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才是看「成交量」最重要的指標?!

「貨幣政策」才是看「成交量」最重要的指標?!

今日問題

學員:實際上2015年8月之前,A市二手房成交量就已經很大了,月均3萬套,而現在只有1.4萬套。

Art:是啊!這就是調控的目的。

學員:15年8月,實際上當時感覺主要學區房在漲,普通房子漲幅很小,但勢已經起來了,我們感受到普遍的漲幅實際上是16年初,16整年的月均成交量也是三萬,所以房產投資實際上不用著急的。

也就是說明年春季如果開始成交量放大,也要到半年到一年後才會反映到房價上。

Art:應該這麼說,看「成交量」有個問題,就是「落後指標」。最少會落後1~1.5個月,它用來做事後檢討不錯,或用來辯證自己此波的預測也行。

但它不會是主要指標,主要指標仍然是「貨幣政策」。

之前說過,任志強之所以會連續預測錯誤2017、2018的走勢(他認為會大漲,漲幅超過2016),關鍵在於,他的mindset裡,沒有「貨幣政策」。

歐之前也是,所以他在2017的判斷和任一樣,不過最近他看起來調整了。在文章中首度說明了「房價」是「貨幣現象」的道理,兩岸都曾有「數據大師」連續錯誤預測房價10年的紀錄。

大陸是謝*忠、臺灣是張*鶚。這兩人根本就是雙胞胎兄弟,兩人的共同點是:

1.擁有最全、最新、最快的房地產統計數據

2.都曾擔任政府顧問or要職,享有崇高學術地位

3.都連續開空房價十年後,好不容易看多一年,結果房價開始下跌

連錯11年,其準確率之高,已經到達駭人聽聞的程度。

套句臺灣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的話:「一個壞掉的鐘,一天都還會準兩次。能沒有一次預測對,真的很不容易」。

他們兩人都是好人,所以不再多說批評。但具體化他們mindset的缺陷,是我輩實務投資人必定要鑽研的問題。

但其實,他們恰恰是現代金融分析&投資學分析最忠實擁護者,他們的mindset恰恰是我們在學校中所學的商學教育的主要思維。

應用在金融投資分析,很好用,應用在房地產分析,很難用,但他們不知道錯在哪裡。

其關鍵,在於過度依賴「量化分析」。

這恰恰和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主張相呼應,簡言之,是過度依賴「統計數字」。

之前說過,「實務中,瞭解一個統計數字的缺陷,才能正確的使用它」,每個統計數字,都有它「能代表」&「不能代表」的現象。

一般所謂的「專家」,多半是「數字礦工」:

只是坐在計算機前,努力挖數據,但這樣做,會讓你無法辨識此數字「能代表」&「不能代表」的界線,所以這種數字礦工型的專家,最後都會「看圖說故事」。

唯有你親自走到第一線,大量踩盤、大量田野調查,你才能補上這些數字的「血肉」,這個動作叫做「質化分析」。

像巴菲特當年就是第一個開始致力於參與股東會、走訪公司市場的投資人,所以他的投資成就遠遠超過他的老師——葛拉漢。

因後者致力於在研究室內研究數字,簡言之,你不用學複雜的統計原理,你只要同時使用「量化分析」&「質化分析」,他們就會成為你的翅膀,畢竟只有一支翅膀是飛不起來的。

「成交量」除了剛剛說的「時間滯後」的缺點外,還有就是有誤導的危險。

因為在牛市中,你也會遇到成交快速萎縮的階段(例如:2015年5月),在熊市中,你也會遇到成交快速成長的階段(例如:2018年3月)。

<strong>如果沒有先弄清楚政府的想法,很容易被數字矇蔽。

因為數字只能帶我們看到「片段的事實」,但有時「片段的事實」反而讓我們離「真相」更遠,就如同「瞎子摸象」。

簡言之,如果是我,銷售此房的時間點:3年後>明年>現在。

<strong>至於是否找人扮看房者?

建議儘量不要。

原因:除非是你的至親好友,不會多嘴,不然一旦你找人扮看房者的消息一傳出,你之後就很難用b和中介談判了。

最好的方法仍是:讓中介們卯起來帶看,即使他們帶的是虛的假的買方也無所謂,沖人氣而已。但你不要說破,揣著明白裝糊塗。

方法可以用「最後一次看房+降掛盤價+帶看紅包」等,親友出場的時間點,最好是你真的在談判時,打電話給你要拉你去談判,點到即止即可。

以上,說明完畢!

「貨幣政策」才是看「成交量」最重要的指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