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秦俑不同,陝歷博的漢兵馬俑長著同一張面孔,你看出來了嗎?

看過秦始皇兵馬俑的遊客,一定對它們印象深刻。來自兩千年前的陶俑,全副武裝,隊列齊整。它們彷彿被施法定住了,一旦解除封印,就能復活成真人。

與秦俑不同,陝歷博的漢兵馬俑長著同一張面孔,你看出來了嗎?

而秦俑中,最大的亮點便是“千人千面”了!什麼叫做“千人千面”呢?這群俑與人等身高,面孔形態不一。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在幾千人的大陣仗裡,也不能找出兩張一樣的面孔。

完全寫實,全手工製作,工作量之大,也是相當耗費人力物力了。

與秦俑不同,陝歷博的漢兵馬俑長著同一張面孔,你看出來了嗎?

其實,兵馬俑可不止秦代有,在陝西曆史博物館,我們發現了不一樣的“兵馬俑”,它們就是來自漢代的兵馬俑。

與秦俑不同,陝歷博的漢兵馬俑長著同一張面孔,你看出來了嗎?

很多網友之前可能與筆者一樣,誤把“兵馬俑”當成是秦俑的統稱。後來發現,不僅秦始皇有兵馬俑,漢代也有,而且還不止一處。全國好幾家博物館都收藏有漢兵馬俑群。

與秦俑不同,陝歷博的漢兵馬俑長著同一張面孔,你看出來了嗎?

我們知道,秦俑的高度一般為1.75米到2米,與現在的男子等身高。相比起秦俑來,漢兵馬俑明顯小了許多,只有正常人身高的四分之一。

與秦俑不同,陝歷博的漢兵馬俑長著同一張面孔,你看出來了嗎?

秦俑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臉孔,他們臉上稜角分明,肅穆悲壯。漢代兵馬俑也有騎兵和步兵,他們的髮型、服飾並不一樣,但仔細一瞧,他們的臉孔卻是一模一樣的,也就是常說的“千人一面”。與秦俑相比,他們的表情緩和、輕快,有一種篤定的沉穩感。

與秦俑不同,陝歷博的漢兵馬俑長著同一張面孔,你看出來了嗎?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秦始皇是一位暴君“焚書坑儒”,而漢代推崇的是休養生息,獨尊儒術。在不同的社會氛圍下,人的狀態也不一樣,興許,這是秦俑和漢俑表情的內在體現。當然,這也只是一種猜測了。

與秦俑不同,陝歷博的漢兵馬俑長著同一張面孔,你看出來了嗎?

身高的減低和人臉的標準化製作,漢俑看起來似乎沒有秦俑的氣勢了。

其實,漢俑能大大節約製作的時間成本,提高效率。從另一方面來看,標準化的製作方法,也代表工藝的越發成熟。

與秦俑不同,陝歷博的漢兵馬俑長著同一張面孔,你看出來了嗎?

在古代,帝王之家和達官顯貴非常推崇厚葬,希望死後仍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以及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兵馬俑作為陪葬物品,對生人並沒有價值,其實是勞民傷財的,降低了陪葬標準,也是一種進步吧。

與秦俑不同,陝歷博的漢兵馬俑長著同一張面孔,你看出來了嗎?

在陝歷博,既能看到來自秦朝的兵馬俑,也能看到來自漢代的兵馬俑,他們各有千秋,值得一看。如果你來這裡旅遊參觀,別忘記研究一下他們臉部表情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