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80後農民工在鄉下老家種田的日子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和父親都回到了老家,把家鄉擱置了十多年的荒田又重新種起來。這是作為第一代農民工和新生代農民工正式退役之後,在老家能從事的行業。

貴州作為中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在山區的農耕部落裡,因為無法實現機械化,從春耕,夏種,到秋收基本都是靠牛耕人種,肩挑背扛,種田也是最辛苦的事情。

由於分到的田少,辛苦歸辛苦,每年種出來的糧食都不夠吃。改革開放之後,很多農村人逐漸湧向沿海城市,年輕人進入了工廠,中年人則去了建築工地,各種電子產品貼上"中國製造"的標籤擺上了美國的貨架,城市的高樓大廈平地而起,農民工的青春和汗水換來了沿海城市的繁榮昌盛,而自己家鄉的田地卻在日漸的荒蕪。

一個80後農民工在鄉下老家種田的日子

在最近二十年的時間裡,我老家路途遙遠的稻田基本種上了樹木或者長滿了野草,因為沒人管理,以前一家人賴以生存的良田甚至已經不復存在,留守在村裡的老人只能種植靠近村莊的良田,一是看田水方便,二則是搬運沒有那麼辛苦,如果還有第三點,那就是再種植別人家閒置的農田,加上雜交水稻的高產,每年都還有餘糧,燒幾鍋米酒,多餘的大米就賣到鎮上的集市去。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再種田。很簡單的一個理由,農民工一個月的工資就足夠買一家人一年需要的大米,很多人過了春節又匆匆忙忙的趕往沿海城市,在工廠做工或者工地幹活,養家餬口的事情已經不需要種田來解決。

我家的田也不多,由於十多年沒有管理,遠處的稻田基本荒蕪,加上雨水的沖刷,基本不復存在,能種的也就在屋邊的這些年一直送給鄉親種的兩塊梯田。梯田不大,也就能收幾百斤稻穀。

在我們農村,種田之前需要育秧苗,按照需求把谷種泡在水裡,之後放在一個專門培育秧苗的盤子裡,放進溫棚,等待生根發芽,長到二片葉子的時候,就要移栽到秧田裡。

一個80後農民工在鄉下老家種田的日子

秧田是經過用農家肥精心細耙的,整塊田泥都要耙平,在秧苗插在秧田幾天之後,就要放少量水進稻田養活小秧苗,耙平的田水均勻流入,不會淹沒小秧苗,也不會導致有些秧苗喝不到水。

犁田則借用了鄰家的耕牛,現在我們農村養牛的人家已經越來越少,整個村裡剩下不到十頭黃牛。現在種田的大部分人家都用上了小型的犁田機,加上汽油拉響就能滿田跑,速度完全由個人操控,機器只要保養好,而牛每天都需要吃草。父親之所以用牛犁田,是為了尋回十多年前犁田的那種感覺,原則上農田需要犁上三道才能種植秧苗,父親犁過第一遍之後,就從山裡割來了秧青埋在田裡,秧青又叫秧草,就是割山裡的蕨類植物,大葉植物以及青草之類的捆成把,放置在田泥下,等待發酵成為肥料。過去我們農耕部落種田,都不會使用化肥,屋邊的稻田基本都會有豬糞牛糞,山裡的稻田就會用到秧青,因為沒有化肥的毒害,稻田裡不僅生活很多泥鰍,黃鱔,還有田螺和田蚌,當然還有聽到水響聲就叮咬在腿上的螞蟥。

秧青放置在稻田一個月之後,踩進稻田會冒出很多氣泡,這時候的秧青基本發酵成熟了。再犁第二遍,把田耙平,放足量的水,母親則從別人家買來了鯉魚苗放進了田裡,這些魚苗從小就生活在稻田裡,喝著流動的山泉水長大,二指到三指寬,放到秋天開田放水的時候,可以有巴掌大。

秧苗從秧田移栽到稻田裡,需要把秧苗一棵棵的拔起,然後按照一定的距離栽種在稻田,我家種的田少,一天功夫就把秧苗栽完了。十多年沒有栽過秧,還是有點生疏了,儘管要把根部插進田泥裡,還是有些東倒西歪的。秧種好之後,在未來的幾個月就需要看田水,如果田裡的草長的多了,還要進田裡去除草,用手把草拔起來,扔到田坎。禾苗的蟲害病還是很多的,其中噴灑過一次殺蟲藥,因為田裡養魚,不能過度噴灑農藥,最有效的除蟲方法,我覺得還是在田裡放養幾隻鴨子,但是不太現實。

禾苗經過分櫱,抽穗,開花,到了秋天,稻穀黃尖,就要開田放水,放水之後,不僅能捉到之前放進來的鯉魚,還有許多叫不上的名字小魚仔,泥鰍,七星魚等等,稻田鯉魚長期生活在流動的山泉水中,肉質比較鮮美,而且沒有泥腥味,魚鱗也比較軟,油炸之後的魚鱗特別香。如果鯉魚放得多,還能做醃魚或者曬魚乾,稻花魚做成的魚製品其實還是別具一番風味的,很多人則把魚繼續養在另一塊稻田裡,等到過年吃,或者養更長的時間。

秋收應該是種稻谷過程中最累人的,之前說過無法實現機械化,還得靠人工收割。儘管稻穀是用秧青當肥料種的,長勢還算喜人,稻穀顆粒飽滿,因為天氣好,稻穀也沒有出現病變。稻穀需要用鐮刀一茬一茬的割下來,然後在腳踏打穀機脫粒,以前還有人使用四方的木桶進行脫粒,那個需要把穀穗舉到半空,然後狠狠的敲打在木桶面壁,把穀粒敲打下來,現在也有人用機動的小型打穀機,我家之前只有腳踏的,所以我用了腳踏的打穀機脫粒,踩一天下來,四肢痠痛,五十多歲的父親則負責稻穀的搬運。記得在以前,我家的田實在太遠,每天只能搬運兩挑稻穀,挑100多斤的稻穀還要爬兩座大山,在糧食缺少的年代,確實太辛苦,也是不得不種的田,後來,用馬馱,馬一次能馱四百斤。

一個80後農民工在鄉下老家種田的日子

搬運回家的穀子放在院子裡曬乾,然後放進穀倉,需要吃大米的時候,從穀倉裡搬出來再曬一天,就可以在碾米機去殼了,飯的前世是米,米的前身是稻。而在我們這樣的山區米則是十滴,一粒汗水。所以,這些年的走南闖北,我都不敢輕易浪費一粒糧食。

收谷之後的稻草,則捆成把曬乾,然後存放稻草堆裡,冬天的時候,它們將是豬和牛的被窩,被豬和牛踏糞過的稻草,則成為了最好的肥料,可以用來種莊稼,或者繼續種稻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