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纠缠马蜂窝了,主动造假,已让中国点评江湖集体沉沦!

这几天,公号上天天被马蜂窝刷屏。“小声比比”们在那儿一条条一桩桩的罗列马蜂窝的罪状,一边坚称“没有拿任何机构的钱”,一边又大胆老脸的宣称“我就是有组织的攻击马蜂窝”……“比比”们,你这是在侮辱中国互联网人和媒体人的智商吗?

本人文宅一枚,不爱旅游,不是马蜂窝的用户,也不是他们的拥趸,更不是他们的公关,但旁观如此汹汹攻势,也不免为马蜂窝鸣不平起来。

别再纠缠马蜂窝了,主动造假,已让中国点评江湖集体沉沦!

点评江湖:专业的点评平台才是“大害”

中国点评“江湖”基本可分为“北大众、南口碑”的格局。两强之下又有几大门派:小红书、蘑菇街、美丽说等。

此外,还有一股势力绝对不容小觑,那就是各大电商、O2O平台上自主管理的点评系统,它们类似于江湖上的“丐帮”,看似不起眼,散兵游勇,但整体规模巨大,市场份额占比超过半壁江山。

此江湖,马蜂窝只是个后来者,而且还是那种最不起眼的灰色的小角色。这并不是说马蜂窝整体实力不够,而是仅指其在“点评”界的地位。马蜂窝的核心资源应是长文(即攻略和游记),点评内容占比不高。

“比比”们攻击马蜂窝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其非核心资源的“点评”部分。这大概率应该是实锤的。但评贴搬运行为,属于投机取巧,既无造假之实,也无危害之虞,算不上什么大的商业欺诈(最多也就是对投资者不公),不值得大家投入过多心力和眼球。

相比之下,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点评造假”事件本身、及其背后的点评江湖。​与马蜂窝相比,中国点评大佬们的问题,才是核心资源的核心问题,危害巨大、贻毒深远。

别再纠缠马蜂窝了,主动造假,已让中国点评江湖集体沉沦!

主动造假:专业的点评平台集体沦陷

马蜂窝评贴搬运的比例,正暗合了中国“点评”行业的平均值。横向比较点评行业的整体真实度,基本也是这个水平。

​如果说,马蜂窝的评贴可能大部分不是自己的,遑论真假;那么,而中国专业做点评的互联网平台们的评贴,大部分都是自己亲手造的——由平台主导(至少是默认的)——确切的,假评!

“假评”在平台上的主要体现是“好评泛滥、差评不见”。

好评主要是由商家(或平台)主导制造的、和消费者在某种原因的干扰下(如采取降价、赠送礼物等方式,贿赂引导用户发好评等)发的“违心”的;差评不见的原因很简单:不敢!不敢的原因当然是商家威胁。

当一个点评平台上全是夸赞、表扬、一派祥和之气时,原因可能只有两种:要么,市场环境好到让所有人都满意;要么,点评不真实。答案显然是后者。

缺乏真评,是目前所有点评类网站(软件)的最大症结所在!

所谓“真评”,是指“真实用户的真实表达!”。它基于以下两点:1、真实的用户:非抄袭,非搬运,非僵尸,非AI。 2、真实的表达:非刷单,非拉票,非贿赂,非恐吓。

这样的“真评”,在目前的点评平台上,我的判断是:其占比不超过15%!

如果你非要我拿出实锤,我只能跟你说:自己打开这些点评软件看看吧,看看有几个人在说实话?有几个商家允许你说实话?这就像是房间里的大象,大家都看到了,但是谁也不说。不愿说,或者不敢说。

百度一下“假评”,你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近三千万条的内容里,投诉和曝光的帖子比比皆是,触目惊心。

别再纠缠马蜂窝了,主动造假,已让中国点评江湖集体沉沦!

根本原因:目前的商业模型不支持大规模 “真评”

为什么点评平台不产生“真评”?为什么假评无处不在,扫除不尽?愚以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1、多发没好处、真评没价值

现在的用户点评,基本都是源于用户的初始兴趣,热情驱使,在小范围或者短期内适用,时间长了,或者要求大规模数据的时候,就难以为继了。

你能想象一个用户长期不间断的、几乎是无偿的,没有任何价值回馈的、费时费力地写各种(购物、消费、旅游等)点评、日记和攻略吗?

譬如,在大众点评的框架内,对于发评人的激励机制就少得可怜,除了“积分抽奖”之外,鲜有有诱惑力的政策,发评者个人也没有实质性的有价值的品牌积累,无积极性和价值感。

也就是说,发评者几乎没有利益,仅凭个人兴趣参与。这直接导致了发评者“没动力、没理由、没必要”多发评、发真评。

2、好评有奖励、差评有风险

发评者发真评是有压力和风险的。发好评皆大欢喜(可能好有奖励),但要发差评,则关联的企业和商家就会很不爽,各种刁难,严重的还会打击报复。所以,发评者一旦涉及“差”评,则需要很大的勇气。

还记得几年前有商家给差评用户家里寄寿衣、甚至买好机票威胁要上门“打断你的腿”的事件吗?差评需谨慎,后果很严重啊。

而相反,商家的“假评”(当然都是好评)倒是产业链收益确切,多多益善。所以你能看到,在点评软件上,基本上都是满屏的好评,差评极少。这看起来一团和气,各个商品和商家好评率爆表,但在这漂亮的数据下掩盖着的是问题和陷阱,看评者得不到任何风险提示和有价值的信息。

此类点评,要它何用?

别再纠缠马蜂窝了,主动造假,已让中国点评江湖集体沉沦!

3、监督不给力、模式使其然

不久前,在千呼万唤之后,饿了么也和口碑终于也合并了,加上之前的大众点评和美团的姘和,这种“点评+送餐”的商业模式看起来很受资本青睐和追捧。但这种模式,对点评企业的伤害是致命的。

原因很简单,作为消费点评平台,其第一要义就是要做到公平公正,而公平公正的前提是:它必须是一个无利益关联的“第三方”!

现在的情况是,大众点评嫁了美团、口碑从了饿了吗。做了人妻的她们,可以不顾夫家的感受和利益,做到真正的公平和公正吗?

答案是确切的否定!

即使不是一家,平台方和入驻商家也是有利益捆绑的,如销售收入返点、广告推广、好评刷单、差评删帖等等。所以,平台方一般情况下都会下意识地偏袒商家,这让普通用户(看评者)极易成为被蒙蔽和被消费的弱势群体。

即便有时候平台方良心发现,或者发现问题巨大,不得不下决心整治,但这种整治基本上流于表面,治标不治本。

商业模式和框架如此,你奈我何?

别再纠缠马蜂窝了,主动造假,已让中国点评江湖集体沉沦!

市场亟待出现一种全新的点评模式:真评

真评,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真实。

用户真实评价,无假评(或占比很小),完全(或接近完全)真实地揭示市场真相。

2、鲜活。

用户可根据商家反馈来重新调整(但保留痕迹)好评与差评,让评贴活起来,不固化。

3、巨量。

若想数据量够大,并且可持续,就必须解决用户发评的“报酬”和“价值”体现问题。

“真评”一出,“假评”可以休矣!

届时,中国点评江湖也必将迎来全新的大变局。

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