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農民個人賬戶繳費偏低 應做大農村養老個人賬戶

今天有一篇文章刷爆朋友圈,原文名

學者:農民個人賬戶繳費偏低 應做大農村養老個人賬戶

北大教授:農民個人賬戶繳費偏低 應做大農村養老個人賬戶

作者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中心主任。我就不明白,為什麼這些誤國誤民的專家,學者就是不敢公開自己的姓名,不敢公開自己的住址......?難道僅僅是怕底層百姓半夜敲門?難道擔心當了某些團體喊話筒,結果卻相反後被棄車保帥?

文章大概意思就是說從2009年開始,國家強制規定,為了讓父母獲得基礎養老金,年輕的農民群體必須加入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往個人賬戶繳費,政府補助。最初標準是100-500元不等標準繳納,政府為每人的個人賬戶繳納30元。到2014年國家“城居保”和“新農保”合併後,繳費標準設為每年100-2000元共12個檔次繳納。後又有2018全國各省市按照自身情況繳納標準從100-9000不等自行選擇。但是農民大部分選擇最低標準,於是乎得出結論是,你們繳費太少了,不夠我養活你們了?

北大教授:農民個人賬戶繳費偏低 應做大農村養老個人賬戶

我只想問你們幾時真正養過我們,又有幾時不是農民靠自己存款或子女支撐著後半生?

此教授觀點是,這幾年來,農村農民收入已經大大地提高了;應該多繳納稅收,為祖國做貢獻,為你們交的錢反過來國家養你們做貢獻。後面還顯得多有學問的說了美國的經驗我們可以去借鑑。我又想說,我國國情和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不一樣,不是你們經常提及的嗎?你們摸清楚我們的國情了嗎?真是身居高位不知民間冷暖,少在辦公室抽點菸多下底層來看看大家的實際情況!

對於此,我也不想多說,看看廣大網友的觀點:

農業稅才取消多少年?又開始惦記?

北大教授:農民個人賬戶繳費偏低 應做大農村養老個人賬戶

盯上老農了,一直都盯著。

北大教授:農民個人賬戶繳費偏低 應做大農村養老個人賬戶

薅羊毛?

北大教授:農民個人賬戶繳費偏低 應做大農村養老個人賬戶

農民種地除開基本生存剩下的錢,還有多少可支出?

北大教授:農民個人賬戶繳費偏低 應做大農村養老個人賬戶

為什麼不敢說是那個學者?

北大教授:農民個人賬戶繳費偏低 應做大農村養老個人賬戶

逼死窮人?

北大教授:農民個人賬戶繳費偏低 應做大農村養老個人賬戶

......

評論短短几小時,達到幾千條之多,我也不一一截圖了。

寫在最後:本人觀點是,這幾年農民收入確實有所提高,國家前些年減免農業稅一定程度減輕農民負擔,但是本質本沒有得到根本改善。這個學者一番話被大肆抨擊不是沒有道理的,大家都關心自己的利益問題。

而專家們更應該想想為什麼農民每年只願意繳納最低,核心問題還是大部分農民是沒有多餘的存款來支付你們官方所需的稅款!

北大教授:農民個人賬戶繳費偏低 應做大農村養老個人賬戶

如果要讓農民更多的繳納養老資金,更應該幫助他們在農業或其他行業上獲取更多的收益,讓他們包包真的鼓起來,再適當宣傳養老的知識,這樣才是可行道路。

求你們這些誤國誤民的專家早點進土堆吧,少一個你們中國就多一分希望!

-end-

圖: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