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3)——IaaS

雲計算(3)——IaaS

  • 雲計算(三)——IaaS!
  • IaaS 層實現的是基礎設施即服務,通過網絡、存儲、服務器等大量硬件虛擬化,將底層硬件能力向上抽象為服務。通過軟件技術將眾多硬件模塊虛擬化形成資源池,用戶在使用時可以實現彈性租用,按需分配。


1. 什麼是IaaS?

前面兩期已經講解了雲計算的大致框架以及數據中心IDC,今天接下去聊一聊 IaaS 層。IaaS是業內專用術語,翻譯過來是基礎設施即服務。說IaaS大夥兒可能沒什麼感覺,但其實我們平時肯定接觸過,比如我們要建個網站或者開發個APP,那第一步就是在阿里租一個服務器,這個服務器就是IaaS 服務。只是大夥兒出去交流的時候,和別人就說IaaS,要是用中文,反而顯得不專業。


雲計算(3)——IaaS


由於間隔時間較長,所以再回顧下整個雲計算的架構。雲計算產業鏈包括 IaaS、PaaS 和 SaaS。SaaS 是軟件服務,具備 “輕量化”的特性,從應用切入企業,用戶無需進行構建和維護,即買即用十分便捷;IaaS 是基礎設施服務,具備“重資產”的屬性,是基礎層,有效降低企業的固定資產投入,按需供應滿足企業彈性計算的需求。SaaS 和 IaaS 在互聯網時代快速滲透,帶動雲計算整體產業鏈的發展。PaaS 處於 IaaS 和 SaaS 之間,屬於開發應用環境。(之前說的數據中心其實也涵蓋在IaaS層)

雲計算(3)——IaaS


其中,IaaS 層的特點:實現的是基礎設施即服務,即通過網絡、存儲、服務器等大量硬件虛擬化,將底層硬件能力向上抽象為服務。通過軟件技術將眾多硬件模塊虛擬化形成資源池,用戶在使用時可以實現彈性租用,按需分配。因此 IaaS 層的核心在於:超大規模、虛擬化、資源按需調度,可以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專注其核心業務。

雲計算(3)——IaaS


IaaS 之前,企業的 IT 架構更多的是採用在本地部署服務器、存儲等資源,模式主要是建設數據中心 IDC。IaaS 的普及已經從服務模式、盈利模式、競爭格局等多方面對傳統 IDC 產生了顛覆性衝擊。

傳統 IDC 中心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項目建設費,以一次性收費為主, IaaS 模式下轉變為,IaaS 服務商對外服務輸出,客戶可以按使用時間,按資源需求量收費,實現模式上從一次性收費朝租賃收費轉變,時間維度的從短期收費朝持續性收費轉變,並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於具備較高 IaaS 技術積累的公司,能夠將數據中心從成本部門朝利潤部門的轉變,比如阿里巴巴、亞馬遜、微軟等,通過開放 IaaS 能力,已經實現對公司營收及利潤的貢獻。

在傳統 IDC 模式下,企業的 IT 服務主要是系統集成商為主,並且相對分散,在 IaaS 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參與玩家將逐漸轉為公有云廠商主導,新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將大量湧現。


雲計算(3)——IaaS


根據 wind 統計的三個細分市場規模增速可以看到,IaaS 市場規模快速擴張,佔比持續提升,而隨著底層基礎設施重要性的提升,未來 IaaS 有望成為雲計算中佔比最大的細分領域。


雲計算(3)——IaaS


聊到這裡,社長總結下,什麼是IaaS?其實可以更加通俗地理解為企業把原先需要自己建設的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打包給IaaS 供應商,節省成本;而IaaS 供應商把數據中心的服務租賃出去,充分利用自己的數據中心資源,實現雙贏。

這裡有人會問,那這樣是不是數據中心的建設就減少了?當然不是。一方面,正是因為有了IaaS,大大降低了企業上雲的成本,所以極大地提升了需求、擴大了市場;另一方面,從企業小型自建,到大供應商規模化建設,不僅提高了量,還提升了質。

2. IaaS 產業鏈簡介。

簡單而言,整個 IaaS 產業鏈分為:底層的基礎硬件設備,以服務器、存儲、網絡交換機等為主-->IaaS 廠商-->用戶。其實服務器、存儲以及網絡設備等建設就是上期所講的數據中心建設。重複的內容我們這期不多贅述,還不是很瞭解的同學可以再讀讀這篇文章《雲計算(二)——數據中心!》


雲計算(3)——IaaS


IaaS 廠商其實不說大夥兒也知道,國外就是亞馬遜的AWS,國內就是阿里巴巴的阿里雲。這裡提一下,IaaS 產品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一個降價的趨勢,這不是利空,而是行業必然趨勢。像電話、手機、汽車、飛機等等,任何一個產品隨著不斷地更新迭代,其性價比會越來越高,降價不代表市場不好,反而會激發更大的市場。


雲計算(3)——IaaS


OK,這塊先簡單介紹大這裡,下面重點講解下IaaS最重點的兩塊,服務器和超融合。

3. 服務器:服務器是佔IaaS 層成本最大的部分,雲計算、5G、AI、IOT 將成為未來 5 年推動服務器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同時行業競爭加劇,以服務器為代表的雲計算設備商行業近兩年整體盈利能力受到壓制。

服務器是佔IaaS 層成本最大的部分。目前服務器市場以企業用戶為主,數據中心規模服務器集群約佔 30%,預計 2021 年超大型數據中心將佔服務器安裝量 53%,佔公有云服務器安裝量的 85%。數據中心的 ICT 設備採購成本中服務器約佔 70%以上,總擁有成本 TCO 中服務器相關成本佔比約 60%以上。

雲計算(3)——IaaS


大規模雲數據中心催生了電源和散熱等共享式的多節點服務器出現,2018Q1 雲服務器貢獻了一半以上的增長。雲計算、5G、AI、IOT 將成為未來 5 年推動服務器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雲計算(3)——IaaS


雲計算(3)——IaaS


目前 x86 架構主導 CPU 處理器市場,佔總市場的 96%。市場份額來看,前六強依次為:浪潮、Dell EMC、華為、新華三、曙光、聯想,以出貨量統計的市場佔比分別為 23.0%、20.5%、15.3%、11.1%、 9.9%和 9.5%。浪潮和戴爾得益於互聯網行業持續的高增長,份額顯著上升。2014Q1 浪潮服務器出貨量市場份額 19%,位居中國第一、全球市場第五,到 2017Q3 總出貨量就上升為全球第三。2018Q1 華為機架等主力機型排名全球第三,在中國區的機架、刀片以及四路高端機架都排名第一。


雲計算(3)——IaaS


IaaS 的發展直接帶來的是服務器廠商下游客戶集中度的提升,目前服務器行業有三大主要變化:行業競爭加劇、ODM 出貨量佔比提升、毛利率下降。


雲計算(3)——IaaS


近年來,服務器出貨量穩定,行業總訂單量漲幅不大。但各個廠商的訂單量發生了變化,服務器行業競爭加劇較為明顯。可以看到品牌廠商方面行業第二的 HPE 市場份額下降較為明顯,市佔率不斷降低。浪潮受益於和雲服務商深入的綁定,份額持續提升,並且根據 IDC 統計,浪潮連續多個季度在全球服務器廠商中出貨量及銷售額同比增速最高,2018 年 Q1 出貨量同比增長 77.5%。此外由於互聯網巨頭擁有設計服務器架構能力,出現了繞過品牌廠商,直接找 ODM 廠商定製化生產的情況,因此白牌廠商(沒有牌子的定製廠商)已經崛起為行業內不可忽視的競爭力量,進一步加劇行業競爭。


雲計算(3)——IaaS


總體而言,以服務器為代表的雲計算設備商行業近兩年整體盈利能力受到壓制,但是在 IaaS 高速發展,巨頭在雲數據中心持續高投入的背景下,行業也充滿機遇,對於能夠把握住雲計算機遇,迅速做大規模的企業,有望在行業完成洗牌之後脫穎而出。

4. 超融合:超融合是一種私有云形態,快速提高了政企客戶的 IT 能力,處於高速成長的階段。

什麼是超融合?簡單解釋可以這樣理解:虛擬化是 1.0,超融合是 1.5,雲計算是 2.0。或者說超融合 HCI 是種一體化的私有云形態。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是一種軟件定義的 IT 基礎架構,包括虛擬化計算(hypervisor),虛擬化存儲(一般為分佈式存儲)、虛擬化網絡(軟件定義網絡)和虛擬化安全等。超融合系統是一種新興的集成系統,其本身將核心存儲、計算和存儲網絡功能整合到單一的軟件解決方案或設備中。


雲計算(3)——IaaS


對 IT 資源需求的客戶分類,個人和小企業客戶往往選擇公有云,大中型特殊客戶選擇私有云,大中型一般企業選擇公有云或者混合雲。部分中等客戶對安全、時間或者成本方面的考慮需要私有云環境,而沒有辦法規模建私有云,比如政府、教育、交通等領域。目前來看超融合滿足了這部分私有云客戶需求,對於快速提高政企客戶的 IT 能力有非常大的幫助,處於高速成長的階段。另一方,雲計算時代整體來說,硬件開源對硬件廠商的利潤產生壓力,軟硬一體化提高了硬件附加值,將為硬件廠商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超融合並非適合所有的場景,在一些特定行業和應用場景下有獨特優勢,地域分佈來看三四線城市需求旺盛。根據 IDC 數據,按照市場規模佔比排序:1 政府(22.5%),2 教育(18.4%),3 電信運營商(18.3%,主要廠商華為、華三),4 製造業(14.9%),5 金融(9.7%,比如銀行分行),6 衛生,7 交通等。


雲計算(3)——IaaS


2017 年國內超融合市場規模實現 3.27 億美元,約佔全球市場的 9%,同比增長 64%。我們預計雲計算成熟市場,公有云滲透率將達 35%+,私有云約 25%-30%,仍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

華為和華三佔據了大約 60% 的市場份額,他們擁有大量的政府和大型企業市場。聯想和 Nutanix (深信服)在金融、教育和製造業獲得了高速增長。2017 年,深信服的市場佔有率達到 7.7%,在技術和市場渠道上有較大的優勢。大量的中國本土廠商進入了這個領域,實際上也在搶佔傳統 VMware 的市場。

5. 相關個股

1)浪潮信息 000977:國產服務器龍頭。

浪潮信息是我國國產服務器領軍企業。控股股東為浪潮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份額蟬聯全球第三:2018 年 Q1,公司服務器出貨量 17.5 萬臺,同比增長 77.5%,繼續蟬聯全球份額第三,增速第一的位置。

客戶方面:互聯網客戶,公司連續多年在國內互聯網採購中保持份額第一。政府客戶,公司為全國 20 個省本級、122 個地市、12 個部委提供雲服務,連續四年中國政務雲市場第一,龍頭地位穩定,是服務器行業加速發展確定性受益標的。

預計 18-20 年公司 EPS 為 0.55 元、0.86 元、1.34 元,按 10 月 19 日收盤價 19.08 元計算,對應 PE 為 35 倍、22 倍、14 倍。


雲計算(3)——IaaS



2)紫光股份 000938:擁有新華三 51% 的股份。(目前停牌)

公司是清華繫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穩健發展。2016 年 5 月,公司通過 225 億元的定增完成了對“新華三”的併購,大幅提升了公司在 IT 行業的競爭力,目前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網絡設備提供商。

雲計算(3)——IaaS


紫光集團在 18 年 3 月底宣佈投資 120 億進軍公有云市場,發揮其在企業級市場的強大優勢。6 月 30 日,紫光雲在天津、廊坊、重慶的建設及內測已經完成, 7 月 10 日,紫光集團宣佈紫光雲實現上線試商用。根據紫光雲規劃,預計 2018 年實現 4 個大區節點,20 個二級城市節點建設,2019 年成為國內前 5 的公有云服務廠商,開拓海外市場,2020 年成為國內前三的公有云服務商。紫光雲的發展必將帶動紫光股份各類產品更快走向雲市場,對公司業績產生長期有益影響。


雲計算(3)——IaaS



3)中科曙光 603019:國產芯片實力擔當。

中科曙光是中科院下屬企業。依託中科院的技術優勢,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高端計算機、存儲和安全產品等硬件設備。目前公司在主營產品裡實現了自主設計和生產製造,有力地提升了國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公司基於指定的國產芯片研發了全自主計算和服務器,滿足了國內特定高安全行業的應用需求;參股的海光公司採用 X86 指令集,軟硬件生態成熟,未來商業化前景較好,國產替代空間很大。同時,公司在X86服務器和存儲器領域的市佔率僅為7%和6%,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公司發佈2018年三季報,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4.58億元,同比增長44.06%;實現歸母淨利潤1.74億元,同比增長129.63%;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0.84億元,同比增長40.18%。

預計 18-20 年公司 EPS 為 0.65 元、0.84 元、1.17 元,按 10 月 19 日收盤價 43 元計算,對應 PE 為 66 倍、51 倍、37 倍。


雲計算(3)——IaaS



4)深信服 300454:信息安全龍頭,超融合業務快速崛起。

公司專注於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主營業務為向企業級用戶提供信息安全、雲計算、企業級無線相關的產品和解決方案。2015-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3.19、17.50和24.7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8.88%、32.70%和41.28%;2015-2017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30、2.58和5.7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74%、-21.96%和122.67%,三年複合增長率為31.82%。

雲計算業務爆發式增長,超融合業務市場份額領先。公司雲計算業務呈爆發式增長,2015-2017年複合增長率為175.14%,佔公司營收比重持續提升;公司超融合架構於2016年入圍GartnerX86服務器虛擬化基礎架構魔力象限,顯示出公司產品競爭力強。此外,根據IDC發佈的2017年四季度中國超融合市場份額情況,深信服以19%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三位,較2016年提升一位,市場份額領先。

預計 18-20 年公司 EPS 為 1.70 元、2.22 元、2.82 元,按 10 月 19 日收盤價 74.4 元計算,對應 PE 為 44 倍、34 倍、26 倍。


雲計算(3)——IaaS

這一期內容是對第二期數據中心的補充,兩篇結合起來對整個雲計算的基礎設施層IaaS做了個較為詳細的解讀。

IaaS層成本最高的是服務器,服務器廠商尤其是國內服務器廠商將極大受益於雲計算行業的飛速發展。但是正如文中所說,以服務器為代表的雲計算設備商行業近兩年整體盈利能力受到壓制,但是在 IaaS 高速發展,巨頭在雲數據中心持續高投入的背景下,行業也充滿機遇,對於能夠把握住雲計算機遇,迅速做大規模的企業,有望在行業完成洗牌之後脫穎而出。

同時,部分中等客戶對安全、時間或者成本方面的考慮需要私有云環境,而沒有辦法規模建私有云,比如政府、教育、交通等領域,只有使用超融合滿足這部分私有云客戶需求,因此超融合將處於高速成長的階段。

相關個股主要有浪潮信息、紫光股份、中科曙光以及深信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