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手術治療難治性精神病,讓“瘋子”重生

本文由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南院)功能神經科發佈

電話諮詢:15921230693(微信同號)、15921328569 張醫生

上世紀60年代,人們發現精神疾病引發的精神症狀和大腦邊緣系統中情感環路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從此精神病學家開始探索利用手術治療難治性精神疾病的方法,即“選擇性的調控某些與精神活動相關的神經通路”,以此達到控制或消除精神症狀的目的。

難治性精神疾病外科手術“瓶頸”

1936年,在動物實驗和臨床經驗的基礎上,Moniz和Lima兩位醫生髮現了額葉白質切除術可以有效的控制部分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狀,但由於當時的醫療環境、設備和技術都不夠先進,加之對精神疾病的認識不夠深入,所以許多做了手術的患者都先後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且部分患者仍然殘留有精神症狀。因此該技術在不久後很快被醫學界棄用。

微創手術治療難治性精神病,讓“瘋子”重生

陳舊的腦白質額葉切除術

由此可以看出,手術治療的難題在於:1、腦內核團內部結構複雜,要做到亞核團精確定位難。2、腦核團周圍結構也複雜,要調控且不傷及周圍則需要更精確的技術和儀器。3、腦核團之間的外部聯繫更復雜,所以定位需要更精確的技術。如何精準的定位神經調控靶點,降低復發幾率,減少手術併發症被稱為國際上難治性精神疾病外科手術的瓶頸。

微創手術治療難治性精神病,讓“瘋子”重生

第五代腦立體定向技術突破“瓶頸”,讓“瘋子”重獲新生

為了突破精神疾病外科手術上的“瓶頸”,我們率先引進了第五代腦立體定向技術,該技術針對邊緣系統中情緒、情感調節中樞,率先採用了“3+X”的概念,其中3是指扣帶回、杏仁核、內囊前肢三個神經核團,他們是情緒、情感調節環路中最重要的三個靶點。基於亞核團理論、精神病發病機制中的遞質調控學說、受體功能亢進學說以及以往的臨床實踐,選擇性的部分調控,能有效的控制諸如暴躁衝動、易激惹攻擊性強、妄想、胡言亂語等症狀。X則是根據患者核心的精神症狀,再確定其他相應的調控靶點,補充神經調控靶點位置,以達到最佳療效。而且我們率先引進了DTI技術,能精確定位患者大腦中的功能神經傳導束,再結合MRI、CT等影像學技術來輔助手術,使靶點可控、立體且更加精細化,術後患者的社會功能得到完整保留。

微創手術治療難治性精神病,讓“瘋子”重生

第五代腦立體定向技術首先通過MRI、CT等進行圖像掃描,然後輸入到計算機當中,通過手術計劃系統進行三維重建,計算出靶點的座標值,設計手術入點入路,對靶點進行採集、記錄腦核團特異性電信號,驗證靶點部位,區分腦核團亞區,驗證靶點準確無誤再進行調控。

目前,第五代腦立體定向技術多靶點神經調控已完成難治性精神疾病手術3000餘例,總體有效率在95.8%以上,術後患者社會功能正常,部分患者已逐漸迴歸到正常人生活。

諮詢電話(張醫生):15921230693(微信同號)/15921328569

醫院科室: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南院)功能神經科

醫院性質:公立三級甲等醫院 全國醫保定點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