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

你认为,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

之前和朋友聊天,谈到一个话题: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当然,答案有很多,这些重要的能力,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或者优秀于其他人的原因。

其中谈到的一项能力,拥有之后,即使在人生中取得不了多大的成就,也可以保持相对舒适和坦然的心态面对生活。

你是否也揣着一颗玻璃心,对心外之事都太过敏感。一直处于这样敏感脆弱的心态,经不起别人批评指责或者嘲讽。

以至于在成人成事方面,都太多受制于自己脆弱敏感的心,而无能为力呢?克服这种心理状态,需要一种能力:钝感力!这就是我当时谈到得,人生重要的能力之一,但大多数却没有。

钝感力这一概念,来自于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同名小说《钝感力》。在这本书中,渡边淳一提到:“当今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磕磕绊绊的爱情、如坐针毡的职场、暗流涌动的人际关系,种种压力像有病毒的血液一样逐渐侵蚀人的健康。”

你认为,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

这位渡边先生,和我们中国伟人鲁迅一样,也是弃医从文。虽然我没有考证他是否也是出于救国救民的目的,但是可以肯定他完全是忠于心中的那份热爱和向往。

在他弃医从文的过程中,直到他功成名就。中间充满了无数的困难与坎坷。作者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为我们讲述了,如何通过钝感力,克服我们敏感脆弱的心理。

其实,钝感是和敏感是相对立的。所谓的钝感,就是忠于自己的内心,克服外在的许多正反面的刺激,让我们坚定地去破除外界的障碍,达成自己的目标。

我们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我们只是拘泥于那些不如意,永远也走不出这个死胡同。

我们何不常念那一二呢!让自己对于那些事与愿违之事形成心理上的“钝感”。让所谓的磨难将我们原本柔然脆弱的内心长满“老茧”,敢于坦然地去面对接下来的挑战和挫折。

如此,让自己做到在何种环境下都能泰然自若,淡定处之。便可让我们颠簸许久的内心安放下来。

不仅仅是玻璃心的人一直患得患失,许多人都会因为他人的批评和讽刺,变得消极自卑,从而裹足不前。以至于我们把许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思前想后,黯然伤神的无意义之事上。

你认为,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

就像我的一位挚友,暗恋我们班的一个女孩子很长时间。我们一个劲的给他打气,鼓励他去表白追求。

可是他总是优柔寡断,敏感的内心不是担心被拒绝,就是忧虑自己不够优秀配不上人家。最后连一次被人拒绝的机会都不给自己。何谈百折不挠,追求到底的可能发生的奇迹呢?

你也可以说,这个“钝感力”就是所谓的没心没肺。天下万难之事,总该试上一试吧!

如果真的具备这种“钝感力”,心里也就不在乎所谓的成不成功,尝试之后失败了,也没有那些所谓的严重后果。失败就失败了。最终损失的又是什么呢?

就拿小编本身“没皮没脸”的例子来说,本人知道自己在写作上面的天赋实在不怎么样,所以导致自己写作之路也不能是一帆风顺的。写了多少稿子被拒,写了多少文章被人扣上“公知”的帽子。

但是,我本身也有些脆弱的内心被他人越批评越是变得坚强。索性就让自己变得“没心没肺”,借此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钝感力”,一如既往的写下去!

你认为,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

没人成功的我,举自身的例子可能一点说服力没有,但是我国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从写作开始,被拒绝的稿子在当时都装满了两大箱子。

身边的人还故意拿那些退稿信和他开玩笑。这些外界的刺激非但没有让他却步,贾平凹先生反而把它当作一种鼓励。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马云创业之路,周星驰的早期演绎生涯。都是他们拥有的高钝感力,让他们面对外界的打击和阻碍,不能动摇和左右他们的内心。从而坚定的走到了成功的彼岸!

钝感力看似简单,但是要在人生中养成这样的能力,还是有些难度的。借此,我把渡边先生这部著作《钝感力》中提到的一些方法和铁律分享给大家: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你认为,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

我们终其一生,外界影响我们内心的不外乎:名、利、色、货!

就像王阳明先生所言

“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正以其无入而非学也。”脚踏实地,做到“此心不动”,坚定勇敢的朝着目标前行,成则幸事;不成,我们再接着努力呗!

更多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