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雄心勃勃,默克爾想幫他卻“有心無力”

在感覺美國靠不住的情況下,法國總統馬克龍最近提出要建立“真正的歐洲軍隊”。

要建立歐洲軍光靠法國當然不行,起碼要得到其他歐洲大國的支持。

在英國忙於脫歐、意大利政權被反對歐洲聯合的民粹主義政黨把持的情況下,這個大國當然就是德國。

不過從最近一次發言來看,德國總理默克爾雖然呼應了馬克龍的構想,但她提供的支持也很有限,因為她自己現在就處於跛鴨狀態。

馬克龍雄心勃勃,默克爾想幫他卻“有心無力”

默克爾沒法給馬克龍提供強力幫助 (圖/politico.eu)

​在歐盟不斷深化過程中,建立統一軍隊也不是新鮮話題。目前,歐盟各國就有不少聯合軍事行動,不過多是在北約框架內實行。

特朗普上臺後,對歐洲聯合毫無興趣,甚至鼓勵反對歐盟深化合作的歐洲民粹主義,他還隔三差五就提出北約經費分攤不公的問題,暗示美國“可以退出北約”。

這種情況下,歐洲統一防務似乎顯得格外重要。

馬克龍上週在談起美國政府將退出《中導條約》時,說如果美國退出該條約,最大的受害者將是歐洲。並說只有建立起“真正統一的歐洲軍隊”,歐洲才能保護自己。

大概因為在巴黎紀念一戰結束百年的儀式上,馬克龍嚴厲批評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和“民族主義”,當時沒法反駁的特朗普憋了一肚子氣,回到美國後就猛發推特嘲諷馬克龍的“歐洲軍”設想。

他在一則推特中說,馬克龍建議建立歐洲軍,“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德國——法國結果怎麼樣啊?在美國人到達之前,他們都開始學德語啦。到底支付不支付北約的費用!”

美國總統如此公然嘲笑法國的歷史,大概也只有特朗普能做到。

他不僅嘲笑法國,還在另一則推特里攻擊馬克龍個人,稱“馬克龍的問題是,他在法國的支持率好低啊,26%,失業率則差不多達到10%。他只是想轉移話題。”

鑑於他這次去歐洲之旅的“遭遇”,特朗普嘲笑馬克龍的“歐洲軍”並不奇怪。

不過馬克龍提議“歐洲軍”最重要的是獲得歐盟夥伴的認同,最重要的是德國的支持。

默克爾也的確表示了支持。11月13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向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時,她明確表示,“歐洲要建立自己的軍隊,我們必須為這個設想努力。

”美國“福克斯新聞”認為,這是默克爾在特朗普和馬克龍的爭論中支持馬克龍的表現。

問題是,默克爾的支持比較有限。

德國有媒體報道稱,自當選法國總統以來,馬克龍被人們視為可以給歐盟帶來新鮮活力的人。

這位精力充沛的年輕總統熱衷於歐盟更加深化發展,在建立經濟聯盟、統一貨幣的基礎上,加強在外交和軍事領域的合作,可謂雄心勃勃。

但馬克龍的雄心需要來自德國的支持,而默克爾卻沒法提供他所需要的支持。

這有兩個原因。

一方面,默克爾本人是個非常實際的人,她固然同意馬克龍的一些看法,但認為必須要有可行性。

在默克爾看來,建立一支歐洲軍,絕不是歐盟幾個大國就可以說了算,而是要所有成員國同意才行。這是一個需要妥協、漫長的過程。而多樣化、“妥協”正是歐盟的長處,而非短處。

因此當馬克龍提出雄偉計劃時,默克爾總是將這些計劃“縮水”,看看其中哪些具有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默克爾現在是個“跛鴨總理”。她在上月底已宣佈自己不尋求連任基民盟的黨主席和總理。

雖然默克爾的總理任期到2021年結束,但基民盟明年就要選舉新的主席,屆時新主席上任可能會決定提前選舉,要是那樣的話,默克爾明年就可以卸任總理。因此,對於建立“歐洲軍”這樣的長遠計劃,默克爾的態度是“等我的繼任者來解決吧”。

其實,不管誰接替默克爾,大概也不會全力支持馬克龍的雄心。

因為德國人可能更講可行性,而且也會徵求其他成員國的意見。

這不僅是馬克龍和默克爾的無奈,大概也是歐盟的無奈。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善於妥協和“低效率”,正是歐盟的強項,也是這個聯盟能走到今天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