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莊藝術家正在淪為乞丐

近年來,無論是在拍賣會,還是畫廊,當代藝術作品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有的藝術從業者的生活陷入了類似股市崩盤、樓市泡沫破滅之後的窘境,而有些人的生存狀態卻一直與市場好壞沒有多少關係。在國內最大的藝術區宋莊,藝術家、從業者們在那裡的各種日益激烈的矛盾和困惑成為焦點話題,也為當下藝術圈生存現狀提供了典型案例。

宋莊藝術家正在淪為乞丐



1,小樹林裡的展覽

畫家任重遠從山東青島一路追夢,輾轉兩三個村子後,2007年在宋莊北寺村租房定居下來。他一直在創作油畫,後來又喜歡上了水墨,“想吃紅燒肉的感覺。”任重遠說,這跟藝術市場變化沒有關係。

任重遠一直對參加美術館機構的展覽不太“上心”,因為他個性自由率真,他喜歡畫畫隨心所欲,不願受條條框框的約束,而且他覺得現在的一些展覽也沒有意思,很多作品都是重複的面孔,“不用見人就知道這個作品是誰的了,沒有新鮮感。”

不積極地尋找機會,參加展覽,在很多人眼中是自己把進入市場的大門給關閉了,但任重遠覺得畫畫不是一種職業,只是生活的一種方式,買他畫的人多數都是朋友圈子裡的,一年能賣出幾張就足以生活了。

不過,最讓任重遠接受不了的是,“那個時候大家見面連‘吃了嗎’都不問,直接問‘賣了嗎’。”隨著宋莊藝術區商業化的不斷加劇,核心區小堡村的房租也水漲船高,一些邊緣藝術家不得不搬離,來到了相對偏僻的北寺村,後來還有一些年輕的藝術愛好者也來到了那裡。

宋莊藝術家正在淪為乞丐



“我想真正能在一起交流藝術,而不是談賣畫,看看周圍,看看大家每天都有什麼變化。”從2011年開始,任重遠和朋友們把自己的畫掛在北寺村東小樹林裡舉辦展覽,他們在樹林裡搭上帳篷,不論白天還是晚上,都有村民、朋友來看畫或者喝酒聊天。

“一開始我們還會挑選一下參展作品,後來就不做任何限制了,只要你的作品是認真在畫,就可以來展覽。”不過小樹林展覽也不是完全沒有主題,展覽名稱定為《村落院落》,任重遠說就是“自然”。

後來他們又在北寺村聯合租賃了一處用來展覽的小院,每月租金5000元,“房租其實很模糊,有時我出,有時朋友贊助,反正現在還能維持運轉。”其實這個被稱為“行園”的展覽空間,是一個80多平米的民房,但是任重遠他們卻不覺得逼仄。

“我們的展覽跟美術館不一樣,愛怎麼掛都行,有一次我們舉辦了30人的展覽,100多幅畫也能掛起來。有人看中了哪幅也可以買,展出和買畫都是自由的。”任重遠說,但是“如果靠市場生存,就都得餓死了,因為買畫人的審美和市場成熟度還不到”。

2,自由擺攤計劃

到了週五下午,原來空曠的宋莊美術館廣場突然變得熱鬧起來,陶器、刺繡、傢俱、手工藝品等五花八門擺了一地,甚至還有蔬菜和烤肉賣,原來是宋莊跳蚤市場開市了,在市場一角還傳來了清脆的打鐵聲,“鐵匠”蔡小小就是這次宋莊跳蚤自由擺攤計劃的發起人。

來自雲南的蔡小小美術專業畢業後,做過貿易,學過玉石雕刻,在一次偶然接觸鐵藝作品之後,便深深迷上了打鐵,多年後終於在宋莊小堡村開了一家小小鐵匠鋪,執著地保留著原始村莊的一種面貌。

據不完全統計,宋莊的常駐藝術家達6000多人,相關的藝術從業者估計也近一萬人,然而蔡小小發現一些人在藝術創作之餘,除了吃飯就是喝酒,好像沒有更多與外界交流的場所,藝術畫廊及美術館的活動又太專業小眾,每次活動都是一些圈內的老面孔互相打招呼,久而久之也就沒有新鮮感了。

“我想象中的宋莊應該是一個藝術、自由並充滿活力的芳草地,然而我到宋莊兩年了,看到更多的是高樓大廈,寬闊的馬路,而藝術的鮮活力量卻沒能看到,所以我藉助了宋莊美術館這個藝術地標發起了‘宋莊跳蚤’藝術活動。”蔡小小說,他希望讓藝術家和愛好者都能融入到這裡,讓更多的人看到藝術的魅力,併產生一些藝術品及純手工藝品的交易。

宋莊藝術家正在淪為乞丐



雖然在宋莊其他村子已經有了藝術集市,但蔡小小覺得跳蚤市場給人的感覺更鮮活更包容,可以有很多可能性。蔡小小沒有到處張貼海報,讓大家去口口相傳,一開始只有很少人來跳蚤市場,後來人就越來越多了,有藝術家、音樂人、生意人、環衛工人、村民、路人等。這與他當初的設想基本相符,但藝術家參與的人數還是太少,他希望通過自身的行動帶動藝術家們出來展示自己的才華。

從閒置物品、鐵器作品、搪瓷杯子到自家種植的無公害蔬菜,蔡小小每次去跳蚤市場賣的東西都不一樣,第五次他去現場打鐵,他想每次都能為大家呈現出一些別樣的東西而不是一成不變的貨品。

在跳蚤集市上比較受歡迎的是一些新鮮的物品,例如從田裡剛剛採摘回來的蓮蓬,現場扎制的藏鞭,甚至是一對從德國回來的母女帶去的首飾和小型版畫,也有的人東西沒有賣出去,乾脆直接贈送了,就來玩一玩也很有趣。蔡小小認真總結說是形式和創意的保守導致銷售的失敗,跳蚤市場需要創意,哪怕是用路邊撿的一根樹枝親手做成的實用小物件。

一些宋莊的音樂人、樂隊也來到跳蚤集市上唱歌,更有藝術家的行為藝術表演及小型藝術作品展示。“我想把宋莊藝術區的人們都帶動起來,它就是一個大party,一個大舞臺,每個人都可以在上面表演。”蔡小小希望大家都動起來,“別窩在自己的工作室,走出來曬曬太陽聊聊天,交流思想,出售作品這多好。”

3,你是自己的藝術支持者

當下能夠活躍於藝術圈及藝術市場的藝術從業者,善於經營與藝術界各種顯赫人物間的關係,還有周旋於開幕酒會、私人聚會等,再加上自身的努力, 他們的生存狀態早已達到優越,擁有自己獨立的工作室,有比較穩定的創作時間,他們的作品和生活似乎也成為了當下藝術圈的樣板,但他們只是藝術群體中的一小部分。

“目前宋莊的藝術從業者們面臨的困難主要還是居住吃飯、購買畫材等實際問題。”蔡小小認為學校的成功教育導致藝術家們畢業後好高騖遠,都有一定要成為大師的不切實際想法,所以會產生現實和理想的巨大差距。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宋莊的藝術交易方式還是太陳舊和單一,很多特殊的藝術門類不能讓人們認知。他們開設“宋莊跳蚤市場”也是希望給藝術家們多一個窗口出售自己的藝術作品,藝術家可以做一些原創小速寫、小雕塑、小創意去進行交易,掙一些生活費和材料費,有了錢再做更大的作品。

“一個藝術家朋友剛買了我一張畫,5000元,我曾經也買過很多人的畫,喜歡對方的畫和人品,互相救急渡過難關。”畫家老T說,“生存壓力逼迫得有時讓你沒心情去畫畫,油畫布、顏料都很貴,一年材料費也得六千元。”

他覺得宋莊搞藝術的人成千上萬,但真正的藝術家很少,不是住在宋莊就成為藝術家了,偽藝術家是討市場喜歡的,什麼畫好賣就賣什麼,真正的藝術家是不願意被市場操控的,有自己獨立的精神和個性。

宋莊藝術家的現狀也是藝術圈的關注話題,在3畫廊負責人季曉楓認為,因為中國的藝術市場太大了,稍微有一點點市場影響的藝術家,他的生活就會很快變得優越起來,這對那些年輕的、還沒有成名的藝術家刺激挺大。

“如果畫畫不能養活自己,你乾點別的,如果沒有人來支持你的藝術,你必須做好準備,甚至不介意去餐館端盤子,這是在一個常態社會,作為一個精神產品提供者所應做好的準備。”季曉楓說,現在40歲上下都可以定義為年輕藝術家,藝術創作和探索的道路還很長,需要很強的耐心和生存能力。如果找不到支持者,首先自己要成為自己的支持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