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或許是《龍過雞年》,或許是《唐伯虎點秋香》之後,“江郎才盡”四字,竟前後“糾纏”周星馳長達26年。

2019年1月2日,《新喜劇之王》曝光首款預告,當天就遭遇各路觀眾的非議甚至抨擊,諸如“尷尬”、“炒冷飯”、“賣情懷”、“吃老本”....總結起來,居然又是“江郎才盡”這四個字!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有人不禁反問:這些年來,周星馳究竟被說過多少次“江郎才盡”?是怎樣的壓力,讓周星馳本人在接受柴靜專訪時,也無奈說出“每天都是面對這種江郎才盡的,就是沒辦法想到東西的狀態”?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又是怎樣的失落,讓周星馳本人在《西遊伏妖篇》宣傳時,即使以“你都想不出創作者有多難”自我辯白,但還是道出一句:“江郎才盡是真的。”

要“解答”這些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一件事:這20多年來,周星馳真的“江郎才盡”過嗎?

我們需要從周星馳第一次“江郎才盡”說起......

第一次“江郎才盡”,1993年,《唐伯虎點秋香》這部影片無論是從電視的重播率到網絡平臺的點擊率,都稱得上“一枝獨秀”,但因為那一年《侏羅紀公園》票房大爆,周星馳也因此被扣上了“江郎才盡”的稱號。

然而,早在《唐伯虎點秋香》的創作階段,周星馳就定下了“按秒去想”的原則,在香港編劇慣用的“九本制”下,用自己獨有的靈感賦予電影截然不同的喜劇魔力。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傳聞拍攝期間,為了整場“對穿腸”的臺詞,周星馳把自己和李力持、谷德昭等人關在休息室,整整三天沒有出來!現場亦無人敢敲門叫拍戲,即便老闆向華勝和監製蕭若元到場,也只是在門口放下探班水果,再塞張字條進去。

但就算這樣,也還是等了半天才等到三人開門出來,然後交出了那一幕經典到讓人咋舌的“文鬥”場面。

又比如要整蠱老同學,對周星馳來說,只需要加些鬍子挖個鼻孔,便成就銀幕一代經典的“如花”形象。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更別說足以顛覆廣告學原理的“含笑半步癲(釘)”。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都旨在“破壞”大眾的傳統思考,讓人眼界大開,捧腹大樂,成就獨一無二的“無厘頭”喜劇文化。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一觸即發,周星馳很快等到《破壞之王》的機會:監製方逸華,現場盯製作是周星馳;編劇谷德昭,創意核心是周星馳;導演李力持,他卻說“跟周星馳合作你要很清醒,有時他會帶你去另一個方向……”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第二次“江郎才盡”:1994年《破壞之王》以3691萬港幣位居年度華語票房第六,此時“周星馳江郎才盡”再次甚囂塵上。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但非議者卻沒意識到,這是周星馳將漫畫效果揉入喜劇表演的盡興之作,看似古靈精怪,實則熱血勵志,演繹的是小人物,展現的卻是大世界,所以當“無敵風火輪”一出,我們全無違和,反而在漫畫的誇張與“懦夫”的逆襲中找到完美平衡。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連劉德華在當時採訪中都說:“我也想過喜劇的演繹可以向日本漫畫取經,不過有人先我一步。”

當被抨擊“江郎才盡”時,周星馳已實現了超前創意。

所以在同年的《國產凌凌漆》中,我們看到“凌凌漆”替代“007”的諧音,看到讓人笑痛肚皮的“你以為這是XX”梗。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連帶著口音的“拉轟”和“過夜會”都能沿用至今。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首次署名導演的周星馳,已經交出他演藝生涯的又一經典。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第三次“江郎才盡”:1995年,周星馳成立電影公司的創業作《大話西遊》票房失利,口碑更是“劣評如潮”,江郎才盡之聲又“適時”而起。

但此時的周星馳,卻已突破了無釐頭框架,走向更深層次的文化意義,一言概之,笑著笑著就哭了。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就連與其不和的王晶,對這段時期的周星馳,都先以“前無古人”形容其在《國產凌凌漆》的表演,對於《大話西遊》,更以“感人至深”“充滿靈氣”“屏息靜氣”來總結。

別人說他才盡,他卻超越自我,這樣的周星馳,能不寂寞嗎?

第四次“江郎才盡”:1996年春節檔,周星馳主演的《大內密探零零發》票房3600萬港幣屈居亞軍。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唯票房論之下,自然又惹來“江郎才盡”的質疑。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但一年不到,星爺就在年底憑《食神》成功回勇。《食神》成為星爺1992年以來第一部香港破4000萬票房的作品,成功的背後,除了他一如既往地邊拍邊改,連一場簡單的“認人”戲都拍了一天半,沒用的片段寧願整段扔掉也不能放進正片。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這樣的嚴苛不僅讓“黃金拍檔”田啟文大讚“不但沒變過,他的要求更高一些,我真的跟對了人!”

第五次“江郎才盡”:1999年《喜劇之王》上映,開拍時,周星馳對“創作”的理解有這一番話:“現在我不懂創作了,我只能欣賞。你看,那個人多有趣,竟然有那麼大的嘴,他又可以胖成這個樣子,總之‘三尖八角’,‘甩皮甩骨’,由他們演喜劇,會比我更加好笑。”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這個概念,讓《喜劇之王》在ending設計了一場大型戲劇比賽,甚至戲外也搞了一個“喜劇之王訓練班”。換句話說,若不是為了趕春節檔,星爺早已展示了他的“群像”哲學:喜劇不單單是獨角戲,更是一場屬於集體的幽默狂歡!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此時的周星馳,還要面對“不如以前好笑”的爭議。

還是那番“江郎才盡”之說,但事實上,周星馳是在自省,以前他演過的笑料,隨著年齡的增長,再演也難以達到從前的效果,但如果讓一些觀眾意想不到的形象演員去演,反而會有更截然不同的喜劇神采。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所以被踩扁腳丫的田雞,說話不利索的林子善,被打到半死還嚷著“我想吃甜筒”的鄭文輝,連導戲都要搖頭晃腦的李思捷...背後都有星爺不厭其煩的示範和指導。

遺憾《喜劇之王》上映時,香港正遭受盜版和市道衝擊,票房未超過3000萬港幣(雖已是華語年冠)。

不少輿論再次提出:周星馳的喜劇,是否在世紀之交終究沉寂?

第六次“江郎才盡”:2001年,這個答案,星爺用了兩年半時間回答,那就是——《少林足球》!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這部刷新香港電影票房紀錄(6074萬港幣)的經典之作,不僅在第21屆香港金像獎上大放異彩,政府高官張敏儀在頒獎給星爺時的一段話,更印證星爺超越了喜劇的票房層面:你令到很多香港人在不開心的時候都可以笑!

《少林足球》的突破,不僅在於將當時剛發展不久的數碼特效結合其中,拓寬了港產喜劇的技術格局,更在於喜劇元素的“人人有份”。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即使幾位師兄弟中演戲經驗豐富的只有黃一飛,但星爺仍能靠三師兄的“為什麼我長得這麼帥,卻掉頭髮”。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三師兄和六師弟的“搶生雞蛋”,四師兄無處不仿其偶像李小龍等細節;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讓每人的笑點都令觀眾印象深刻,加上趙薇的“醜女”和“光頭”造型竟能配上太極神功的反差,江郎才盡?並沒有!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第七次“江郎才盡”:2004年,《功夫》上映,星爺的初心仍未改變。

他喜歡的,是“豬籠城寨”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態,是“誅殺”馮小剛鱷魚幫後,邪惡又搞笑的斧頭幫群像,也是從三大高手到火雲邪神的武者氣勢,他不需要再把自己的表演如何放大,已經傳遞了他的思想:人人都可以是“周星馳”!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功夫》上映之前,有不少觀點說這會是一部“爛片”,理由也很五花八門:模仿痕跡重,演員陣容不夠新鮮,功夫片過時了,黃聖依不如張柏芝美……等等。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結果如何?

第一次真正登陸全國的星爺,不僅拿下1.73億人民幣票房而登頂2004年中國票房總冠軍(單片佔年度總票房的11%)。

在香港更打破了票房紀錄(6127萬港幣),連在大臺北地區,也以1.49億臺幣票房刷新華語片紀錄,加上金像金馬雙料“最佳電影”殊榮。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第八九十次“江郎才盡”:2008年往後,中國電影發展已走過11個年頭,年度總票房從43.31億變成600億,市場徹底進入“狂歡”狀態。

這期間,星爺只推出了四部作品,演出作品只有一部《長江七號》,但奇蹟卻從未間斷:《長江七號》在大雪影響下,在尚未引燃的春節檔仍拿到2.3億人民幣票房,外星人“七仔”更是長年為人熟知。

2013年,《西遊降魔篇》成為內地年度票房冠軍,12.46億人民幣的票房更將春節檔從當年的“雞肋檔”變成如今內地第一大黃金檔期。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2016年的《美人魚》更是破天荒豪奪33.9億人民幣票房,不僅打破中國電影票房紀錄,更成為1998年《泰坦尼克號》以來,第一部打破歷史票房紀錄的華語片。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當然,這幾部戲也都是頂著“爛片”之聲和“江郎才盡”的嘲諷上映的,而長達10年未再出鏡的周星馳也被質疑“不敢再現銀幕”云云。

又一次“江郎才盡”:2019年,周星馳帶著他籌備三年的新作《新喜劇之王》回來了。題材是他最擅長的喜劇,主角是跟他之前塑造過的一樣的小人物,主題是他自始至終一直堅持的那句話——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這次,他依然是導演,看著一群“死跑龍套的”在他面前展現著“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所有人都在笑的時候,只有他在沉默。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他或許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更多人。他的腦海中或許又響起了“江郎才盡”那四個字,就像當年自己在片場被罵成屎一樣。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但這一次,我還是願意相信他,因為之前過去的那二十多年裡,我們都看到,也感受到了,他從來就沒有“江郎才盡”過,他只是從一個被捧上神壇的天才,回到了生活中成為陪伴我們的一份子,默默承載和見證著我們的喜怒哀樂。

他從未放棄過我們,只是有些人不再需要他了……

《新喜劇之王》上映後,周星馳是否依然“江郎才盡”

我是郭聰明,20年前他對著大海喊出那四個字的時候,就已經選擇永遠跟我們站在一起,我願意看他推翻“江郎才盡”這四個字,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