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孕期十大謠言?你聽過幾條?信過幾條?

懷孕後,媽媽的心情容易變得很緊張。

孕媽媽們不僅要經歷身體上的變化,還會收到來自四海八荒的“關心”:家人、朋友口中的任何一條孕期禁忌,都會讓孕媽媽們產生擔心的情緒。

其實,關於孕期的很多謠言,孕媽們要認真分析,理智看待。

以下是康叔收集的常見十大謠言,孕媽們看看你信過幾條?

1、懷孕前三個月公佈會遷怒胎神?

這是目前大眾最常聽、也是最常見的風俗之一,包括很多明星也是在3個月後才宣佈喜訊。

老人們認為如果懷孕未滿三個月就公佈,會遷怒胎神,孩子就會有危險。

其實,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

確實,懷孕前三個月是胎兒的關鍵時期,80%的意外就發生在前3個月。

根據醫學數據,受孕成功後有50%以上的受精卵無法最後誕生可愛的嬰兒。

「官宣」孕期十大謠言?你聽過幾條?信過幾條?

懷孕前三個月是一個受精卵細胞分裂、著床、生長時期。

孕早期胎兒所有主要的機體結構都開始形成,一些主要器官,如大腦、眼睛、脊柱、肝臟、手臂和腿都已經開始初步發育。

媽媽或家人任何不好的習慣或行為都會危機胎兒和孕婦,需要加倍注意。

所以,至少要告訴老公、雙方父母等比較親密的人,得到相應的照顧;調整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菸、酗酒等)及生活方式;工作性質比較勞心和體力勞動的女性,也需要告知領導懷孕的事情,避免高強度的工作。

讓懷孕初期能夠在平穩的狀態下度過,保障寶寶和媽媽的健康。

2、孕期玩電子產品會有輻射危害嗎?

當今社會,電子產品早就遍佈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孕媽媽都害怕電子產品輻射對胎兒造成危害。

「官宣」孕期十大謠言?你聽過幾條?信過幾條?

其實,早在1988年我國環保局就規定了電磁輻射的防護標準,日常所接觸的公眾照射,其上限值是12伏/米。

手機:

手機的輻射與信號強度有關係,跟電池量無關。

在撥出還未接通時,信號最差的時候,是輻射最大的時候,但還是在國家規定的健康範圍內。

孕媽媽降低輻射的最好方法是在手機響過一兩秒後接聽電話,儘量佩戴耳機。

電腦、電視:

電腦輻射最強的部位是鍵盤,其次是鼠標、屏幕和主機,但輻射量也在健康範圍內。

現在大部分工作都要用到電腦,懷孕後使用電腦儘量與屏幕保持30cm以上,使用液晶屏。

電視機的背面輻射較強,擺放儘量不要朝著人,觀看時與電視機距離不低於2米。

電吹風:

過去的電吹風使用的石棉成分確實對身體有傷害,但這種吹風機已經停產了!

現在的吹風機隔熱材料是孕媽媽可以放心使用,對人體輻射微乎其微。

簡單的來說,只有當輻射量達到拍攝40—60張X光片的時候,這種輻射量才有可能導致胎兒畸形。

我們平時使用的電子產品遠遠達不到這樣的量,所以媽媽們不用擔心。

3、孕期化妝會讓胎兒中毒?

女性對美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很多孕媽媽想化上美美的妝,卻又擔心會對胎兒造成不利。

事實上,合格化妝品的化學成分沒那麼危險。化妝得當是不會影響胎兒健康發育的。

「官宣」孕期十大謠言?你聽過幾條?信過幾條?

因此,孕媽媽在選擇護膚品、化妝品時,一定要注意:

1、儘量選擇性質溫和、低敏的產品。因為孕期皮膚敏感,這類產品對皮膚的刺激較小;

2、儘量不要塗抹口紅,口紅裡的染料成分普遍含有重金屬,且對空氣粉塵、細菌吸附性極強,容易攜帶細菌灰塵進入口腔,危害人體;

3、停止使用具有美白、祛斑、除痘等功能的護膚品,功能性越強,可能有害成分就越多,例如:美白效果越好,汞含量可能會越高;

4、另外,孕媽媽可以選擇孕期專用的護膚品,適合孕期女性日常使用,具有天然性、安全性、專業性、有效性、基礎性五個特徵。

4、孕期做B超會危害胎兒健康?

有的孕媽媽很抗拒做B超,認為B超的放射性物質會傷害胎兒。

產科專家指出,B超是一種超聲波,屬於機械振動,不存在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

在臨床工作中,醫學使用的B超是低強度的,對胎兒幾乎沒有危害,至今也並沒有B超檢查引起胎兒畸形的報道。

反而,如果孕期不做B超,胎兒出現異常情況沒有及時被發現,對胎兒及孕媽媽的傷害更大。

5、孕期吃螃蟹會流產?

秋天來是吃蟹的季節。

但蟹屬於寒涼之物,人們通常認為食用寒涼之物會導致孕媽媽流產,因此嚴禁孕媽媽吃蟹。

「官宣」孕期十大謠言?你聽過幾條?信過幾條?

其實懷孕期間是可以吃螃蟹的,只要螃蟹煮熟了,就能放心食用,目前也沒有任何研究表明發現在孕期食用螃蟹會對孕婦有不良的影響。

螃蟹好吃,但不宜多吃,每次最好吃一隻,不要吃蟹爪,因為在中醫學裡,蟹爪作為藥材有破血、催生功效,一般用於產後血瘀腹痛、難產等情況,會有一定的危害。

另外,孕媽媽要注意:大閘蟹是高蛋白的食物,很容易變質腐敗,所以吃的時候一定要挑選新鮮大閘蟹,避免引起腹瀉。

6、孕期吃醬油會讓寶寶變黑?

這個說法是相當可笑的。非洲小朋友難道是因為醬油吃多才變黑的嗎?

「官宣」孕期十大謠言?你聽過幾條?信過幾條?

皮膚的顏色是由皮膚內黑色素的多少決定的,而黑色素的多少是由基因決定的,基因則來自爹媽。

寶寶的膚色會隨著成長髮育慢慢改變,有的小寶寶比父母膚色都黑,那是因為生理性的黃疸還沒褪去;有的小寶寶比父母都白,那是因為沒有經歷足夠的日曬。通常情況下,寶寶的膚色會逐漸靠近父母的中間值。

7、孕期要吃2人份量,寶寶才健康?

懷孕“一人吃,兩人補”,所以孕媽媽努力讓自己吃2個人的份量。這樣是正確的嗎?

「官宣」孕期十大謠言?你聽過幾條?信過幾條?

其實這樣是不正確的。孕媽媽的確需要為腹中的寶寶攝入營養,但這並不意味著需要吃 2 個成人的量。

例如:來自美國婦產科醫師協會的建議,孕前正常體重的女性每天只需額外攝入300 大卡的熱量,就可促進胎兒的生長,大約是 200 毫升牛奶和 150 克米飯。

孕媽媽也可參考以下孕期體重增長建議表,來均衡飲食,合理增重。

「官宣」孕期十大謠言?你聽過幾條?信過幾條?

8、孕期吃藥會讓胎兒畸形?

藥物除了對孕媽媽的身體造成影響外,也可能影響胎兒的發育,所以很多孕媽媽即使病得很重,也會選擇硬撐,不去看醫生或吃藥。

但是孕媽媽不要忘記,自己身體的健康會直接影響胎兒的健康。

「官宣」孕期十大謠言?你聽過幾條?信過幾條?

確實,媽媽在孕期不合理吃藥很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因此,孕媽媽們在孕期各階段服用藥物也要注意:

1.妊娠早期

妊娠3-5周:服用如沙立度膠可引起胎兒肢體、耳、內臟畸形;雌孕激素、雄激素可引起胎兒性發育異常;葉酸拮抗劑可導致顱面部畸形、顎裂等;烷化劑如氮芥類藥物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統異常,指趾畸形。

2.胎兒形成期

妊娠5個月後:用四環素可使嬰兒牙齒黃染,牙袖質發育不全,骨生長障礙;妊娠期婦女服用鎮靜、安定、麻醉、止痛、抗組胺藥或其他抑制中樞神經的藥物,可抑制胎兒神經的活動,甚至影響大腦發育;妊娠後期使用抗凝藥華法林、大劑量苯巴比妥或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療,可導致胎兒嚴重出血,甚至死胎;

3.臨產期

使用如抗瘧藥、磺胺藥、硝基呋喃類、解熱鎮痛藥如氨基比林、大劑量維生素K等,對紅細胞缺乏葡糖-6-磷酸脫氫酶者可引起溶血;

4.分娩前

使用氯黴素可引起新生兒循環障礙和灰嬰綜合徵。

目前,很多疾病都有針對孕媽媽使用的安全用藥,因此建議孕媽媽生病後要及時就醫,不要擅自吃藥或硬撐,否則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

9、孕期性生活會導致胎兒流產?

老人說:懷孕後不能同房,同房會小產;也有人說:孕期性愛,寶寶會變笨。

據統計,為了寶寶的健康與聰明,11.5%的準爸準媽會忍受10個月的性饑荒。

其實大可不必,度過了孕早期,孕中期的媽媽對於性愛的需求也會節節高。

「官宣」孕期十大謠言?你聽過幾條?信過幾條?

國內外研究表明:孕期夫妻感情和睦恩愛,孕婦心情愉悅,能有效促進胎兒的生長和發育,生下來的孩子反應敏捷,語言發育而且身體健康。

那麼,是否孕期任何階段都可以性愛呢?其實並不是。

孕早期:考慮到孕媽媽的早孕反應和顧及對胚胎的影響,應該儘量避免性生活;

懷孕中期:胎盤已形成,妊娠較穩定,可適當性愛,建議妊娠中期的性生活以每週1-2次為宜,不要過於激烈;

懷孕後期:孕媽媽子宮敏感性增加,任何外來刺激即使是輕度衝擊都易於引起子宮收縮,引發早產,因此夫妻也需要避免性生活。

當然,如果有流產跡象,或者胎位比較靠前的準媽媽,還是節制一點為好。

10、孕期坐飛機會對胎兒造成傷害?

懷孕後,家人擔心機場的人體掃描儀、X光機等輻射會對胎兒造成傷害,會減少出行安排。

「官宣」孕期十大謠言?你聽過幾條?信過幾條?

其實不用過分擔心。

美國 FDA 和國家技術標準研究所指出,偶爾飛機出行所受到的輻射量非常小,幾乎不可能會傷害到腹中的胎兒。

而且,孕媽媽們還可以申請完全安全的

「人檢」,享受不需要通過安檢門掃描的特權。

如果孕媽媽在 32 周後有飛機出行計劃,請和航空公司確認是否有相關的限制,是否需要提前預約。

由於很多航空公司會擔心孕婦可能在飛行過程中生產,可能不接受孕晚期媽媽登機;另外孕晚期由於可能發生子宮收縮、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等情況,孕媽媽如果長時間在飛機上不活動,加上增大的子宮壓迫血管影響血液迴流,有導致血栓的危險;肺部或心臟問題的孕婦會在 30,000 英尺的高空可能感到不適,因此在出行之前,還需要諮詢醫生。


相信通過康叔的解釋,這些孕期謠言都被一一解釋清楚了。

媽媽們需要一雙慧眼來時刻辨別真假,取其精華,不要盲聽盲信。保持好的心態,科學育兒,才能讓寶寶健康成長


大大的健康,小小的幸福!傳遞健康,散播幸福!願每個人都健康幸福、美好一生!

有木有小夥伴注意到頭像中的“六葉草”呢?願每個關注的朋友都如擁有這顆幸運草的人,幸運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