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配VS低配!你怎麼選?

網絡上建議買高配的有,建議買低配的也有,並都可以找到專業的推薦文章,並給出了種種理由,我們來看看!

一、推薦買車買低配的理由

1、低配車性價比最高

其實一款車的成本主要都在低配車上,高配車增加的配置都不值那麼多錢,並且在市面上可以很便宜的加裝

2、低配車的二手殘值最高

當你要換車的時候,才會發現,原來二手車殘值是按照低配車市場價來核算的;比如一臺邁騰低配只有16萬,而高配是26萬,假如:低配車二手車殘值是14萬,而高配車的二手車殘值就很難超過16萬,看來還是高配車虧的多

3、廠商是怎樣定價的

很多車的頂配產品價格幾乎是低配版的兩倍,豪華車甚至高達3、4倍。這實際上虛高的成分非常大。

以邁騰為例,低配版16萬左右就能買到,而頂配要32萬。他們之間的區別,就是發動機排量不同,舒適性配置不同。低配版邁騰採用1.4T發動機,頂配邁騰採用2.0T發動機,這兩款發動機的成本差僅僅幾千元。

此外,輪胎輪轂的價差在幾千元,中控觸屏價格差千元左右,座椅價差幾千元,音響價差千元左右,天窗價差千元左右,內飾其他幾千元。應該說這些差別加在一起不會超過30000元。

二、推薦買高配給出的理由

1、買車就買自己喜歡的

比如說就是喜歡開帶有座椅加熱的車,就是喜歡有天窗的車,-----,而自己喜歡的這些配置往往只有高配車才有,如果不買高配,即使買了,自己也不喜歡,過不了多久還是需要換車

尤其是當你看到廠商的宣傳標識,功能時,往往被吸引,但是這些配置低配車上往往沒有

2、預算不足才會買低配

如果預算充足是不會買低配車的,功能配置的多少、好不好用,只有自己用過才知道,不能道聽途說,別人說不好就不好

如果預算充足,一定會買功能全、配置高的車,這樣使用起來舒適性更高,才能真正享受生活,提高檔次

3、後期加裝的配置不如原裝的好

原裝的配置必定跟車統一設計,顏色、材質、性能、安全等等相互搭配、協調,尤其是電子產品,後期加裝會拆線、增加負荷、安全性、可靠性無保證,總之還是原裝的好,質量有保證

比如說:真皮座椅、導航、胎壓監測、倒車影像、倒車雷達、怠速啟停、座椅加熱、天窗等等,天窗後期加裝很容易漏水,破壞車頂的強度

三、買車到底是買高配還是買低配的呢?

據小編的瞭解,其實銷售的車輛,高配、低配都不是最多的,最大銷量反而是中配車輛,就是常說的舒適型,比乞丐版配置稍高一點;

1、儘量選擇含有這些配置的車款

現代車輛不可少的配置,如:助力轉向【只有低端低配車沒有】、ABS【只有低端低配車沒有】、雙安全氣囊【部分低配車沒有或者只有一個】等,這些配置屬於最基本安全保證,最好要有

一些無法加裝或者無法保證效果的配置,如電子手剎的駐車效果、制動效果均優於拉線手剎,如果重視安全的話,建議買帶有電子手剎的配置,再比如說碟剎好於鼓剎,雙氣囊更安全,天窗通風好,等等

一些隱性軟件配置或功能

,如集中控制功能,發動機防盜功能,ESP功能,玻璃防夾安全,上坡輔助等等

這些配置涉及安全,又無法加裝或加裝無法保證效果,為安全著想,還是值得選的

2、下面這些配置就看你對車的追求或是你的錢袋子啦!

比如大燈自動調節、一鍵升玻璃、倒車影像、氙氣大燈、座椅加熱、座椅記憶、座椅按摩、後排獨立空調、獨立出風口、音響分區控制、可調方向盤、電動尾門、車載冰箱等等

這些功能有的很容易加裝,而且很便宜;有的使用率很低【如座椅加熱, 不過在寒冷的冬季使用起來確實很舒服】;有的在筆者看來沒有使用價值【如音響分區控制,總共幾平方的地,分區控制有什麼效果】

只不過要不要這些配置,就看個人追求,看個人的錢袋子了

3、在車系與配置面前,怎麼選要看情懷啦!

如下圖,榮威的高配與A3的低配價格差不多,怎麼選呢,只能看情懷了

高配VS低配!你怎麼選?

小編想,要是隻有一款,沒得選,也不用這麼費勁啦,選來選去,頭暈!!

如果您喜歡,就請動動手指關注並轉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