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繫稅收·力量

文革前我家比較窮,父親在家排行老大,為養家餬口,四處尋找工作。幾經周折,經一親戚介紹他到林業局當砍伐工人,後來碰上好運調到稅務局工作。稅務分家時也許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子女就業,他選擇地稅局。我沾他的光,通過省局委培養考到他的單位,成一名正式稅務人員。

稅收是國家的血脈,似人體內的血液,沒有它國家機器就會無法運轉。例如:國家公務員工資、公共設備建設、各種福利事業等都來自國家稅務收入。稅收是國家參與國民收入分配最主要、最規範的形式,為社會公共產品與服務提供財力支持,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

偉大的革命理論家馬克思曾經說過:“國家存在的經濟體現就是捐稅”。沒錯,一個國家要想立足於世界,沒有人民交納的稅金,怎麼可能強大。就像一個人沒有水喝一樣,怎麼能站起來呢。有句話叫“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用在這裡來說明稅收的性質是再也準確不過的。

我們的生活如果沒有稅收,社會的文明就不會進步,國家的經濟就會十分困難甚至枯竭。 國民要增強納稅意識,應照章納稅,不可違章違規,更不可違法。記得有一年我和鄉鎮一干部到一農戶家收個體油坊稅,那個人家的婦女說我家開油坊要繳什麼稅,不由分說就打我們,真是法盲,後來受到應有的處罰。 有一些人為躲避納稅,往往不擇手段地偷稅、引稅、抗稅、違規退稅等,難道他們能共建和偕社會嗎?

我每天穿行縣內各條道路,經常看到許多車輛來往奔馳,路面難免坑坑窪窪受到損壞,許多工人在路上修路、路旁綠化、補路、清掃道路等。而這些所用資金,全部來源於國家稅務收入。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路暢通交通方便,物流四通八達,各行各業興隆,經貿更加繁榮,國富而民強。

為使生活環境更加美麗淨潔,讓空氣質量好,許多工人每天清掃大街小巷,植樹栽花,綠化城鎮街道。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都是來自於稅收,你看稅收多麼重要,衣、食、住、行,生活中的一切均息息相關。如果無稅收,經濟無保證,環境得不到整治,地球負擔越來越嚴重,恐怕連簡單的出行都難。

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全國各地,決戰決勝脫貧致富奔小康,許多低保戶、困難戶、五保戶、因病無勞動能力的人等,他們在近期內都要國家養活,需要大量資金,必須靠國家稅務維持。我們每天用的手機、電話、電腦、看電視等都是發射衛星的作用。還有醫院看病,孩子教育,坐的飛機、高鐵保護人民群眾的監控電網等。你看國家稅務多麼神聖,多少利國利民,時刻與人民息息相關,誰也離不開它。

這都是稅收為神州大地的人民帶來的方便和益處,這其中與我們廣大稅收幹部付出辛勤的勞動作出努力和犧牲分不開的,因為我們知道做好稅收工作,促進國家“加快發展、富民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國家必須要保證獲得大量的資金,用於支持各項建設需要,所以稅收不可終止,稅務工作必須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稅務機關要進一步提高稅務幹部隊伍素質,人人必須廉潔奉公,加強業務學習,強化稅收徵管,加大稽查力度堵塞漏洞,全面及時準確為納稅人做好各項服務。只有這樣,我們祖國將更加繁榮昌盛,生活更加美好。 文:張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