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還原”近5000年來湖泊生態環境如何改變

新華社南京3月5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獲悉,該所與蘭州大學合作,新近對過去5000年來湖泊生態環境的演化及原因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目前人類活動已經成為湖泊生態發生不可逆改變的主要原因。未來,這項研究還可能在更廣闊的區域、以及更長的時間尺度上進一步展開。

此次,科研團隊突破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過去幾十年的侷限。他們選取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影響較早的黃土高原六盤山北聯池為研究對象,利用湖泊沉積物巖芯分析古環境和古生態特徵,結合碳14測年,較為準確地還原出過去5000年來,湖泊生態環境的演化過程及其驅動原因。

研究顯示,公元前3050年至公元550年前後,六盤山一帶沒有明顯的人類活動對湖泊生態造成影響的跡象,湖泊環境隨自然氣候變化而改變。到550年至1150年,人類活動對湖泊生態的影響開始增強,但此時湖泊生態系統具有較高的彈性,當人類活動減弱時,仍可恢復到自然背景狀態。而在1150年至1950年,人類活動對湖泊生態的影響逐漸成為主要驅動因素。不斷增強的人類活動,加劇了流域土壤侵蝕,嚴重改變了湖泊接受陸源及水生生物量的比例。到1650年時,陸源生物量佔湖泊總生物含量已經達到80%左右,這表明,湖泊生態系統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狀態轉變。

“人類工業的發展是近現代以來對湖泊生態影響最大的因素。而一旦超過了臨界點,人類活動就會對湖泊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改變。”參與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湖所研究員趙成說。

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地學期刊《第四紀科學評論》上。(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