤獨是種病,得治!

我才知道,原來,孤獨真的已經無處不在,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侵蝕到我們的精神世界。

1.

孤獨是種病,得治!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同時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之一。以獨特的魔幻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再現了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

讀到這裡,千萬不要被這個名頭介紹嚇退了腳步,雖然第一次閱讀本書的人,可能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去弄清書中紛亂繁雜的人物名字和人物關係,讀起來稍微會有點難度,但是,相信我,這本書絕對比你想象中要好理解得多。

拋開魔幻現實主義的魔幻,其實這是一部再現實不過的作品,現實主義的作品總是最容易讓我們理解的,馬爾克斯自己就曾說過“我要為我童年時代所經受的全部體驗尋找一個完美無缺的文學歸宿”因此,把它當做一個現實故事來讀是閱讀前最好的態度。

除開作者令人驚歎的掌控時間的能力和變幻莫測敘述手法,今天我們主要來剖析下《百年孤獨》中的主題——孤獨。

2

《百年孤獨》可以稱得上是孤獨的百科全書。在本書中,你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孤獨。

布恩迪亞家族天性遺傳的孤獨成了家族人擺脫不掉的魔咒。

從第一代到第六代,從馬孔多的興盛繁榮到破落衰敗,布恩迪亞家族的成員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陷入孤獨的宿命。

在描寫每個人的人孤獨之前,先奉上人物關係圖,以免大家弄混。

孤獨是種病,得治!

孤獨如影隨行,深入生活與靈魂。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是馬孔多的開拓者,這是一個富有創造性,勇於開拓的創世者,他對一切新事物新發明保持好奇並具有鑽研的精神。他的孤獨是因為自己的豐富而超前精神世界與馬孔多現實世界的落後、愚昧格格不入。沒有人理解他,於是最終他徹底放棄了現實世界,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孤獨生活,直到去世。

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布恩迪亞家族的傳奇人物,官至自由派軍政司令,曾發起過三十二場內戰,然而,感情上卻是一片荒漠。我不認為他曾經愛過庇卡爾.特爾內拉和梅蕾黛絲。在戰爭中,在權力的腐蝕下,他變成了和他反對的保守黨一樣的人,在於惡龍搏鬥時,自己也變成了惡龍。晚年的他,精神上一片荒蕪,在孤獨和自我封閉中走向死亡。喪失了愛的能力是布恩迪亞上校步入孤獨的本質原因。

何塞阿爾卡蒂奧的孤獨是流浪者和被流放者的孤獨。空有強壯的體魄卻沒有精神的歸所,所有的行事均是出於本能。這種不具備自我意識的悲哀也是一種孤獨。

而奧雷里亞諾.何塞以及第六代奧雷里亞諾,還有第三代阿爾卡蒂奧,均是不倫之戀的當事人。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註定了這感情的孤獨。一段不被世人接受的感情,被孤立無處傾訴,孤獨只能在自己心中消解。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個人的孤單”,這句話用在奧雷里亞諾第二身上再合適不過。如果無法填補空虛,那麼就用狂歡來代替吧,在狂熱的氛圍中忘掉自己,忘掉孤獨,忘掉空虛。

何塞.阿爾卡蒂奧第二的孤獨,則是社會的悲劇所造成。經歷了罷工和大屠殺的人,所經歷的事實,被政府和香蕉公司惡意抹去。歷史被篡改,這個歷史事件的唯一倖存者,當你所經歷的真實周圍沒有一個人相信,他選擇了獨自對抗。有時候,被稱謂瘋子的人,反而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而這個人,註定了孤獨的宿命。

而第五代何塞阿爾卡蒂奧,不過是幻夢破滅以後的放縱,生活沒有期待也沒有意義。

這是布恩迪亞家族的男人們,而女人們,也有同樣的宿命。

阿瑪蘭妲,在恐懼和悔恨中孤獨度過一生。

費爾南達自從一開始便活在自己女王的幻夢之中,沒有愛情的婚姻註定是孤獨的圍城。

而佩特拉.科特斯,與費爾南達之間的爭搶,何嘗不是害怕失去唯一排遣孤獨的稻草。

梅梅則是被自己的親媽費爾南達硬生生毀了一生幸福,被迫修道院出家,孤寂一生。

布恩迪亞家族的人面對孤獨,大都選擇了與世隔絕,孤獨終老。唯有一個人,拒絕孤獨,拒絕妥協。這個家族唯一正常的人,也是我最敬佩的人,烏爾蘇拉。她沒有同伴,她也經受孤獨的侵襲。然而烏爾蘇拉是活在現實的人,她以自己的勤勉,忙碌,堅毅和活力支撐整個家族,見證了繁華與衰落。雖然她晚年還想要力挽狂瀾,但是畢竟一己之力,布恩迪亞家族逃脫不了沒落的命運。

3

故事中的人是孤獨的,從來沒有人真正去了解過他們的內心世界,也從未有人真正走入並瞭解他們的孤獨。他們嘗試各種方法逃避孤獨,抗爭孤獨,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在逃避孤獨的人的世界裡,孤獨是永恆的,循環不變,永恆不滅。你以為你跳出當下,脫離當前,便是逃離了孤獨,但是你卻不會想到,下一個落腳點會不會與之前如出一轍?不管你如何跳來跳去,逃避到何處,孤獨永遠如影隨形。

現實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能夠導致我們孤獨。

孤獨是生命的一部分。但是如何能戰勝孤獨,打破孤獨,與孤獨和平相處,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

在《百年孤獨》裡,孤獨,是在與死亡簽訂條約。在現實生活裡,孤獨是把雙刃劍,適當的孤獨事自我反省的最佳時間,天才往往是孤獨的,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公眾號讚揚孤獨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不能正確面對孤獨,《百年孤獨》早已告訴我們最終的結局。

愛可以抵禦孤獨。孤獨的另一面就是愛。布恩迪亞家的孤獨,還有另一個原因是大家都喪失了愛的能力。所有的結合不是因為愛情,而只是一個依靠或者一個替代品。當你學會了如何去愛,你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與孤獨相處。

溝通是預防孤獨的最佳手段。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孤島,但良好的溝通會使我們不用互相靠近便能互相擁抱彼此。

價值是抵禦孤獨的有效手段。像烏爾蘇拉一樣,當你忙碌,充實,踏實,當你切實感到你的價值,感到你被需要的時候,你不會感到孤獨。

4

文明的孤獨,同樣令人惋惜。

《百年孤獨》的馬孔多,其實就是拉丁美洲現實社會的縮影。

不僅僅是人的孤獨,文明也是孤獨的。

封鎖自閉,不與外界交流的文明,註定在自我消耗和自我墮落。

布恩迪亞家族興起於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和第二代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的創新,開拓,和探索,衰敗與保守,封閉,和自以為是。

正是因為在後代中,老布恩迪亞的開拓探索創新的精神正在逐漸丟失,布恩迪亞家族才走向了不可挽回的毀滅。其實,在費爾南達當家的時候,衰敗已經初現端倪。費爾南達象徵著保守,自閉,自以為是,這樣的教育中的後代,在面對變化的社會無知所措,只能逃回自己的牢籠。以至於最後一代完全與社會失去了聯繫。

孤獨是種病,得治!

這其實是一種隱喻。拉丁美洲的社會擁有相似的經歷。開拓和探索中,拉丁美洲大陸被歐洲人發現,帶來了外來文明的火種,就像火車帶來了香蕉公司一樣。這一方面打破了文明內部的平衡,結束了長久以來自閉落後的孤獨文明狀態,但是一方面新的文明又帶來戰爭和苦難,重回之前的封閉落後顯然是不現實的,如何能在抗爭和融合中找到平衡,是一個文明應該思考的問題。

《三體》中曾有描述文明之間的黑暗森林法則。從這個方面來說,文明為了保全自己,應該是獨孤的。但是不要忘記,正是因為地球和三體之間的抗爭與融合與交流,才使得文明飛速進步和發展。

各個文明之間的的抗爭與融合,儼然已經成為了不可逆轉的潮流。在這個潮流中,開放包容多元化的態度遠比閉關鎖國要明智的多。走出自己,融入其中,就像水滴融入大海,才能永久生存。

《百年孤獨》的馬孔多,是自閉和自以為是的一場悲劇。但就像馬爾克斯在書中所說:羊皮捲上所載一切自永遠至永遠不會再重複,因為註定經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這種悲劇一次就已足夠。

後記

不僅僅是人,就連文明,都會經受孤獨的侵襲。開放的過程自然痛苦。就像是一種冒險,賭上全部的身家性命。以創新、開拓、探索的方式,在對抗中互相融合,互相學習,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人也是一樣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孤島。但只有我們勇敢打開自己,開放自己,用真誠和熱情迎接每一位心靈的訪客。即使有些時候我們會受到傷害,但是你所獲得的親情,友情,愛情和幸福,遠遠要比你關閉心門所獲得得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