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陽湖這座小屋太可怕!不需要電,帶一桶水就能住一星期?

香港中文大學的建築學教授朱競翔是輕建築的倡導與實踐者。

江西鄱陽湖這座小屋太可怕!不需要電,帶一桶水就能住一星期?

他曾在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的玉樹建過房子,還在鄱陽湖溼地邊建過一座完全生態的建築。

最令人驚訝的這座位於水文環境並不穩定的鄱陽湖溼地邊的房子,不需要提供電力和自來水,完全可以自己發電以及自己抽取水來實現自給自足。

和【CC講壇】一起,來看一看鄱陽湖溼地邊這座不可思議的生態建築。

城市永遠都離不開水,因為沒有水源,城市沒有辦法生存。

對於北京來講,這個水是寧靜的。

江西鄱陽湖這座小屋太可怕!不需要電,帶一桶水就能住一星期?

但是對另外一些城市,這個水不是寧靜的,我們有海潮,我們有暴風,我們有洪水。那個水會經常地變動,所以這個是屬於生態的敏感或者是有潛在自然危害的這種區域。

江西鄱陽湖這座小屋太可怕!不需要電,帶一桶水就能住一星期?

可是人類實際上是發展出很多有意思的可能性,利用水體來生活來生存。那麼有這種水上的城鎮,我們也會在很多東南亞國家看到的水上的集市的這種旅遊項目,水面上面能不能建造房屋呢?

江西鄱陽湖這座小屋太可怕!不需要電,帶一桶水就能住一星期?

我們先從這個自然保護區,特別是溼地自然保護區入手,我們跟鄱陽湖南磯溼地合作,這個是我們最近剛剛落成的一個大型的保護區的工作站。

江西鄱陽湖這座小屋太可怕!不需要電,帶一桶水就能住一星期?

它提供500平方米的一個宣傳和教育的場所,也提供科考人員的工作的一個空間。鄱陽湖溼地非常有趣,它在冬季是草原,而到夏季的時候它就變成了一個湖泊。

江西鄱陽湖這座小屋太可怕!不需要電,帶一桶水就能住一星期?

這個是我們看到用一系列高腳的這種金屬桅杆把它撐起來,然後上面提供非常怡人的這個使用空間。這個是它內部建成的這個效果,另外的一個溼地工作站是完全離網的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不需要接城市的電,我們可以得到風能、可以得到太陽能。

江西鄱陽湖這座小屋太可怕!不需要電,帶一桶水就能住一星期?

水可以通過收集雨水,通過從溼地的內部挖深井來獲得,這個鹹度相對比較低的水可以用來沖廁所,可以用來洗滌,可以用來做清潔,那麼你唯一要乾的事就是開車過去的時候呢帶上一桶這種飲用水,那麼一個禮拜之內你就可以不需要再跟城市發生什麼交流了。

江西鄱陽湖這座小屋太可怕!不需要電,帶一桶水就能住一星期?

這個方式實際上是幫助大家獲得一種新的思考,就是說我們除了從城市索取很多的基礎能源的供應之外,我們還可以以一種自給自足的方式來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