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在岳飛靈位前說過一句話:“非卿不忠,非朕不明”,趙構想表達什麼?

歷史大變局


趙構,


一個聰明的皇帝,他很清楚,心裡也明白的很,岳飛是忠心的,但是他說到這裡就可以了,他也是要安慰一下曾經為了大宋立下汗馬功勞的岳飛,他也知道岳飛死的冤!


但是他,又不能不讓岳飛死,岳飛軍事上太厲害,但是政治上就是個傻蛋了!岳飛不知道趙構心裡是怎麼想的!


打了勝仗就可以了,防守住,同事也可以適當的打回去,但是,絕對不能說迎接回來欽徽二帝,這個麻煩就大了,他不知道,皇家裡,皇帝之間的為了權利的爭奪到底有多慘烈,很多前車之鑑,他沒有想到!欽徽二帝回來之後,這下朝廷裡面就有意思了,已經有一個皇帝了,又回來兩個前任皇帝,這可怎麼辦!三個皇帝亂成一鍋粥了!趙構最害怕的就是他們兩個回來,就是不打仗都不能讓他們回來!這也是金朝的一張底牌,打不過岳飛就把兩位皇帝送回來,趙構怕死了!


岳飛倒好,還天天嚷嚷著必須把他們接回來!這不是正戳中趙構的死穴嗎?不管什麼原因,趙構都要弄死岳飛的!


鵬程日誌


岳飛在風波亭被殺,可以說是千古奇冤。但是在岳飛死後,宋高宗趙構在他靈位前卻說過這樣一句話“非卿不忠,非朕不明”。這話是什麼意思?

其實,這句話表明趙構心裡清楚得很,岳飛是大宋朝的忠臣,更沒有謀反之心。可是趙構最終還是殺掉了岳飛,這主要還是因為岳飛的立場和皇帝不一致。對於岳飛來說,他想只打敗金國,收拾舊河山。可岳飛卻提什麼迎回二聖,直接犯了趙構的忌諱。金國人擄走二聖和很多皇親國戚,只有趙構極為幸運的逃走,在南方稱帝。岳飛如果把二聖接回來,讓趙構如何自處,一國三聖,誰願意手上的蛋糕被別人分走呢,即使是親爹也不行。趙構還要用岳飛抗金。金人想滅南宋,沒有岳飛,趙構早完蛋了。可岳飛的迎回二聖,讓趙構面臨非常尷尬的境地。

還有一點,岳飛功勞太高了,掌握軍權,控制荊楚,這在宋朝是皇族大忌。在趙構看來,岳家軍固然抗金,但這支軍隊首先聽岳飛的,那我這個皇帝算幹嘛的?如果這支軍隊聽岳飛的命令,進攻自己,自己還有幾條活路? 你看韓世忠和張俊就聰明,立功後趕緊買房買地娶小妾,就是為了自汙,讓皇帝放心。可岳飛太完美了,朝廷的賞賜全部分給將士,皇帝賞的美女也完璧歸趙。趙構送岳飛這些,就是想拿住岳飛的把柄。其他將軍都明白,甘心讓皇帝抓住自己把柄,岳飛竟然不接招!你說趙構能不心疑?

雖然趙構下十二道金牌,岳飛不得不回軍,讓趙構相信岳飛是忠於自己的。可為了自己的半壁江山,趙構不得不殺了岳飛,只有這樣才能取得金人的“諒解”。趙構知道岳飛是冤的,所以才說了這句話:非卿不忠,非朕不明(姜狼)。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岳飛在後期能夠平步青雲,其實和高宗的賞識有很大的關係。南宋初年,各路軍閥養兵自重,朝廷的權威日趨低下,對一些手握重兵的將領基本上調不動。岳飛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為被高宗用於平衡其他大將的一員猛將,得以迅速嶄露頭角。岳飛也因此被高宗數次破格提拔,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大將。

因此,對於高宗與岳飛的關係,還真的談不上不好。在岳飛第一次覲見高宗的時候,兩人就曾深入地促膝長談,也是這一次長談,奠定了岳飛在高宗眼裡的分量。此外,由於岳飛簡單的出身和背景,高宗也是非常放心的。正因為如此,高宗對岳飛曾經深寄厚望。

不過,對於南宋所處的情況來講,南宋初年所面臨的困境,除了內部的不穩,更重要的還是外部金國的威脅。當中興四將崛起,以及南宋的各種起義被平定以後,南宋內部的問題基本上解決了,高宗的朝廷也掌握了對南宋的絕對控制力。這個時候南宋就可以完全騰出手來對付金朝了。當然,隨著南宋內部問題的解決,岳飛等人對於高宗的重要性就沒有那麼大了,甚至還成為了高宗較為忌憚的封疆大吏。

而另一放方面,南宋在與金國的拉鋸中,雙方的勢力有逐漸出現了平衡。金國無法打敗南宋,而南宋也沒有實力還於舊都。最終為了維護兩國長期的和平,南宋用少壯派大將岳飛之死,換取了與金國的和議。

因此,對於岳飛之死,並不是岳飛有多大的過錯,也並非高宗有多昏聵,而是形勢使然。當然,岳飛其實也可以不死,但是南宋被金國已經打怕了,而且主和派在朝廷佔據了上鋒,沒辦法。



蘇綻


趙構對岳飛靈位說,非卿不忠,非朕不明。要表達什麼意思?

第一☝️語意……

1.你很忠於朝廷,我知道。

2.你說的對,做的對,想的對,我也知道。

3.我是明君,我知道我在做什麼,我也知道你笨不該這樣死去,死的很可惜。

4.可我還是不得不殺你,情非得已。

5.九泉之下,不要怨朕。

6.你的死,就算是忠於我一次吧。

第二,背景……

當時是南宋時期,北方失守,北宋皇帝等人被俘虜,還有大批皇親國戚,貴族官僚統統被抓。該有當時都城的大批將士和百姓,工商業者等,北宋子民。

趙構本人屬於沒被抓的老趙家獨苗了。這種情況下,等基,建南宋政權的。北伐收復失地,解救父皇的民眾呼聲特別高。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可是南宋主戰派和主和派一直爭論不休。主和派說求穩,偏安一隅。打不過,打過也要死太多人,花太多錢了。地讓他們佔吧。還在北方的臣民也讓在那裡安居樂業。如果打,損失太大,收復北方的希望也不一定有多大。

加上歷史上有過西漢東漢,西晉東晉這樣兩個朝代的四大政權。如今局面和歷史是驚人相似的。要打歷史上這兩個朝代的後兩個政權也大了,人家幹嘛不打。不能打嘛。

第三,趙構本人的小九九

打不贏,我賠款割地,花費大量財力,耗費大量人力。說不定被別人消滅呢?我耗不起也搞個半死。皇位難保。

打贏,迎父皇大人回來,我不要下臺嗎?再說,現在他們還沒被殺,我一打再打,他們殺了我父皇怎麼辦?

所以於公於私我沒必要打,也不值得打。疆域遼闊不一定有錢,我現在也不是很安逸嘛!?

萬一打得我也被抓走,我們老宋家的江山就沒戲了。

第四,岳飛最主要的死因就是他太猛了,太能打,大有功高蓋主的架勢。

他死了,就沒有人再有信心說,我們被北伐吧。徹底堵住了主戰派的嘴。確保南宋政權偏安一隅。老宋家還有這半壁江山在。


用戶72902096647


趙構說

老嶽啊,不是你不忠,也不是朕不明白,不光明,朕啊,心理是透亮的很啊。

而是:

你啊,岳飛啊。你不識大體,沒有政治智慧啊。

第一,能打仗就能打仗唄,為啥叫[岳家軍]啊,叫什麼家軍的,什麼家將的都沒啥好下場。為啥?你們都是俺趙構的軍隊才是啊,都像你這樣叫法,以後我咋管啊?!

第二,我當皇帝當的好好的,岳飛啊,你為啥非要把我哥哥接回來,那我咋辦——聽你的吧,我得下臺,不聽你的吧,大家怎麼看我?!你說你,啥叨叨啥呀,我不說話,就得了,你還是叨叨叨叨沒完沒了,哎!

第三,你說你,非要給我上書,說:立誰誰為太子。你說你是不是傻啊?!你竟然干涉我們帝王家的事兒。你說,我立了太子,你不喜歡的話,你手裡有兵權,新皇帝能做得穩嗎?

這三條,那一條都讓我尷尬難堪啊,我已經忍你很久了,你就是不開竅。

假如我不殺你,你戰績越來越好,威望越來越高,你說!那麼朝野上下不都得聽你的?!那時,我趙構不就更難辦了?!

所以,老嶽啊,你是忠臣,也是光明正大的人。但是啊,你也太沒有政治智慧了。

哎!我不得不殺你啊!你不要恨朕啊。

所以,就讓秦檜背這個罵名吧。


金藍盟謝繼東


歷史上的趙構根本不會說這話。

先說說大家認為岳飛被殺是因為他要迎回徽欽二帝。

宋徽宗在當時名聲掃地,而且宋徽宗死的那一年是公元1135年,而岳飛則是死於1142年,岳飛迎回來也只是一具骸骨。

而宋欽宗即位不滿一年,就被金兵擄走,威望能力沒有得到施展,我無法確定他是英才還是廢材,但是一個被敵人從帝都擄走的帝王,已經失去了他繼續為帝的資本。

能力強如李隆基,也只能在晚年當個形如傀儡的太上皇。

從秦始皇到溥儀,只有明英宗朱祁鎮一人,被敵軍俘獲又重新登上皇帝寶座。

宋欽宗趙桓不像明英宗朱祁鎮那般在位多年,明英宗的基本盤還在,明朝的實力還在,他爹又是一代明君朱瞻基,土木堡之戰的責任,有王振在扛包。

上天還是眷顧朱祁鎮的,被關押南宮多年,終於等來了重登大寶的時機。

明英宗有的,宋欽宗一樣都沒有,如果他被迎回來,運氣好被軟禁,運氣不好,一杯毒酒了卻一生。

岳飛被殺,不僅僅是金人與投降派的施壓,更多的是南宋內部幾大軍事集團明爭暗鬥下的產物。


秋雨論歷史


個人覺得,趙構的意思是:當今天下,你既無負於朝廷,我亦非昏聵之主,都是出於迫不得已,被逼到了這個份上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當時天下,岳飛必須的死。

一:擁兵自重

提到‘岳家軍’想必沒幾個人不知道。但就當時天下形勢而言。小朝廷在臨安已經慢慢穩定下來,中興四將中除了韓世忠和岳飛這兩個出身貧寒的人,依然執著於前線之外。剩下的張俊和劉光世已經和當時的高宗皇帝達成共識,在臨安城中享受起紙醉金迷的太平生活。並且很識時務的將軍隊的指揮權交回中央。至於韓世忠則是一副皇帝老兒指哪打哪,聽話的不得了的樣子。唯獨岳飛,他堅決貫徹恩師宗澤的遺願,以北伐中原,直搗黃龍,迎回二聖為畢生的追求。孤軍奮戰,一意向北,以至於當時天下百姓只知有岳飛,不知有高宗。而身在前線的岳飛,隨著威望的不斷攀升。國家的軍隊也變成了河朔地區百姓口中的‘岳家軍’。這種國家軍隊私有化的趨勢是歷代帝王都很擔心的事情。但岳飛卻絲毫不知避諱,也絲毫不考慮當時的天下大勢和帝王心術。正因為他的一意孤行,在當時並列的名將中雖然岳飛名聲最大,但他所受的封賞卻是最薄弱的。

二:干涉立儲之事

高宗皇帝因為備受驚嚇而失去生育能力,這幾乎是朝野皆知的事情,但是誰也不願意點破明說。可岳飛卻說了,他非常耿直的向皇帝建議早日冊立太子,甚至還主動提出應該立誰為太子。這種明目張膽的行為,在年輕氣盛高宗看來,無異於是一種赤裸裸的挑釁,試問祖先好不容易才從高祖手中奪過來的皇位豈能拱手相讓?再說,自己邀天之幸,託了完顏氏的福才撿到的皇位怎能輕易讓出去,而不傳給自己的子孫後代?所以於情於理都沒有年紀輕輕就冊立旁支的道理?可是迫於當時朝野的壓力,高宗皇帝還是做足了樣子,在太祖一支的子孫中挑了兩個養在宮中。但卻遲遲不願行冊立的禮儀,只是鉚足了勁的寵幸妃子,希望他們能夠產下一兒半女,好將皇位傳下去。就在高宗心焦的不行的時候,岳飛卻一直敦促高宗儘快冊立太子,穩固國本。這種情況之下,高宗對於岳飛的厭惡自然更加一層。

三:帝王心術

要說秦檜早年的時候也是個忠臣,就像汪精衛一樣,只是後來走了歪路而已。南宋王朝建立之後,秦檜從北方回來,為高宗的繼位帶來了法理上的支持。兩人一拍即合,一個成了名正言順的帝王,一個做了位高權重的當朝宰相。而這時岳飛想要收復中原,迎回二帝的想法,顯然與基本國策是不相符合的。第一,一旦二帝回來,高宗將怎麼處理?雖說在岳飛最後一次北伐的時候,徽宗皇帝已經去世了。但這還是個很棘手的問題,所以說,二帝回來不如不回來。第二,完顏金的精兵強將給高宗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再加上南宋大亂初平的現狀,打從心裡,高宗並不認為自己有北伐中原,收復失地的機會,所謂知難而退,既然北伐無望那還不如就此何談。換幾年太平帝王的逍遙自在。所以從根本是來說,當時整個南宋王朝幾乎都不願意打仗,這就像後來的孝宗皇帝,繼位之後雄心勃勃的要收復中原,可一敗之後就一蹶不振,甚至直接退位讓賢了。所以說,在這種前提之下,岳飛對北伐的執著就顯得格格不入,分外扎眼。所以借秦檜之手鏟除岳飛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綜上所述:岳飛死的冤枉,但在那樣的朝廷之下,他死的並不冤。畢竟在南宋一朝,所有像岳飛一樣,有志於收復故土的人都沒有什麼好的收尾。譬如,同樣是中興名將之一的韓世忠,在岳飛被害之後主動交出兵權,做了個閒散的富家翁。二十多歲就馳騁敵陣的辛棄疾,在南歸之後,硬生生的被安置在地方,做些無足輕重的散官,一輩子鬱郁不得志,只能借醉酒來懷念那段叱吒風雲的日子。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敬請聯繫作者,當及時刪除~


狐筆春秋


不是你不忠誠,也不是朕不聖明。岳飛的忠誠,趙構心裡非常明白。可是岳飛心中有“靖康之恥”、“臣子之恨”,他太執著,誓要雪恥、要解恨。

岳飛不知道,他的怒髮衝冠、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對於趙構而言,是帝位岌岌可危的不安。為難、忐忑、掙扎在趙構的心中波濤洶湧。他知道岳飛有“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的能力,金人都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趙構對岳飛的能力還會有懷疑嗎!

徽宗、欽宗,一個是太上皇,一個是皇帝。岳飛在前線屢立戰功,把金兀朮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離救回二帝、恢復中原已經不遠了。但是,如果二帝回朝,趙構將如何是好,總不能一朝設兩個太上皇吧!況且,按岳飛的忠直個性,一定會擁護趙恆恢復帝位。趙構認為,好不容易得來的權力,不能拱手讓出。為了保持帝位和權力,有“精忠報國”之志的岳飛一定得死。

岳飛對內太忠誠,對外太善戰,迎回二帝恢復北宋,的確指日可待。他的這兩大優點,給趙高的地位和權力帶來了巨大威脅。所以,要阻止他繼續北伐,而最好的阻止方式就是置之死地。


倚齋聽風雨


首先趙構應該不會說出這句話。第二點,岳飛不是死於“迎二聖”的口號下的。這個口號在南宋初年可謂是人人皆知,因為這是當時的皇帝趙構首先提出來的,在其繼位詔書中,可見“同徯兩宮之復”之語,這也是迎二聖最先的出處。岳飛不是腦子一根筋的人,在後期朝堂形式發生變化的時候,其也不再喊此口號。而且就算迎回二聖,也不見得會對趙構的地位有所影響,某種意義上兩位也算是亡國之君。

那麼為什麼岳飛必須要死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跟當時統治者的政治理念不同。宋朝已經被打怕了,幾百年來,宋金之間的戰爭,宋朝總是吃虧的那個。趙構也怕步了宋欽宗和宋徽宗的後塵,一方面啟用少壯派積極練兵,抵抗金兵,另一方面又積極求和。練兵不是為了北伐,而是為了自保。但是岳飛心中最想的就是北伐中原,還我河山。這就造成君臣心生嫌隙,埋下禍根。

2、宋朝重文輕舞武,對武將很是防範。趙構剛剛即位的時候,沒辦法,必須要仰仗這些武將來抵抗金兵和平息內部問題。但是岳飛的軍隊叫什麼呢——岳家軍,你這不是往皇帝心上紮了一根刺嗎。這到底是朝廷的軍隊還是你岳飛私人的軍隊。當時內亂已經平息,你的存在已經不是必不可少的了,再加上當時一些佞臣的挑撥,趙構對岳飛日漸不滿。

3、當時宋金已經在私下暗中商量求和(當時朝廷議和派佔主導,趙構比較搖擺,但是議和思想成分比較大),岳飛當時已經連戰連捷,金朝不幹啊。你議和可以,但是岳飛你得處理一下,要不影響我們的“友誼”啊。

種種因素影響下,趙構由開始的不滿漸漸生出來殺岳飛的心思,加上金國的壓力和自己的求和心態,只能犧牲岳飛來換取自己偏安一隅的帝位。可惜的是和平很短暫,浪費了嶽爺一腔的報國熱情。



秘史雜談


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倚飛何重,後來何酷。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最無辜,堪恨更堪悲,風波獄。

豈不念,疆圻蹙;豈不念,徽欽辱,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好好讀一讀文徵明的這首詞,很好的說清楚了岳飛為什麼必須死,泥馬南渡的九王爺趙構,你說太宗皇帝怎麼會有你這麼草包後代???一部宋史,三聲慨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