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過40億的《流浪地球》背後,有家杭州的文創企業用創意表達感動

票房过40亿的《流浪地球》背后,有家杭州的文创企业用创意表达感动

票房过40亿的《流浪地球》背后,有家杭州的文创企业用创意表达感动

截止到20日,國產硬核科幻片《流浪地球》票房已經突破了40億元,從國內火到了海外。與此同時,大年初一開始,這部電影的衍生品就開始在電商網站眾籌預售,從99元一套的杯墊到4999元的限量版運兵車,純銅的材質加上精心打造,也讓它們和電影一樣硬核,獲得了粉絲們的支持。

在這一系列硬核衍生品背後,是一家來自杭州建德的文創企業的創意和努力。這家從上市衛浴企業“孵化”出來的文創企業,用傳統銅手工藝打造的不只是《流浪地球》這個產品,還有漫威系列、變形金剛、韓美林作品等大量流行文化元素,讓傳承數千年的銅文化再次藉由創意呈現在年輕人面前。

創新創意不只是在新產業中,在傳統行業升級的過程中顯得更為寶貴。

票房过40亿的《流浪地球》背后,有家杭州的文创企业用创意表达感动
票房过40亿的《流浪地球》背后,有家杭州的文创企业用创意表达感动

■ ■■■■

票房过40亿的《流浪地球》背后,有家杭州的文创企业用创意表达感动

0

1

屈楚蕭一看到運兵車就想帶回家

“一聽說國產科幻,我就搖頭,這些年見了太多五毛特效和瞎扯淡劇情的國產科幻爛片,一口回絕了。”“銅師傅”創始人、璽匠股份董事長俞光回憶去年五月第一次接觸這部電影時的感受。後來他發現《流浪地球》衍生品保底費很厚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當時還在想劇組是不是太缺錢了,幾個鋼鏰也要掙。於是他帶著一絲好奇,決定看下劇情大綱和造型素材,“這一看,把我給鎮住了。”

看完草圖,他決定拿下這個授權進行開發,但當時公司內部還是有不同意見的。“一來是對國產科幻不看好,怕東西賣不出去,二則是授權拿得太多,時間精力上顧不過來。另一個原因是擔心不形成系列的中國電影IP生命力很短暫,電影即使不錯,但一下映,熱度也就過了。”俞光說,最後他還是堅持要做,就是為了支持中國科幻電影,“即使這部電影最後撲街,我們一個衍生品也沒賣出去,也無所謂,這點錢,就算是致敬導演的勇氣了。”

票房过40亿的《流浪地球》背后,有家杭州的文创企业用创意表达感动

之所以選擇杯墊、宇航員、運兵車這些產品,“其實是憑直覺覺得這幾個造型比較酷,價位上也有高低的區別,能適應不同的消費群體。”

一月底的北京首映式上,他把這些開發好的產品都帶去了,“屈楚蕭特別喜歡我們的銅宇航員,抱著摸了又摸,又很配合地和我們合影、幫我們在作品上簽名。我說送你一個宇航員好了,把你名字刻上,他開心不已,過會兒又指著運兵車弱弱地問我:我能不能選這個?這個實在太酷了!我說行,我兩個都送你,把他樂壞了。”俞光說他自己看完電影后也被深深打動。

票房过40亿的《流浪地球》背后,有家杭州的文创企业用创意表达感动
票房过40亿的《流浪地球》背后,有家杭州的文创企业用创意表达感动

俞光說,這四個衍生產品開始預售後,賣得都還不錯,“但這個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我很開心中國電影終於有了自己的誠意之作,中國觀眾終於開始用口碑投票。”

票房过40亿的《流浪地球》背后,有家杭州的文创企业用创意表达感动

0

2

傳統文化需要新IP的加持

這不是這家企業第一次拿下這種流行IP的授權了,他們在創作的還有漫威系列、變形金剛系列、大英博物館系列、韓美林作品系列等。俞光認為,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就需要這些新IP的加持。

俞光介紹,目前公司有600多人,其中手工匠人就佔了三分之一,傳統手工藝是靈感源泉,而新IP則是注入更多的活水。

“我本身年紀不算很老,又是學畫出身,比較喜歡做一些新鮮的嘗試。我們的銅器製造技藝已經流傳了5000年,到現在還是全世界頂尖的水準,但是我們的審美在一代一代地改變,鑄造技藝也在一點一點地進步,我就在想,我們怎麼樣讓這門古老手藝做出來的作品被現在的年輕人喜歡,當下大的電影IP肯定是一個很好的路徑。”這個辦法也幫“銅師傅”圈粉無數,目前粉絲數已經達到了40多萬。

他說,自己的目標就是希望能更深入地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也會加大探索當下新題材的力度,希望銅工藝品不再是古老、傳統、冷門、受眾少的代名詞,希望它能在很多傳統和當代題材的創新中做出更多受大家喜歡的作品來。

0

3

衍生品要有創意才能打動錢包

據中投產業中心統計,2020年,中國電影衍生品市場規模將超100億元,市場是有了,但提供的產品卻並不令人滿意。

手機殼、鑰匙鏈、馬克杯……一提到衍生品,很多消費者第一反應都是單調的“老三樣”。根據微影數據研究院調查報告,在關注某電影衍生品但最終放棄購買的用戶中,有近六成人認為價格太貴,不值得買,有兩成人認為產品沒創意、不實用或質量差。報告分析,“與過去相比,中國消費者接受在更高質量產品上花更多的錢,但期待物有所值。”

前幾年《大魚海棠》的周邊開發頗受關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儘管票房失敗,但衍生品開發類目廣泛,最終入袋3億元。

票房过40亿的《流浪地球》背后,有家杭州的文创企业用创意表达感动

《大魚海棠》衍生品

衍生品需要的是創意,更需要持久性。這種創意不只是簡單的跨界,需要更多像“銅師傅”這樣的文創企業能夠架起傳統文化與時新電影之間的橋樑,以創新手段打破衍生品開發邊緣化,甚至淪為電影宣傳品的尷尬。

衍生品不光是販賣電影的故事、主角的臉,更要有濃烈的中國元素和中國傳統文化特色,這樣才能獲得來自國人內心的認可與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