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如何在智能製造領域引領工業的未來?

智能製造是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貫穿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製造活動各個環節,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等功能的先進製造過程、系統與模式的總稱。

當前,全球製造業正加快邁向數字化、智能化時代升級轉變,智能製造對製造業競爭力的影響越來越大。智能製造已成為全球產業發展和變革的重要趨勢,也是各國發展先進製造業競相爭奪的制高點。

西安目前正處在工業化中期向中後期過渡階段,要邁向更高的發展階段,必須以智能製造為抓手和動力,準確把握智能製造的發展方向,使智能製造產業成為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

基礎雄厚 資源豐富 智能製造產業發展迅猛

西安產業發展短板在工業,而西安工業的未來在先進製造業。

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和橋頭堡的重要承載區,憑藉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和優勢科技資源,智能製造相關產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在園區產業聚集方面,高新區建設了增材製造(3D打印)研發示範推廣基地,著力推動3D打印產業發展;經開區建設了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基地,打造百億級機器人產業集群。在3D打印領域,增材製造技術與傳統制造技術的融合發展將對製造業產生深遠影響,已成為工業4.0的重要標誌,是實現製造強國戰略的必經途徑。

在企業智能化改造方面,西電集團、陝鼓動力、法士特、中興通訊、618所等20餘家企業承擔了多項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全市智能化改造企業達到90餘家,西電集團、法士特等企業智能化改造取得突出成效,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已對外開展智能製造技術服務;在智能製造解決方案領域,形成以高研院、618所、中研匯科等為代表的優勢企業;在智能製造裝備領域,已湧現出航天16所、微電機研究所、鉑力特、恆通等一批知名企業;在工業軟件領域,西安軟件園匯聚了甲骨文、亞馬遜、用友、金蝶等工業軟件企業百餘家。

西安市科研院所、高校等單位加大智能製造研究與人力培養力度,與行業龍頭企業進行產學研合作,加快智能製造產業發展;在解決方案集成商、裝備製造商、工業軟件開發商、產業發展支撐機構等方面呈現同步發展的態勢;在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方面,西安市企業已具備電力裝備、汽車核心零部件、軌道交通、節能環保裝備等領域智能製造總體解決方案能力,並逐步向其他領域拓展;在智能製造裝備發展方面,西安市企業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加快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3D打印裝備等關鍵智能製造裝備向標準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傳統產品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在工業軟件發展方面,西安市企業加快攻克工業基礎軟件、工業中間件、工業應用軟件核心技術,依託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加快自主可控工業軟件推廣應用和國產化替代步伐。

金融支持 引進人才 打造創業與產業發展新生態

為加強對智能製造智力支持和專業指導,西安市將成立智能製造專家諮詢委員會,對國內外智能製造發展進行跟蹤和研究,把握智能製造技術路線和方向,審定重大研究課題,為我市智能製造發展重大決策提供諮詢意見和建議。

智能製造產業發展研究機構、智能製造解決方法提供商、集成商、裝備製造商、工業軟件開發商、智能化改造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組建智能製造產業聯盟,圍繞智能製造發展實際需求,打造智能製造創新創業與產業發展新生態。

資金方面,會充分發揮西安市工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引導帶動作用,完善財稅金融支持政策:以貸款貼息、獎勵補助等方式,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重點支持以聯合體方式實施的“五大工程”項目;聯合國家先進製造基金、金融機構、社會資本等,在工業發展基金群下,積極發起或參與設立總規模不低於30億元的智能製造產業基金,重點支持以聯合體方式實施的“五大工程”項目和企業智能化改造項目;支持企業開展智能製造融資租賃業務,鼓勵保險公司探索創新智能製造保險產品。

利用教育資源優勢培育人才也是政策支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持續發揮西安交大、西工大等院校作用,以智能製造技術裝備、智能製造關鍵技術、工業軟件等領域為重點,培育智能製造專業技術人才;組織優勢資源開展企業家、經營管理層、技術骨幹的培訓,培養大量面向應用需求的實戰型管理和工程技術人才;建立智能製造智庫,積極引進國內外智能製造領域高端人才,為高端人才對接企業資源、科技資源和項目資源,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在項目資金、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給予支持。

夯實基礎 建設基地 增強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根據相關規劃,西安未來將在製造業重點領域推進離散型智能製造、流程型智能製造、網絡協同製造、大規模個性化定製、遠程運維服務五種智能製造新模式,加快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步伐。到2021年,實施智能製造項目120項,建成數字化車間150個,智能工廠30個,智能物流倉儲基地25個。實施智能化改造企業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運營成本降低20%以上,產品升級週期縮短30%以上,單位產值能耗降低10%以上。

依託西安市現有裝備製造產業基礎,聚焦智能製造關鍵環節,實施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提升工程,推動傳統制造裝備躍升為“數控一代”、“智能一代”,謀劃一批智能製造裝備研製和產業化重點項目,重點發展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3D打印裝備等關鍵智能製造技術裝備,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在裝備工業和智能製造領域的應用。推進全市航空航天裝備、電力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等領域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在裝備製造業的深度應用。

在智能製造產業基礎方面,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與行業龍頭企業技術優勢,加快智能製造關鍵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研製一批工業軟件、建設一批智能製造公共服務平臺、形成一批智能製造領域基礎共性標準和行業應用標準,智能製造相關知識產權質量、數量和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爭取做到以產業發展為核心動力,充分發揮各聯合單位的產業發展研究、智能製造技術裝備、工業軟件和科技優勢,推動西安市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智能製造新產業。

未來,西安將根據國家智能製造發展規劃,結合全市產業實際情況,在智能製造產業發展方面,通過實施“五大工程”(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提升工程、工業軟件創新工程、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工程、智能製造第三方服務機構培育工程、智能製造產業培育基地建設工程),突破關鍵智能製造技術裝備,提高工業軟件研發與產業化水平,推進企業智能轉型,加快培育智能製造新產業。

到2021年末,西安市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將顯著增強,大幅度提升優勢產業競爭力,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將取得明顯進展,智能製造集成商、智能製造裝備、工業軟件等智能製造相關產業總產值將達1000億元以上。

此外,西安還將全面推進智能製造集成商、裝備製造商、工業軟件開發商和產業支撐機構發展。到2021年,培育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智能製造集成商2家以上;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億元的智能製造裝備、關鍵零部件和工業軟件企業10家以上。突破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3D打印等關鍵技術裝備10種以上,產品性能、質量和可靠性達國內先進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