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休止妥協是導致孩子放肆的加速器,定原則才能養成良好習慣

無休止妥協是導致孩子放肆的加速器,定原則才能養成良好習慣

七歲的拉拉給媽媽打電話說,她想和同學一起去看晚會演出,媽媽並不同意。

拉拉就一直在懇求媽媽,可是媽媽還是不同意。

拉拉就哀求媽媽說:“媽媽,我求求你了!”

媽媽說:“不行啊拉拉,你要知道明天你還需要早起去上學呢,所以今天晚上不能去看錶演!”

拉拉用軟糯的聲音跟媽媽說:“可是,這是一個非常非常特別的晚會演出,等到星期五人家就不演了呀,媽媽!”

“哦?那這個晚會演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呀?”媽媽隨口問道。

“哎呀媽媽,這是一個特別感人的、關於丹頂鶴的真實的故事,就是以前你給我講過的那個故事。拜託啦媽媽,你就答應我這一次吧!我保證我明天早上能及時起床、及時去上學!”

無休止妥協是導致孩子放肆的加速器,定原則才能養成良好習慣

媽媽在心裡想:

自己不想答應孩子做這件事,可是這件事情非常有意義,孩子那麼喜歡小動物,這個演出又是一個好的故事,就一次應該問題不是很大吧?

再說了,我要是不同意她去看錶演,她很可能一晚上都拉長著臉,她不高興了,讓我看著也跟著難受……

於是,媽媽只好回答說:“那好吧,你去看吧,不過你要答應我一個條件哦!”

拉拉趕緊問:“什麼條件,媽媽?”

媽媽說:“你們看完演出之後,要立馬回家!”

無休止妥協是導致孩子放肆的加速器,定原則才能養成良好習慣

拉拉把電話掛了之後,向同學說:“媽媽說了,我可以去!”

拉拉把自己的媽媽,培訓得非常好;她提出的要求,聽起來比較合理,她述說的方式又讓人感覺非常愉快;而且,她知道媽媽不想讓自己生氣,如果媽媽不讓她去,她就會拉長著臉表現出一臉不高興的樣子,就能讓媽媽難受。

拉拉可以想怎樣就怎樣,不用遵守規則!

當這位媽媽同意孩子這樣做的時候,她表現出了對自己、對拉拉、對拉拉的健康以及對規則與規律的不夠尊重!

如果媽媽用心做一個記錄,再觀察總結一下的話,她會非常驚訝地發現,類似這樣的“就這一次”具體已經有多少次了?

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時,拉拉總是能把理由擺得非常合理,都能夠說服媽媽同意。

無休止妥協是導致孩子放肆的加速器,定原則才能養成良好習慣

如果媽媽深入思考一下,就會發現拉拉的說法,蘊含了隱隱的威脅;媽媽的多次讓步,讓拉拉的要求越來越過分。

父母覺得自己有義務讓孩子順心和高興,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

這非常容易導致家長,常常帶著卑微的心態,也容易造成孩子們的自私自利!

4歲的羅羅帶著一支水槍,和媽媽一起去逛街。

水槍裡充滿了水,所以保羅常常會誤傷到別人。

媽媽抬頭一看,正好發現他把水槍的水射到一位阿姨的臉上。

媽媽尷尬地說:“羅羅,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呀,你趕快把那個玩具收起來啊!”

羅羅耷拉著他的肩膀,慢慢地把水槍頭朝下,準備往套子裡放,他撅著嘴、低著頭看著地上。

可是過了一會兒,羅羅又看到那位阿姨,就用水槍射她的臉;害得媽媽尷尬得趕緊一把搶過水槍,讓羅羅向阿姨道歉!

無休止妥協是導致孩子放肆的加速器,定原則才能養成良好習慣

可是,羅羅又是尖叫,又是胡亂扭動,小小的身子製造出了很大的動靜,導致其他人都轉過身來看見他們母子的鬧劇。

無奈之下,媽媽趕緊把槍還給羅羅說:“好了,好了,咱們趕緊走吧!”

這位媽媽,沒有說“不”的勇氣,她不想讓別人看到她的孩子在尖叫或者哭鬧。

羅羅已經把媽媽訓練得只要他一發火,媽媽就要讓步妥協了!

上面這兩個故事裡的孩子,都為所欲為、隨心所欲,讓家長不得不向他們妥協;這完全是錯誤的現象,這樣做非常有礙於孩子未來的成長和發展。

我們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去培養一個好的習慣,並且要遵守規則,尋找他自己的價值感;不能老是逼著家長做出妥協和讓步。

無休止妥協是導致孩子放肆的加速器,定原則才能養成良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