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於媽和他的“女兒們”

《延禧攻略》:於媽和他的“女兒們”

《延禧攻略》是能看的,至少養眼。隔壁的《扶搖》儘管構架和視野都更遼闊,但太粗糙了,細節處邏輯慘不忍睹。大女主戲火了這麼多年,也跟著觀眾需求在進化。常規大女主戲女主角要經歷受難、復仇、成功這三個過程,從傻白甜漸漸成長為強大女性,過程中收穫愛情和權力。《延禧攻略》自帶網絡“爽文”氣質,魏瓔珞出場就智慧和力量滿格,每一集都開掛,遇神殺神遇佛殺佛。一個普通宮女最終成了令妃,誰都知道這不科學不合理不符合歷史,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女觀眾們爽到了。

大女主戲中,我總覺得宮鬥戲是最惡劣的,因為總是講女人和女人鬥,皇帝設計了一套黑暗叢林哲學,叢林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想活下來就得獲得皇帝的臨幸,母憑子貴。皇帝在一旁樂呵呵看戲。早年《甄嬛傳》的好處,在於甄嬛最後氣死皇帝,衝破了這一套權力設計。《延禧攻略》大約做不到那個高度,但比較討巧的是,劇集中魏瓔珞進宮的目的,是找出姐姐死亡的真相,而不是為了權力和皇帝的寵幸。這使得該劇能多多少少跳出一些既定法則。

當下的大女主影視劇都在想方設法讓女觀眾“爽”,已經基本喪失了其他功能(基本和歷史無關),大約這是為了彌補現實世界中女性的“不爽”吧。這特點並非於正獨有,《延禧攻略》和同期的《扶搖》女主角都特別不像古代人,更像穿越的現代人,天生自帶許多技能點。魏瓔珞上騙得了皇帝,下撩得了皇帝的小舅子(傅恆),宮中誰也不是她的對手,權力彷彿唾手可得。《扶搖》中扶搖的武力值頻頻爆表。女性在智力和武力值上,都狠狠將男性踩於腳下,男性和其代表的權力根本不堪一擊。不得不說,這看著真的是爽!可是兩劇熱播之時,網絡“咪兔”活動正如火如荼,現實世界中,女性連自己的身體都不能徹底的保全,要通過殺敵一百自損一千的方式,才能稍稍掙回一些權益。這時候,你讓我看開掛女主的復仇,豈不是太諷刺了?

於正是懂得討好女性觀眾的製作人,人稱“於媽”。這個綽號取得太好了。身為70後的“於媽”,始終像對待女兒一樣溫柔地對待女觀眾,他構建了一個個完美的“童話世界”給女兒們,這個世界和童話裡一樣簡單清楚,女孩子永遠是公主,公主兼具美麗和智慧,遇到困難一定會有白馬王子來解圍,最終女孩們都會成為皇后。身為她們的於媽,於正構建美麗水晶宮的同時,是藉助這個美好世界不斷做“規訓”,告誡女兒們不可越界,至於“身體”,是成為皇后之路的“工具”,只是手段並非目的。在於媽劇中,身體從來不會是劇情的起點,更不是終點,《延禧攻略》中的男主人公,是女子擼起手臂都會調轉頭去不看的“傅恆”,是雖然後宮無數卻一心政事的皇帝,所有因權力而生的惡(宮鬥),都只不過是女人自己犯下的,而那些犯錯的女人,也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