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才是看「成交量」最重要的指标?!

「货币政策」才是看「成交量」最重要的指标?!

今日问题

学员:实际上2015年8月之前,A市二手房成交量就已经很大了,月均3万套,而现在只有1.4万套。

Art:是啊!这就是调控的目的。

学员:15年8月,实际上当时感觉主要学区房在涨,普通房子涨幅很小,但势已经起来了,我们感受到普遍的涨幅实际上是16年初,16整年的月均成交量也是三万,所以房产投资实际上不用着急的。

也就是说明年春季如果开始成交量放大,也要到半年到一年后才会反映到房价上。

Art:应该这么说,看「成交量」有个问题,就是「落后指标」。最少会落后1~1.5个月,它用来做事后检讨不错,或用来辩证自己此波的预测也行。

但它不会是主要指标,主要指标仍然是「货币政策」。

之前说过,任志强之所以会连续预测错误2017、2018的走势(他认为会大涨,涨幅超过2016),关键在于,他的mindset里,没有「货币政策」。

欧之前也是,所以他在2017的判断和任一样,不过最近他看起来调整了。在文章中首度说明了「房价」是「货币现象」的道理,两岸都曾有「数据大师」连续错误预测房价10年的纪录。

大陆是谢*忠、台湾是张*鹗。这两人根本就是双胞胎兄弟,两人的共同点是:

1.拥有最全、最新、最快的房地产统计数据

2.都曾担任政府顾问or要职,享有崇高学术地位

3.都连续开空房价十年后,好不容易看多一年,结果房价开始下跌

连错11年,其准确率之高,已经到达骇人听闻的程度。

套句台湾戴德梁行总经理颜炳立的话:「一个坏掉的钟,一天都还会准两次。能没有一次预测对,真的很不容易」。

他们两人都是好人,所以不再多说批评。但具体化他们mindset的缺陷,是我辈实务投资人必定要钻研的问题。

但其实,他们恰恰是现代金融分析&投资学分析最忠实拥护者,他们的mindset恰恰是我们在学校中所学的商学教育的主要思维。

应用在金融投资分析,很好用,应用在房地产分析,很难用,但他们不知道错在哪里。

其关键,在于过度依赖「量化分析」。

这恰恰和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张相呼应,简言之,是过度依赖「统计数字」。

之前说过,「实务中,了解一个统计数字的缺陷,才能正确的使用它」,每个统计数字,都有它「能代表」&「不能代表」的现象。

一般所谓的「专家」,多半是「数字矿工」:

只是坐在计算机前,努力挖数据,但这样做,会让你无法辨识此数字「能代表」&「不能代表」的界线,所以这种数字矿工型的专家,最后都会「看图说故事」。

唯有你亲自走到第一线,大量踩盘、大量田野调查,你才能补上这些数字的「血肉」,这个动作叫做「质化分析」。

像巴菲特当年就是第一个开始致力于参与股东会、走访公司市场的投资人,所以他的投资成就远远超过他的老师——葛拉汉。

因后者致力于在研究室内研究数字,简言之,你不用学复杂的统计原理,你只要同时使用「量化分析」&「质化分析」,他们就会成为你的翅膀,毕竟只有一支翅膀是飞不起来的。

「成交量」除了刚刚说的「时间滞后」的缺点外,还有就是有误导的危险。

因为在牛市中,你也会遇到成交快速萎缩的阶段(例如:2015年5月),在熊市中,你也会遇到成交快速成长的阶段(例如:2018年3月)。

<strong>如果没有先弄清楚政府的想法,很容易被数字蒙蔽。

因为数字只能带我们看到「片段的事实」,但有时「片段的事实」反而让我们离「真相」更远,就如同「瞎子摸象」。

简言之,如果是我,销售此房的时间点:3年后>明年>现在。

<strong>至于是否找人扮看房者?

建议尽量不要。

原因:除非是你的至亲好友,不会多嘴,不然一旦你找人扮看房者的消息一传出,你之后就很难用b和中介谈判了。

最好的方法仍是:让中介们卯起来带看,即使他们带的是虚的假的买方也无所谓,冲人气而已。但你不要说破,揣着明白装糊涂。

方法可以用「最后一次看房+降挂盘价+带看红包」等,亲友出场的时间点,最好是你真的在谈判时,打电话给你要拉你去谈判,点到即止即可。

以上,说明完毕!

「货币政策」才是看「成交量」最重要的指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