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董事長任德奇:從“支撐”走向“引領”,塑造面向未來的金融科技優勢

“下一步,交行既要考慮戰略的連續性和協調性,傳承和保留現有戰略中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基因和元素,又要找出新形勢下適合交行發展的新路子、新措施,打造經營特色,提升核心競爭力,建設具有財富管理特色和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銀行。”近日,交通銀行董事長任德奇在該行2019年業績發佈電話會議上表示。

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从“支撑”走向“引领”,塑造面向未来的金融科技优势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交行董事會順利完成換屆,任德奇作為2020年1月履新的新一任董事長,將在今年推行哪些新舉措?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交行的下一步發展會有哪些新思路?又該如何把握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機遇?就這些市場普遍關心的問題,近日,任德奇接受了《金融時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根植實體實現穩健增長

交行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該行實現淨利潤(歸屬於母公司股東)人民幣772.81億元,同比增長4.96%;資產總額達人民幣9.9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93%;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下降0.02個百分點至1.47%,撥備覆蓋率171.77%。這些數據背後意味著什麼?

“數據的背後,是更具含金量、更加可持續的穩健增長。”任德奇用“穩中有進、穩中提質”八個字對交行去年的經營業績予以了概括,並強調,銀行的長期可持續成長,必須根植於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必須圍繞“價值創造”這一核心目標,做強發展的核心能力,著力推動自身發展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交行在規模穩健增長的同時,經營效益也實現了持續提升,特別是淨利潤和淨營收增速均達到近年來同期最高。年報顯示,得益於資產負債結構的持續改善,2019年,交行淨利息收益率1.58%,同比提升7個基點,帶動利息淨收入實現10.06%的增長,增速較2018年提升5.23個百分點,成為拉動盈利增長的主要因素。

任德奇表示,交行一直秉承穩健經營理念,聚焦價值創造,持續推動戰略落地,近年來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一是盈利能力持續增長,過去10年的淨利潤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7%;二是財富管理特色初步形成,截至2019年末,管理的個人金融資產(AUM)34463.1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71%,增速為近年來最快;三是轉型發展成效顯現,2019年,交行個人金融業務淨經營收入佔集團淨經營收入比重38.09%,較上年同期提升1.50個百分點,境外行和子公司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5.54%和17.20%,成為集團盈利的重要增長極。

保持定力探索新思路新舉措

“對於發展戰略,交行一直在做積極探索,既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又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和深化其內涵。”當談及對交行下一步發展有何新思路和新舉措時,任德奇表示,交行將保持戰略定力,從形勢變化中抓住機遇,從不確定性中把握趨勢,聚焦以下重點工作。

一是強化科技賦能,推動金融科技從“支撐發展”走向“引領發展”。持續加大科技投入,推動流程重塑、模式創新,塑造交行面向未來的金融科技優勢。強化用戶思維、產品思維、大數據思維,做好IT架構轉型、IT管理構架優化(業務和科技融合)、數據治理提升這三件大事,將科技融入到經營管理全鏈條,加速釋放科技創新在發展中的“乘數效應”。

二是在服務實體經濟中,打造特色優勢。提高政策、市場的研判能力和反應能力,培育適合未來金融體系與產業結構的金融供給能力。搶抓區域發展機遇,打響服務區域發展的“交行品牌”,著重發揮“主場”優勢,搶佔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的制高點。把握新興領域、新興業態發展,迭代優化信貸政策,對新經濟加速佈局。

三是持續深化改革,激發經營活力。以流程再造為著力點,提升集團部門系統管理、支撐服務能力,做強經營機構自主經營、特色化發展能力。健全集團高效協同、快速響應的“多兵種”聯合作戰機制,提高全集團戰略協同力、響應力、執行力,將“一個交行,一個客戶”理念真正落地,轉化為為投資者和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

四是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保持資產質量平穩。持續深化風險授信管理改革,打造以“全覆蓋、責任制、全流程、專業化”為目標的風險授信管理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風險管理的長效機制,提高大數據風控專業化水平,全力實現資產質量平穩,以強大的風險緩釋為業務發展保駕護航。

發揮好長三角一體化“主場”優勢

今年2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上海市政府共同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按下了“加速鍵”。那麼,交行作為上海“本土銀行”,將如何抓住這一歷史機遇?

“2019年,交行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三大區域各項貸款合計新增2196 億元,是上年的2.18倍,在全行增量佔比52%,同比提升6.8個百分點。在這三大區域中,長三角對交行來說意義特殊。”任德奇表示,交行是總部在上海的唯一一家國有大型銀行,長三角是交行的“大本營”。交行將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帶來的戰略機遇,發揮好總行所在地“主場”優勢,做大、做強、做優。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交行在長三角地區貸款餘額19110.36億元,佔集團全部貸款比重為36.03%,餘額較年初增加920.08億元;撥備前利潤552.62億元,佔集團撥備前利潤比重為39.35%,同比提升6.52個百分點。

任德奇表示,去年,交行積極行動,從多方面入手抓住長三角新一輪戰略發展機遇期。

一是成立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戰略領導小組,由董事長任組長;組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戰略推進辦公室,探索人員共享、信息共享、科技共享機制。

二是賦予長三角區域一系列“先行先試”政策。比如,建立長三角地區跨省集團客戶的“同城化”管理模式,免除區域內企業轉賬匯款手續費,開展長三角區域異地抵押業務;給予長三角區域內分行在行業准入、專項授權、貸款審批等更大自治權限。

三是大力拓展區域重點項目。把握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設立契機,搶抓重點領域業務機遇。

四是探索經營模式創新。升格成立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分行,打造專業化、特色化的新片區經營機構;籌建長三角示範區分行,探索“利益歸屬當地,業務總行直管”創新管理模式。積極拓展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和科創板發展帶來的機遇。交銀國際和交銀國信發起設立“交銀科創股權投資基金”,為企業提供涵蓋“投資+貸款+IPO保薦+併購融資+財富管理”的綜合化金融服務;上海市分行專設科技金融部和8個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對接上海科創中心建設。

“未來,我們將一方面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在服務區域協調發展中做出交行特色,特別是加大長三角地區的資源傾斜力度,提升交行在長三角地區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另一方面將在長三角開展一系列機制體制創新,為全行形成可推廣、可複製的成功模式和創新經驗。”任德奇表示。

記者:趙萌

郵箱:[email protected]

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从“支撑”走向“引领”,塑造面向未来的金融科技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