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孩子必須get 這些技能

最近,Professor認識了一個很可愛的小朋友——桐桐。桐桐今年剛升上大班,可是經歷過三年前的入園焦慮的媽媽就開始了第二輪的焦慮了。明年桐桐就要幼升小了,回想起她剛進幼兒園時的各種不適應,媽媽很是擔心。到了小學桐桐能不能適應與幼兒園節奏不同的上課規律?下課了會不會無所適從?被同學欺負她能不能處理?學習壓力她能不能承受?

幼升小,孩子必須get 這些技能

其實,桐桐媽媽的焦慮應該也是大多數即將面臨“幼升小”問題的家長煩惱。確實,從幼兒園到小學,對於孩子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跨度、一次重要的考驗。

相對於在幼兒園,升入小學後,孩子在校的時間將會更長,同時,以前在幼兒園的“玩耍”活動現在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功課、學科知識和閱讀任務,即從自然學習到有規律的學習,對孩子們來說,小學一年級,也是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社會規範意識、學習各項知識、技能的開始。

小學生涯的開始,更多的是考驗孩子的自立、自理、自律、自控能力。那麼,幼升小,應該具備哪些能力?應該儲備哪些知識和習慣呢?你開始銜接準備了嗎?建議每個家長在孩子入學前都作好“入學準備度”評估,提前為孩子幼升小提供支持,幫助他們順利過渡。

技能一:自理能力

幼升小,孩子必須get 這些技能

小學一年級,老師的角色從保姆式轉為“教官式”,因此,能不能養成良好的自理能力,成了一年級小朋友的必修課。幾項“幼升小”要掌握的基本“自理能力”,家長可以一個個打勾來check:能否獨立使用廁所、馬桶?能否自己 穿衣服?手髒了能否自己主動洗手?遇到問題能否主動找老師幫助?

技能二:社交能力

幼升小,孩子必須get 這些技能

學校是一個小社會、“小江湖”,孩子們除了必須掌握基本的交朋友的技能外,還要懂得如何和小夥伴協作,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在與小夥伴發生衝突時友好協商,在出現出題時有簡單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懂得協調必要的關係,學會與小夥伴討論、協商,必要時尋求老師的幫助。此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懂得分享和謙讓,這樣才能成為受歡迎的“明星”學生。

技能三:動手能力

幼升小,孩子必須get 這些技能

幼升小階段,是孩子抽象思維迅速發展的起步期,很多內容的學習,需要配合操作來建立實際感知,深化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動手能力能促進孩子入學後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和學習。因此,重視動手操作,是培養孩子們學習能力最有效途徑之一。從幼兒園開始,家長可以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簡單家務。這樣不但能讓孩子小肌肉得到鍛鍊,還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甚至,動手操作能力強的孩子練習寫字也會比較靈活。

技能四:表達能力

幼升小,孩子必須get 這些技能

​孩子進入小學,進入一個新的交際圈,表達自然就顯得重要起來。為了幫助孩子儘快融入新的生活環境,表達能力的提高相當重要。善於表達的人,容易獲得別人的肯定。在學校悶不做聲的孩子,很難讓老師、同學在短時間內瞭解他、喜歡他。這樣的情況往往會導致孩子不自信,甚至有厭學情緒。從另一方面講,語言是邏輯的輸出,邏輯是思維能力的體現,如果一個孩子語言清晰流暢,用詞準確,表達能力極強,那麼成績也肯定差不了。

此外,幼兒園的作息制度相對寬鬆,但到了上小學,就提前到8點到校。家長應該利用在幼升小階段就為孩子調整好作息時間。循序漸進,今天提前15分鐘、半小時,堅持一週,孩子習慣後再往前調,慢慢調整到能夠適合小學生活的節奏。

瑞思英語Professor說:

小學階段,家長既不能做“甩手掌櫃”也不能凡事過度包辦,要在適度指導的前提下多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加強家校互動,陪孩子一起順利渡過人生的特殊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