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堵塞了多少才會引起冠心病?

陳坐光


這個概念需要跟大家普及一下。冠心病全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顧名思義,也就是說,無論血管是否出現嚴重的堵塞,只要冠狀動脈出現脂質斑塊的沉積,都叫冠心病,都需要積極治療。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目前我們醫學影像技術所能探查到的冠狀動脈血管都是直徑大於1毫米的冠狀動脈主要分支,而實際上為心臟提供血供的廣大面積的深穿支(可以理解為細小的側枝血管),是我們無法探測,更沒法通過支架或搭橋等方法實現再通的。也就是說,就目前的醫療水平來講,我們能夠實現冠狀動脈再通治療的血管,只佔全部冠狀動脈的冰山一角。換句話講,引起心肌缺血的完全的病理機制問題我們並未得到完美的答案。這也就造成了,有的患者明明看著冠狀動脈主要分支狹窄不嚴重,可患者症狀很重,甚至危及生命;另一些患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嚴重,卻沒有任何症狀。

(我們可以看到冠狀動脈那些猶如髮絲細小的分支,實際上比髮絲更加纖細)

在治療指南的制定方面,世界各國的醫學科學工作者仍在進行著不懈的努力,試圖制定更為精準的冠狀動脈治療策略。目前臨床上所採用的冠狀動脈主要分支狹窄程度超過75%和左主幹病變超過50%即需要血管再通治療的策略,只是對既往經驗的總結,其客觀的科學證據仍在不斷蒐集完善之中。同時,目前冠狀動脈檢查的金標準仍為冠狀動脈造影,但其分辨率有限,受操作者經驗、技術、知識水平以及設備影響較大,百分之多少的血管狹窄程度評估,更是通過醫生的經驗加以判斷的結果,少數無法準確判斷的病例,也可通過FFR(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或IVUS(血管內超聲)加以輔助。但此類設備只在大型醫院可能具備,並有專業技術人員可以操作。因此,單憑血管狹窄程度判定冠心病嚴重程度,依據是不充分的。<strong>臨床醫生往往會通過心臟功能、心臟結構改變程度、心電圖、心肌酶譜以及患者的症狀、體徵綜合判斷,制定進一步治療計劃。

(冠狀動脈造影)

同樣,在治療方面,有的患者在接受支架或搭橋治療後,即使血管再通良好,仍會有心絞痛甚至心梗的發生;也有部分患者,支架內閉塞、橋血管閉塞,患者卻生活狀態良好。這恰恰說明了能否建立足夠的側支循環對心肌血液灌注的重要性。所以無論接受了何種血管再通治療,積極的藥物二級預防治療都必不可少,可有效的減少再狹窄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程進展,給心臟充分時間建立(自己產生)更多的側枝循環血管。

總而言之,對於疾病的認識,我們雖然取得了很多方面的進步,但仍有更多的未知領域需要我們去探索發現。醫學科學工作者從未停止他們的腳步,為最終全面掌握人體及疾病的奧秘,不斷努力著!


心血管守護者貢鳴說


目前有很多患者因為胸悶胸痛,去做一些冠心病的檢查,包括冠脈CT、冠脈造影,結果可能會告訴你,冠狀動脈輕度、中度、重度狹窄,或者告訴你狹窄的具體數值如20-30%、70-80%等等。

那麼冠脈狹窄多少說明你得了冠心病呢?

一般來講,我們的冠狀動脈是有一定代償能力的。如果冠脈狹窄程度比較輕微,我們的冠脈可以通過擴張來增加冠脈血供,以抵消冠脈狹窄引起的供血不足。

如果狹窄程度超過了50%(中度)以上,那麼冠脈擴張就不足以對抗狹窄引起的供血不足,而引起心肌缺血的症狀。

冠心病的定義是: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並引起了心肌缺血的症狀。

所以,冠脈狹窄程度50%以上就稱之為冠心病,而50%以下的狹窄稱之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但是50%以下的狹窄也不可以掉以輕心,需要長期服藥,目的是避免斑塊破裂發生血栓,而導致急性心梗。有些心梗患者造影時發現狹窄並不重,就可能是這個原因。

關注健康,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這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以狹窄論冠心病,那麼一般是以50%算。

因為冠脈狹窄達到50%時,管腔的面積就減少了75%。我們正常的冠狀動脈是有儲備功能的,在有負荷的狀態下血流可以增加4~5倍。當管腔面積減少75%時,冠狀動脈的代償能力(儲備功能)就不足以彌補管腔狹窄帶來的血流減少,在心臟的負荷增加時,就會出現供血不足的表現。

這時候,由於冠狀動脈的病變引起了心肌缺血,就是冠心病了。所以,一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時診斷冠心病的標準是冠狀動脈狹窄在50%或以上。

但是也有例外。冠心病發生心肌缺血,不光是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堵塞,還可以因為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管狹窄如冠狀動脈痙攣、或者冠脈微血管病變引起的心肌灌注不足。

冠狀動脈痙攣可以發生在有動脈粥樣硬化的冠狀動脈,也可以發生在外觀正常的冠狀動脈。冠狀動脈痙攣可以引起心絞痛,甚至引發急性心肌梗死。這種冠狀動脈痙攣引起的心絞痛就叫做變異性心絞痛,也屬於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的一種。

還有就是冠狀動脈微血管病變,這種微血管是分佈在心肌裡面的,造影直接看不到,要看灌注的情況才能發現。這種病以前叫做“心臟X綜合徵”,就是有心肌缺血的表現,造影看大的冠狀動脈正常。現在醫學上也在研究怎樣檢查確定心肌灌注不好的問題。

所以,診斷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是很重要的一條,但也還有其他情況,也不是光看狹窄就行了的。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是否是算冠心病,一個是看冠脈血管狹窄的程度,而更重要的是要看是否有心肌缺血的臨床客觀證據。



所謂冠心病,是由於冠狀動脈病變(狹窄、痙攣、血栓等),造成心肌短暫或持續的供血不足而發生的心臟病。傳統意義上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是靠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如果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超過50%就是冠心病,不到50%則叫做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人體活動後心肌耗氧量增加,需要更多的冠脈血流供血供氧,但如果冠狀動脈狹窄超過50%,冠脈血管不能對應有效擴張,導致冠脈供血不足,從而發生心絞痛。而冠脈狹窄如果<50%,一般活動時強大的冠脈血管代償功能還基本能滿足心肌耗氧,不會發生心絞痛。其實這個靠冠脈狹窄程度的診斷意義,可能對勞累性心絞痛價值更大。是否有心肌缺血的臨床客觀證據,可能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更大。



比如一個冠狀動脈只有30%狹窄的吸菸患者,由於吸菸等原因導致冠脈痙攣時,照樣會導致心肌缺血發生心絞痛。當患者會出現心前區壓榨樣悶痛,心電圖出現對應的ST段持續抬高或壓低,照樣可以診斷冠心病。臨床上一些甚至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冠脈造影結果顯示狹窄程度也不到50%甚至基本無狹窄,考慮就是冠脈持續痙攣或冠脈急性血栓後自溶造成的。



目前雖然冠心病的診斷標準主要還是靠冠狀動脈狹窄的程度,但是如果有心肌缺血的臨床客觀證據(單純心電圖的所謂ST-T改變除外),也是可以診斷冠心病的。


醫患家


健康聽我說,我是全科掃地僧,您身邊的家庭醫生。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簡稱,是由於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或痙攣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和壞死的心臟病。所以說,冠心病的發生必須滿足有心肌供血的減少。一般來說,單就血管狹窄而言,當冠狀動脈狹窄程度≥50%,可考慮冠心病,但對於存在冠脈痙攣的患者,其本身血管腔並沒有狹窄,是因為血管收縮引起的相對性狹窄。



冠心病包括無症狀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五大類。而冠心病患者通常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等基礎病變,常在勞累、情緒激動、暴飲暴食、飲酒、熬夜等因素下誘發,所以我們要注意積極治療基礎病,並避免誘發因素,以預防冠心病發生。

對於已有冠心病的患者,則需要積極改善生活方式,並配合規律的藥物治療,但對於冠狀動脈狹窄程度>75%或存在頻繁心絞痛發作或急性心肌梗死的人群,也可考慮應支架介入治療,當冠脈病變複雜或支架後再發狹窄的人群,則可行搭橋治療。

冠心病並不可怕,可防可控,重在正規診治。冠心病一經診斷,即需要堅持規範化的治療,並注意監測病情變化和定期複查,目前冠心病尚無根治辦法,但可以達到穩定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發生的目的。

感謝閱讀,祝大家身體健康,關注作者,獲取更多健康知識。


全科掃地僧


我是小眼睛醫生,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冠心病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第一,我們認為冠狀動脈的血管狹窄嚴重程度超過30%以上的時候,可以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第二,我們認為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超過50%以上的時候,可以診斷為冠心病。第三,我們認為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超過75-80%以上的時候,需要放置支架治療。


看到上面你應該知道,究竟血管堵塞到什麼程度能夠診斷冠心病。

為什麼血管超過75%以上需要支架植入術治療呢。

這個程度主要是根據大面積臨床研究所得到的。根據臨床研究發現,血管狹窄程度超過75%的時候,會影響患者心肌細胞供血,因此會出現胸憋痛的症狀。而且,長期血管在這個狹窄程度,非常容易出現血管完全堵塞的危險發生,所以建議你支架植入術治療。



小眼睛醫生愛運動


致冠心病的因素除血管“堵”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氣血的虛弱。如果人的氣血不虛弱,即使是血管“堵”的比較嚴重,由於氣血的壓力大,在氣血較大壓力的作用下,血液也能通過血管,血管就可能不會徹底堵塞,也就不大可能導致冠心病。反之,如果人的氣血特別虛弱,那麼,氣血的壓力也就很小,即使是血管“堵”的不嚴重,血液也不容易通過血管,這樣,也很有可能導致冠心病。

所以,氣血不虛的人一般不會得冠心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