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員與領導打交道的分寸!沉默式交往原理告訴你真相

科員與領導打交道的分寸!沉默式交往原理告訴你真相

遴選考試一本通

最近,一名基層公務員在微信上和我一對一進行了交流,他最近非常苦惱。他給單位一把手拎包。雖然有很多人羨慕他的工作崗位,年紀輕輕就當上了領導“秘書”,但他卻已經產生了離開的想法,甚至內心希望領導早點把自己撤掉。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他感覺這份“秘書”差使太難當,領導臉色很重,和他在一起一直不說話,這使他在和領導單獨相處時感到尷尬萬分。比如和領導一起乘車下基層調研,一路上雙方都保持沉默,這種在他看來沒有默契的沉默讓人痛苦。而且,他認為自己作為千禧一代的獨生子,從事這份工作既不能很好地領會領導意圖,又不能給予領導很周到入微的照顧,便恨不得領導立刻撤換自己,把自己調回到普通崗位,以求得精神解脫。

今天,我給大家講個概念,叫做“沉默式交往”,這種沉默式人際關係,不等於人與人之間關係非常冷漠,或者誰對誰不滿意,恰恰相反,一些非常特殊的人際關係,特別是重要的工作關係、人際關係、上下級關係,往往需要彼此之間是沉默的。就是大家不會見面寒暄,不會彼此噓寒問暖,不會談一些家長裡短,而是要確保工作萬無一失,把重要任務“默默地”給完成了。

比如,這位困惑的“秘書”,應該怎樣看待領導對自己的毫無交流呢?

首先,從崗位角度說,作為年輕人,思考問題的第一著眼點應當是這份工作能不能有利於自身快速成長,有利於自己快速吸收工作知識、積累工作經驗能夠在剛參加工作不久就獲得這樣的工作機會是很難得的,如果沒有一個崗位能比目前的崗位有更多學習的機會、有更多幫助自己成長的機會,那一定不要輕言放棄。因為,你工作是為了某個具體的崗位和鍛鍊平臺,而不是為了找到某個說話對象。

再次,從領導角度說,領導不和你多說話本身是合理的。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領導,也沒必要和下屬說個沒完沒了,多說話不解決任何問題。領導看似有點權力,但同時都肩負著不小的任務和壓力,而且還面臨著這樣那樣的社會環境和人際環境。當領導,要動腦筋,而不是動嘴皮子。人多說話,不但浪費時間,而且非常影響人的思考和冷靜,喋喋不休的人有幾個是善於謀劃和佈局的人?

恰恰這是年輕人要向領導學習的地方, “不輕易說話,不輕易表態”。一切都在沉默中思考,一切都在沉默中觀察,一切都在沉默中醞釀。

我們要認識到“沉默式交往”的力量,只有那些真具實力的人物,才有資格處於沉默式交往之中。如果年輕人能在職業生涯早期就有機會接觸“沉默式交往”,對自己的歷練是比較有益的。

更多關於職業規劃或公務員遴選的問題可諮詢:liufujunlaoshi,備註來自平臺。

科員與領導打交道的分寸!沉默式交往原理告訴你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