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這裡有一份春節期間食品安全消費警示,請收好!

所有人,這裡有一份春節期間食品安全消費警示,請收好!

春節將至,各類聚餐活動增多,食品安全風險加大,為有效預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望大家過一個健康、祥和、歡樂、平安的春節,特發佈春節餐飲食品安全消費警示。

所有人,這裡有一份春節期間食品安全消費警示,請收好!

餐飲篇

一、選擇安全衛生的飯店

(1)安全衛生的飯店應當具備有效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等合法營業的證件。無證經營的飯店,其衛生狀況得不到保證,而且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2)儘量不要選擇客流量陡增的飯店。因為突然集中增大的供應量,可能導致飯店超負荷加工,為食品安全埋下隱患。

(3)就餐前注意餐具是否經過消毒處理。經過消毒的餐具具有光、潔、澀的特點;未經消毒的餐具往往有茶漬、油汙及水滴等。

二、注意飲食衛生

(1)餐前應洗手,倡導使用公筷及分餐制;

(2)用餐時應注意食物是否新鮮,是否燒熟煮透;

(3)不吃違禁食品,少吃或不吃生食水產品;

(4)就餐應注意飲食有度、葷素均衡,切勿暴飲、暴食。

(5)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症的人群,應少飲酒,多食富含纖維素、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等清淡健康食品。

三、就餐時發現食品安全問題的處理

(1)將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飯菜保持原狀,並立即與飯店負責人交涉;

(2)如果所點飯菜尚未食用,或尚未造成健康問題,可參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規定,與飯店協商妥善解決;

(3)妥善保存消費單據、發票等證據,如已造成健康問題,應及時就診並保留病歷卡、檢驗報告等相關證據;

(4)一旦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應立即向市場監管部門報告,避免因錯過最佳的調查時機而導致食物中毒無法認定。

四、購買外賣套餐應注意的問題

1、選擇具有合法資質的大型飯店或中央廚房加工的套餐。

2、不要購買食品包裝有破損、食品可能受到汙染、菜餚溫度較高(明顯無冷藏跡象)的套餐,提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檢查標籤的完整性,是否包括加工製作單位、貯存條件、生產日期、保存期限(食用期限)等信息。

(2)每個菜餚的包裝是否密閉完整;生食品、半成品、即食食品(冷菜)的包裝、放置是否合理。

(3)是否在冷藏的條件下銷售(如銷售專櫃),套餐銷售的實際溫度與標籤上的規定溫度是否一致。

3、購買後應冷藏存放,將冷菜、生食品、半成品、即食食品分開放置,避免交叉汙染。

4、按照套餐製作說明加工菜餚,在保質期內加工食品套餐,加工烹飪時注意以下事項:

(1)注意個人衛生,操作時洗淨雙手;

(2)改刀或拌制食品時使用的刀、砧板等應與加工生食品用的分開或經過徹底消毒。

(3)冷凍食品宜解凍後再烹飪,生食品、半成品要燒熟煮透,色拉等生食菜餚、熟食滷味即時食用。

5、妥善保存發票等有效購買憑證,若食用後不適,保存好食品樣品,及時就醫或投訴。

五、家庭自行加工食品應注意的問題

1、購買的食品原料要按照食品包裝標籤或根據食品特點妥善保存,食用、加工前要仔細檢查食品質量。

2、外購的經改刀熟食應當及時食用,未經改刀的剩餘熟食要冷藏,再次食用前要徹底加熱處理。

3、冰箱不是“保險箱”,放入冰箱的食品不宜過滿,食品之間要留一定空隙,以便冷氣對流,定期除霜,以確保冷藏溫度。

4、冰箱內熟食和生食應分開存放,熟食品加蓋(膜)後存放上層,生食品宜存放下層;生的蔬菜、水果不要和生肉、魚等接觸,以防止生與熟、葷與素的交叉汙染。

5、應謹慎選擇生食海產品、冷葷涼菜、野生菌、小龍蝦等高風險食品;烹飪食品時,應燒熟煮透,四季豆、扁豆等豆莢類食品要先過沸水再煸炒;

6、餐後剩餘熟肉製品要及時放入冰箱冷藏,再次食用時燒熟煮透,剩餘蔬菜不要隔夜食用,發現感官性狀異常應立即停止進食。

六、購買食品應注意的問題

1、應在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食品小經營店登記證,或食品攤販備案卡的超市、食品商店、大賣場、食用農產品市場、攤點等食品銷售場所選購食品,索取並保留相關購物憑證。

2、購買食品時,要進行色、香、味感官檢查,不購買已變質或質量安全可疑的食品。

3、選購預包裝食品時,應查驗外包裝上是否標註有“品名、產地、廠名、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產品標準代號、規格、成分或者配料表、保質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等內容標識,選購外包裝密封完好、無破損、無變形的食品。

4、選購散裝食品時,應注意銷售區域標識的食品名稱、生產者及其地址、生產日期、保質期、保存條件、食用方法等內容,謹慎選購未標示以上內容產品。

5、不買國家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如毛蚶、泥蚶等(可能帶有甲肝病毒);慎買高風險食品,如生蠔(牡蠣)等(可能帶有諾瓦克病毒)。

七、家庭自辦酒席注意事項

1、家庭自辦酒席的數量要與食品加工場地、設施以及清洗、烹煮人員的能力相適應,接觸即食食品的工用具、容器必須嚴格清洗消毒,最好是煮沸或蒸汽消毒,消毒時煮沸或蒸汽應保持10分鐘;使用化學消毒的,應達到消毒劑說明書中規定的濃度、時間要求,消毒後要妥善保管,防止汙染。

2、應從正規渠道購買食品原輔材料,容易變質的食品原料和熟食品要在冷藏條件下儲存;配備足夠一餐使用的餐具,避免因餐具數量不足而未經消毒使用。

3、食品須燒熟煮透,飯菜應儘量做到當餐加工、當餐食用;不能當餐用完的,應及時冷藏,隔餐隔夜食品食用前徹底加熱回燒。生、熟食品放置應嚴格分開,以避免交叉汙染;同一場所或設施(如冰箱)內同時存放生、熟食品的,應按“熟上生下”方式存放,以避免熟食品受到汙染。

4、食品加工人員應具備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識,並且身體健康,近二週內無腹痛、腹瀉、嘔吐、發熱、咳嗽等症狀,以及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疾病,操作時應穿戴清潔工作衣帽。有條件的,生熟食品加工應分人員進行,尤其是冷菜加工;不能分人員的,加工人員在接觸熟食品前應嚴格清洗消毒雙手。

所有人,這裡有一份春節期間食品安全消費警示,請收好!

保健食品篇

一、認清保健食品的法定標誌。保健食品產品外包裝上有藍色草帽樣標誌,標誌下方為批准文號或備案號、批准部門,每個保健食品批准文號或備案號只能對應一個產品。在正規保健食品包裝上,還應標示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廠名、廠址、聯繫電話、生產日期、有效期限等信息。

二、仔細閱讀保健食品標籤說明書。保健食品標籤和說明書包含了產品的原輔料、功效成分或者標誌性成分及含量、保健功能、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注意事項、保質期、產品註冊和生產等相關信息。消費者應根據產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結合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選擇保健食品,尤其是老年體弱者、慢性病患者、兒童及青少年、孕婦等特定人群,在選擇保健食品時要謹慎。

三、選擇正規銷售渠道購買保健食品。不要盲目參加任何以產品銷售為目的健康知識講座、專家報告等;不要盲目通過會議銷售、電話銷售、免費試用等活動購買保健食品;不要購買無保健食品標誌的非法保健食品。消費者應到持有《營業執照》及《食品經營許可證》(且經營項目中含“保健食品銷售”)的正規銷售場所購買保健品,並索要正規的銷售憑據。購買時要妥善保管購物發票和相關憑證。

四、不要混淆保健食品與藥品。保健食品是指聲稱並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作為特殊食品,不能宣傳疾病預防、治療作用,更不能替代藥品使用。市場監管部門特別提醒廣大消費者,特別是中老年人,切勿聽信將保健食品比成靈丹妙藥包治百病的虛假誇大宣傳,更不能停止正常服用或使用的藥物,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的後果。

如果發現違法生產經營保健食品的情況,消費者可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也可以撥打舉報電話“12315”進行投訴舉報。

所有人,這裡有一份春節期間食品安全消費警示,請收好!

食品餐飲經營者篇

一、保證持證經營。餐飲單位要依法取得經營許可證,按照許可範圍經營,不超範圍、不超負荷經營。

二、規範進貨渠道。從合法渠道採購食品原材料,仔細查驗每批食物原料的相關許可證照、產品合格證明、供貨清單,查驗食品感官質量,不採購、使用腐敗變質、有毒有害、超過保質期限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食品。

三、嚴格臺賬管理。餐飲單位要嚴格落實食品及原輔料的進貨驗收、索證索票、臺帳登記等制度,確保原材料可追溯。

四、防止交叉汙染。要重視加工製作過程,確保過程中不存在生熟交叉汙染,接觸熟食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按規定消毒並與接觸生食的容器、用具要嚴格分開。

五、嚴控制作過程。控制加工食品火候,保證受熱均勻,確保食品中心溫度達到70℃並在製作好後2小時內食用。製作冷葷涼菜做到專人、專室、專工具、專消毒、專冷藏,防止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六、嚴格人員管理。健全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人員上崗前要進行健康體檢,取得健康證方可從事餐飲服務活動。餐飲單位要指定專人每天對從業人員進行晨檢,杜絕從事餐飲服務人員患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

七、食品儲存合理。食物存放要防塵、防蠅蟲、防鼠、隔水防潮,易腐食品原料和熟食品應冷藏,在冰箱內同時存放生、熟食品的,應分櫃存放或用保鮮膜封存放。食品添加劑實施“五專”管理。

八、餐具清洗消毒。要配備與保障能力相適應的餐用具洗消和保潔設備,堅持餐餐消毒,防止疾病傳播。

九、堅持食物留樣。學校等集中供餐食堂、重大活動餐飲服務和超過100人的聚餐時,應做好食物留樣。每種食品留樣不少於125克,在冰箱內冷藏保留48小時,並做好留樣記錄。

十、制訂應急預案。餐飲單位要有針對性制訂應急預案,要符合實際,確保落實應急預案和報告制度,做到有急能應,有急必報。對發生疑似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保留現場並及時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