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生全攻略,明年身體好不好從立冬開始!

立冬養生全攻略,明年身體好不好從立冬開始!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立冬期間,有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你對冬至飲食有哪些瞭解,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立冬養生全攻略,明年身體好不好從立冬開始!

補冬

民間有“入冬日補冬”的食俗。古人認為天轉寒冷,要補充身體營養。食人參、羊肉、雞鴨、燉八珍等是較流行的補冬方式。更有“十全大補湯”,即用十種滋補的中藥燉雞或其它肉類做成的補品。

吃餃子

立冬則有吃水餃的風俗。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另外民間還有“立冬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

立冬食補

少食鹹,多食苦

1,中醫認為,冬季飲食“少食鹹、多食苦”有利於助心陽。

芹菜、萵苣、生菜、苦菊等這些苦味的食物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素,有助於抗菌消炎、提神醒腦、消除疲勞。

多吃白色食物

2,從中醫五行五色養生的角度來看,立冬之後多攝入“白色”食物,潤肺燥的功效能更為顯著。

“百菜不如白菜”。白菜富含維生素C,提升人體免疫力。

“冬吃蘿蔔賽人參”。冬天吃蘿蔔有一定的降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的作用。

多吃禦寒食物

3,氣溫驟降,身體一些部位對寒冷特別敏感。除了添衣,食補也是禦寒的良方,讓你從內而外暖起來。

肉類: 羊肉、牛肉、雞肉、蝦、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禦寒效果最好。

蔬菜類: 海帶、紫菜、菠菜、大白菜等富含碘元素。碘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增強身體產熱,使皮膚血液循環加快,從而抗冷禦寒。

零食類: 芝麻、葵花子、乳製品等富含蛋氨酸,可以能提供人體耐寒的必要營養元素。

立冬養生

早睡晚起,推遲晨練

“早臥晚起,以待日光”。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早睡晚起,以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

專家建議:習慣晨練的老人出門時間可以比以往推遲半小時,最好等太陽出來以後再去運動。

立冬,才是每年養護身體的開始。因為冬天是收藏的季節,要養陽、藏陽,補腎藏精,養精蓄銳,為來年的身體健康埋下根基。所以建議朋友們在冬至季節注意飲食,健康度過嚴寒的冬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