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 科創板指南


科創板,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高速推進中......


從”科創板試點註冊制”被提出到全套正式規則文件落地,僅用了116天,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

正恰逢兩會前夕,證監會、上交所於3月2日凌晨加班發佈科創板相關規則文件,徹底點燃資本市場。

(關於相關文件的解讀請點擊《重磅!科創板火速開閘!不搞T+0、300萬股民直接買!最新解讀來了》)

昨日(3月3日)深夜,上交所再度發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對科創板未來的上市企業群體畫像,愈發明晰。


根據科創板定位,上交所進一步明確要求,保薦機構應當準確把握科技創新的發展趨勢,重點推薦7大領域的科技創新企業:

①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包括半導體和集成電路、電子信息、下一代信息網絡、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新興軟件、互聯網、物聯網和智能硬件等;

②高端裝備領域,包括智能製造、航空航天、先進軌道交通、海洋工程裝備及相關技術服務等;

③新材料領域,包括先進鋼鐵材料、先進有色金屬材料、先進石化化工新材料、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複合材料、前沿新材料及相關技術服務等;

④新能源領域,包括先進核電、大型風電、高效光電光熱、高效儲能及相關技術服務等;

⑤節能環保領域,包括高效節能產品及設備、先進環保技術裝備、先進環保產品、資源循環利用、新能源汽車整車、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動力電池及相關技術服務等;

⑥生物醫藥領域,包括生物製品、高端化學藥、高端醫療設備與器械及相關技術服務等;

⑦符合科創板定位的其他領域。



快馬揚鞭,科創板最快將於7月啟動?


相比此前的四大行業,上述7個領域,對科創板未來的圖景描繪得非常清晰。而第一批登陸科創板的上市企業,大概率將出自這7個領域。

且在證監會、上交所及相關部門的全速推進下,第一批企業上市時間超預期的概率極大。

華泰證券:預計科創板第一批企業,最早於2019年7-8月上市

按照要求,交易所收到擬上市企業的註冊申請文件後,5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自受理註冊申請文件之日起3個月內形成審核意見。

證監會收到交易所報送的審核意見,在20個工作日內對發行人的註冊申請,作出“同意註冊”或者“不予註冊”的決定。因此發行流程預計持續最短4個月,最長7個月。

預計第一批科創板企業,最早將於2019年7-8月上市。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預計科創板最快於7月1日啟動

按照這個速度,預計科創板最快7月1日運行啟動,首批20-25家左右,首批發行主要集中在三大類行業:高端製造、半導體、醫藥。

預計2019年將發行80-90家,按照每家融資額3.5億元測算,全年科創板IPO融資額300億左右。


可以預見的是,第一批,甚至前幾批科創板上市企業的財務規模、發展前景、核心競爭力......都將是非常優異,且大概率將引來二級市場的追捧。

天風證券副總裁兼研究所所長趙曉光直言,從科創板的初期看,二級市場上漲的概率會大一些。

面對科創板初期紅利,不少個人投資者早已蠢蠢欲動,然而面對全新的科創板,不免生出諸多疑問:

科創板,什麼時候可以開戶?

沒有50萬元,怎麼分享科創板紅利?

科創板啟動後,如何參與科創板打新?

科創板買賣股票,需要注意什麼?

......



科創板,可以開戶了?


昨日(3月3日),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擬投資科創板的投資者們,已經可以開戶。

消息一出,引得投資者們蠢蠢欲動。



但具體開戶時間、開戶方式,仍取決於各家券商營業部,而經紀業務規模較大的大型券商,對科創板的新業務部署最快。

今日,向各家大型券商營業部諮詢後得知:

部分券商的科創板開戶系統已開發完成,上交所將在3月下旬開始技術系統的全天候測試;

測試完成後,開戶系統就可以上線,個人投資者便可前往線下營業網點開戶。

在上線前,券商營業部暫時不能受理科創板開戶。


距離3月下旬,僅剩餘不足20天時間,各家券商和開發商都將加班加點,馬不停蹄,保證技術系統順利通過測試,搶在第一時間為投資者開戶。

值得一提的是,個人投資者參與科創板必須滿足“50萬資產+2年證券交易經驗”,而據上交所數據測算,目前A股可直接開戶的股民僅300萬人。


而據中登結算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2月22日,開立A股賬戶的自然人多達1.47億人,意味著98%的A股股民尚不具備直接參與科創板的條件。

那麼,資產尚不足50萬的個人投資者,是否將被拒之門外?


沒50萬,如何分享科創板紅利?


上交所多次強調,科創板設立門檻,並非將“資產低於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攔在科創板門外,中小投資者可以通過公募基金等產品參與科創板。

為響應中小投資者投資需求,目前各大公募基金公司正爭分奪秒上報科創板基金:


其中,富國基金、鵬華基金、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華安基金、招商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8家基金公司各申報了一隻科創板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

上述科創板基金或將以一級網下配售、二級市場買入的方式投資於科創板。

同時,於2018年6月發行的6只戰略配售基金,也可以參與科創板股票的戰略配售。


但目前6只戰略配售基金,暫時不能申購。據悉,6只戰略配售基金將於2019年3月份向交易所申請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屆時可以於二級市場購買,時間點亦在科創板啟動前。

此外,據上交所現有可投資A股的公募基金,均可投資科創板股票。


科創板怎麼買賣?如何打新?


投資者在參與科創板投資之前,務必釐清其交易機制與A股交易機制的不同之處。

據上交所出臺的科創板交易機制,科創板股票的價格漲跌幅限制比例為20%。 而對於剛剛上市的新股,其上市後的前5個交易日是不設價格漲跌幅限制的。


對於第一批,或前幾批登陸科創板的上市企業,投資者對於申購新股的意願將非常強烈。

科創板申購新股的額度,需參考投資者持有的市值來確定。持有市值達到1萬元以上方可參與網上申購。每5000元市值可申購一個單位,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計入申購額度。

此外,每一個新股申購單位為500股,申購數量應當為500股或其整數倍。

但,經過科創板初期的打新熱潮後,在市場化定價的發行機制下,科創板打新或許很難長期延續A股中籤“只賺不虧”的模式。

中信證券分析,市場化發行定價需平衡發行方、一級市場申購方(機構投資者)、二級市場參與者(包含散戶)三者之間的利益關係, 一旦市場出現過高定價上市,破發將是必然(上市首日還沒有漲跌幅限制),也意味著A股的無風險打新模式將成為歷史。

據Wind數據統計,註冊制下的港股市場,自2010年以來,每年首日新股破發率最低20%,最高達37%,而上市3個月內破發率最低的年份竟高達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