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故事《血京陵之火燒紙匠房》——作者一腔燕魂

《血京陵之火燒紙匠房》

一腔燕魂

遼陽有個紙匠房,過去是扎紙活兒的地方,紙活在北方就是給死人燒的東西,文革時期曾經禁忌一段時間,可從八十年代中後期又開始流行起來。而這紙匠房卻已隨歲月的流逝只剩下個地名,原來的模樣蕩然無存。

紙匠房是清末民初開始叫起來的,那時候死人多,所以扎紙活兒的生意很是不錯。這紙匠房並不只一家做生意的,好多家買賣在一條窄巷裡,各家院牆並不高,經過窄巷就能看到滿院子晾曬的紙活兒,供死人的家挑選。紙匠房是個彙集的地方,不僅出紙活兒,而且是供產銷一條龍,緊挨著一個小造紙廠,還有專門收廢紙的垃圾場。

遼陽故事《血京陵之火燒紙匠房》——作者一腔燕魂

這紙匠房裡有個姓張的扎活兒最好,而且價錢也公道,所以生意做得比較火,街裡街鄰都管他叫張紙匠。其實他並不是遼陽本地人,有人說他是京城裡來的,因為他說話帶京音,還有人說他是旗人,被革命黨給打出來的,反正真假也說不清。這張紙匠總是憨憨厚厚的笑,可明眼人能瞅出來,他那笑彷彿是畫上去的。所以近便兒的人家都不從他家買紙活兒,寧可要差一點別家的。

一天傍晚,一個店夥打扮的人出現在紙匠房,急衝衝的像家裡出了事兒,也沒瞧哪家是哪家,就衝進一間鋪子裡。

這家鋪子掌櫃姓王,平時生意一般,家裡的紙活也不是很全,只是些普通的紙人紙馬香燭蠟扦之類。那店夥計四下瞅瞅問就這幾樣嗎?王掌櫃說二爺還需要啥可以跟我說,我去別家攢活也行。那人說要“引魂偶”,這王掌櫃有些發矇,他還沒聽說過啥“引魂偶”,只好說這東西可沒有。

那人叫王掌櫃去別家打聽一下,王掌櫃只好吩咐家裡的給客人沏茶倒水,自己跑別家去問。

問了三四家誰都不知道是啥,只好走到巷子盡頭的紙匠張家。說實話他挺不願意見張紙匠的,覺著這人總是陰森森的,笑就像貼在臉上一樣。

正猶豫進不進去,卻被張紙匠在院子裡晾紙活的小夥計看到了,問王三爺您怎麼得閒來我們院兒啦,您往裡請啊,我們掌櫃的在屋裡喝茶呢。

這王掌櫃只好邁步進去,見人家院子裡的紙活真是五花八門惟妙惟肖,比自家不知要好多少,心中暗想自己也紮了半輩子,可這手藝真就不如人家,怪不得他的生意好呢。要說這同行是冤家可真不假,那年月日子不好過,各家都有自己的專門手藝,那是不外傳的,特別是紙活這玩意兒,一把火就燒了,都沒辦法偷藝,誰沒事兒去靈堂翻人家的紙活研究咋扎的啊。

這紙匠張見王掌櫃來倒很客氣,吩咐夥計倒茶,便問來意。王掌櫃支吾半天才說清楚是向人家請教引魂偶的。紙匠張一聽有人要引魂偶愣了一下,問什麼人要。王掌櫃估摸他可能也是沒聽說過這東西,所以只含糊說是個行商問。紙匠張見王掌櫃支吾便看出來對方有疑惑,臉上便掛笑,說:“三爺,要說著引魂偶倒是沒啥稀奇的,不過這東西連中原都很少用到,關外更是沒人用,一般只在滇南地區才用這種東西,但並不是紙活,而是槐木做的陰活兒。”

王掌櫃一聽這話倒吸口冷氣,心想這單子可不能接了,要貨的家很可能出了厲障。於是就起身告辭,那張紙匠也未多留,由著王掌櫃自去。王掌櫃回來卻見只有家裡的在屋裡,問了才知那看貨的店小二開了張單子,而且押了20塊大洋在店裡,要求第二天晚上送貨到旗倉衚衕。列為可別小看民國初年的20塊大洋,那時一般公務員每月也就十幾塊大洋,八塊大洋就能吃一頓上等的酒席,即便摺合現在也得三四千塊錢。何況這只是個紙活兒,把店裡所有的貨都賣了也不值10塊大洋。

王掌櫃一下子就呆了,趕緊看那單子上開的貨名,見除了引魂偶以外,還有幾樣自己不懂的,像交魂索,待卯,調瞳之類的更是聽也沒聽過。

可這敗家娘們圖財就把押金給收了,也不問問自己,又不敢惱,只好忍氣吞聲。一琢磨還是撿其中自家有的先歸攏起來吧,其他的貨跟別家上,實在不行就去求紙匠張。

話說這兩口子一直忙活到半夜,把單子上自家有的東西都準備出來,沒有的只好等第二天再說。兩口子忙完倒床上,王掌櫃翻來覆去睡不著,那娘們倒是得了這多錢興奮得也睡不著,就纏著王掌櫃要做那事兒。這王掌櫃平日對家裡女人有些懼怕,雖然沒心思也只好從了。兩口子正折騰工夫,就聽院子裡有響動,怕是有賊,王掌櫃趕緊從女人身上下來,披衣服出去瞧。

院子裡東一堆西一堆的淨是紙人紙馬,王掌櫃是看慣的,而且又是自己扎的,所以也不怕,可西山牆角那堆給人家準備的紙活兒裡好像有什麼東西在裡面顧擁。他以為是貓狗之類的,就順手抄個爐鉤子去捅那紙堆,想把裡面的東西驚走就算了。

捅了幾下,忽然紙堆裡探出個腦袋,白嗤拉的,眼珠子嘰裡咕嚕亂轉,正是個童女。王掌櫃一下子就毛楞了,見那童女眼熟,可不正是自己扎的紙活兒麼,怎麼活過來了?

過去人對鬼神是很信的,特別是這些扎紙活的匠人們,在他們心裡這些東西燒了以後是供給死去的人享用的,所以就是魂器。王掌櫃駭得大叫,女人在屋子裡聽到趕緊跑出來,這女人平日裡很邪乎,天不怕地不怕,見了鬼都敢伸手要錢。只見她手裡握著個擀麵杖衝著那紙人腦袋就是一下。

卻聽那童女紙人喲喲地叫幾聲,這王掌櫃卻已經攤在地上,女人也嚇得心裡沒了底,愣愣地站在那裡。然後就見那堆紙活噼裡啪啦地一陣亂抖,忽然裡面鑽出兩隻毛茸茸的東西,一大一小,一白一黑。那隻又大又白的向王掌櫃女人點點頭,然後帶著小的大搖大擺地走掉。這時女人才拉起攤在地上的王掌櫃,罵他沒用,兩隻黃皮子就嚇這樣了。

王掌櫃反應過來,也恨自己沒用,這不是沒影兒的事麼。只好收拾收拾進屋繼續睡覺,可兩口子卻也沒了繼續做那事的興致。王掌櫃大被矇頭做了一晚上的噩夢,這且不表。

卻說紙匠張送走王掌櫃就坐在屋裡發呆,夥計劉全兒進來請示是不是該收了院裡晾曬的紙活,見紙匠張沒搭音,就又提高了嗓音說。紙匠張一下子從發愣中醒轉過來,說不必了,這幾天恐怕會有買賣來,直接賣了就是。夥計平日裡沒見掌櫃的如此慌亂過,卻又不便問,只好說上街上買寫燒餅做晚飯吃吧,紙匠張說也好把劉全兒打發出去。忽地又喊他回來,告訴他留意一下紙匠房附近有沒有陌生人往來。

那位說了,這遼陽城雖不是大都市卻畢竟曾是東京,即使是解放前也一定是繁華的地方,這來來往往的怎麼叫夥計知道哪些是陌生人。大家有所不知,這紙匠房在老遼陽的城邊子,旁邊是三義廟,裡面賣的都是燒紙活,誰能大晚上的到這轉悠,即使溜達到這附近也加緊腳步過去。這劉全兒是個機警的夥計,知道掌櫃的意思,單撿那在附近晃悠的陌生人留意就是。

話說劉全兒出了紙匠房,往三義廟走,那裡晚上有賣炊餅的,就買回來幾個做晚上兩人的吃食。剛走回紙匠房衚衕口,還真就碰到兩個向裡張望的影子,劉全兒就留了心,躲在樹後暗中觀察。就見那兩個影子互相嘀咕一陣就走到王紙匠家牆外,然後向裡一竄。

劉全兒趕緊跟上去,到牆外向裡瞅,只看到王掌櫃和老婆在院裡忙來忙去的,而那兩個影子卻絲毫不見。劉全兒想是不是自己花了眼,就沒敢和王掌櫃說,走回自己家的鋪子。到家一看紙匠張正在扎紙活兒,就趕緊問掌櫃的咋還忙活啊?紙匠張抬頭瞅了夥計一眼,把劉全兒嚇一跳。

只見紙匠張平日裡掛在臉上的笑不見了,一副猴急的樣子,手不斷地忙碌著,都流出了血,點點滴滴地撒在紙活上。劉全兒趕忙放下燒餅要給掌櫃的包紮。紙匠張喉嚨裡咕嚕一聲,然後說:“全兒,你甭管,這是我自己嗑破的。”劉全兒跟紙匠張也有些日子了,一聽這話就傻了。這紙匠張和劉全兒名義上是掌櫃和夥計關係,實際上跟師徒一樣,兩人相依為命情同父子。

劉全兒聽紙匠張提說過,這紙活中有種叫衝煞活兒,是專門為橫死的厲鬼扎的,因為這種鬼對一般的紙活不喜歡,對有血腥的才滿意,如果拿一般的去燒,就會鬧得雞犬不寧,甚至會殃及紙匠人,怨他們剋扣。

遼陽故事《血京陵之火燒紙匠房》——作者一腔燕魂

想到這劉全兒也不敢做聲了,就給師傅打下手,兩人一直忙活到天矇矇亮。還沒來及休息,就聽院門咚咚響,劉全兒跑出去見是王掌櫃,請了安讓進來,王掌櫃也不客套,直接遞給紙匠張一個單子,紙匠張接過來一看倒吸口冷氣,說:“王掌櫃,這活你怎麼能接呢?你在這行當裡也做了十幾年了,這單子上羅列的東西可不是一般人家能要的啊。”王掌櫃嘆口氣把家裡女人不知深淺的接活兒原委說了。紙匠張聽了嘆口氣,問那要要貨的客人什麼模樣。王掌櫃說那人的打扮有點像店小二,可衣服的質地是上等的綢料,辮子還沒剪,辮根上插了只木釵,瞅著像桃木的。

紙匠張一聽身上抖了一下,問那人是否交代了送貨地點,王掌櫃說那人留下話送到旗倉衚衕。紙匠張眼珠轉了轉忽然又掛出王掌櫃生厭的笑臉,說:“您放心,這單子上您那沒有的我給您補上,保證晚飯前給您送去。”王掌櫃一聽這話真是千恩萬謝,趕忙掏出10塊大洋來,說這是定金,等東家貨款賞下來咱們二一添作五一家一半,紙匠張滿口應承。

等到晚吧晌,王掌櫃僱兩輛拉腳車送貨,劉全兒也幫著把自家的貨往車上裝。王掌櫃沒見紙匠張問劉全兒,說是師傅累了一天在家歇著呢。王掌櫃是個精細的人,就按單子問劉全那幾樣引魂偶、交魂索、待卯、調瞳都是哪幾個。劉全兒指著一對兒一人高的木頭童男女說這就是引魂偶,王掌櫃見那木人的確栩栩如生,但木質很差,便問是怎麼回事,劉全兒說這是槐木的,質地肯定不是很好。那個交魂索卻是個金光閃閃的鏈子,王掌櫃說這金屬的東西咋燒啊,劉全兒笑了,說這是金箔的,也能燒起來。又看那待卯,竟然是架木鐘,時刻分明,錶盤上的指針竟然在走著,卻不是十二刻度,是六十四刻度的。最普通的便是調瞳了,只是個封閉的木桶,倒像是隻馬桶,王掌櫃看到這個就不樂意了,說你去問問你家掌櫃的,是不是弄錯了,劉全兒說肯定沒錯,這幾樣東西就這個調瞳是最麻煩的,掌櫃的做了幾個時辰呢。王掌櫃見人家說的乾脆,自己又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只好一併裝車上。劉全兒死活不跟去,說掌櫃的累一天在家沒人伺候,他得給弄些酒菜回家。

王掌櫃沒辦法,只好吩咐家裡的看好家,自己押著車奔旗倉衚衕。車快到旗倉附近,跟車跑的力工喊停,說車上貨掉了。王掌櫃回頭一瞅可不麼,第二輛車上拉的紙匠張家的貨落了一路,只好停車大家回頭去撿,王掌櫃吩咐力工撿遠處的東西,那引魂偶掉一個在車邊上,臉衝著地,王掌櫃就過去把它翻過來。

這時天已經擦黑兒,那時沒路燈,大家走夜路都是提著燈籠,王掌櫃拿燈一照,只見那童女的眼睛中竟然流出了血。

王掌櫃啊啊地叫起來,那三四個人圍攏過來也都吃驚,說這個東西怎麼辦啊。正這時候見路上走過來倆人,是一個老太太領著個小孩兒,那小孩眼珠子嘰裡咕嚕地賊亮,兩人也不說話,過來哈下腰就去舔那引魂偶眼中流出的血,眾人嚇得都要尿褲子了,可誰都沒敢動地方。

只等老太太和孫子舔完,向王掌櫃點點頭,示意可以走了,大家趕緊把人偶裝上車,一股腦地進了旗倉衚衕。只見那頭天訂貨的的人早站在一家門口等著,這門臉倒是寬大,大車進去綽綽有餘,那人指揮眾人卸車,也不點貨,將王掌櫃叫到跟前給了180塊大洋,趕車和力工們另又給了賞錢。這一夥兒人千恩萬謝,一併出來各自回家。

到了家王掌櫃才鬆了一口氣,發現褲襠裡溼漉漉的,趕忙叫家裡婆娘給換,被婆娘指著鼻子數落沒出息,王掌櫃也不爭競,任由她罵。換完衣褲就揣了九十塊大洋來到紙匠張家。敲了半天裡面也沒動靜,只好推推院門,竟然沒栓上。王掌櫃喊著劉全兒和張師傅走進院子,忽然發現整個院子空蕩蕩的,竟然一個紙活兒都沒有了,甚至連燒紙都沒一張。王掌櫃心琢磨難道紙匠張生意都不做了?

忽然間上屋裡燈光一閃,映出兩個影子,想是那師徒倆在屋裡呢,自己進院吵醒了他們,便上去拍房門,喊著劉全兒,聽得裡面一個蒼老的聲音答:“王掌櫃啊?門沒栓,進來吧。”王掌櫃想許是老太太在家,把錢交給人家趕緊就走吧。就邁步進去,口裡應著:“老太太,還從未見過您呢,今天和張師傅合夥做了筆生意,貨款到了,過來給張師傅的。”

正說著裡屋燈忽然就滅了,原本從裡屋門映到客堂的光明一下子都沒了,這王掌櫃原本是提著燈籠的,可進屋時將燈籠放門口了,屋裡一暗,就只剩下門口斜斜照進來的微光。只見裡屋黑咕隆咚的,這堂上卻滿是影綽綽的紙活,在微光下就像活了一樣。王掌櫃本來就受了驚嚇,這下更慌了,趕緊把錢袋子拿出來扔進裡屋,喊一聲張師傅給您錢,然後就轉身離開。

忽然一陣冷風過來,把屋門吹得半開了。王掌櫃著急也沒留神,腦袋一下子磕門框上,由於匆忙,這下可不輕,差點暈過去。他摸著額頭疼的蹲在地上喊,這時西間屋的房門一下子開了,只見一個身影架起他就往外跑。王掌櫃就感覺有陣陰風帶著他往回摞,他在掙拽中慢慢失了知覺。

王掌櫃是被冷水澆醒的,溼漉漉的趴在紙匠房的井臺上。那時候還沒自來水,一般是巷子裡幾家公用一口井,遼陽這地方不缺水,而且井水的水質很好,不用像北京官家那樣跑出城去拉水。不過這地下水特別清冽而且涼,拔得人心寒,特別是這剛入秋的時候。這王掌櫃被水一激,弄個透心涼,抬頭看,見個影子還要澆一桶水下來,趕緊抬手擺了擺,卻說不出話。

仔細看,原來卻是紙匠張,赤牙咧嘴地,那個標識性的笑臉已經不在,兇惡中帶著驚慌。見王掌櫃醒轉,撩了水桶說:“老王,你這麼晚出來幹嘛?”王掌櫃見紙匠張語氣誠懇便去了幾分害怕,“張掌櫃,我是給你送錢來啦。”“唉,也幸虧你來,不然我的命興許沒了。”“怎麼?難道張掌櫃家裡出事了?”這張掌櫃說出一番話來,將王掌櫃驚得是目瞪口呆。

原來這紙匠張的確不是平常人,竟然是正黃旗漢軍副都統希朗阿的外甥,早年隨舅父在清軍當差,後來清朝滅亡,清軍被革命黨打得散的散逃的逃,這楊掌櫃便改了名姓,跑到雲貴一帶當土匪,做那些挖墳掘墓的勾當。

在一次領幾個土匪盜取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王劉龑的墓穴時中了墓穴中的蠱毒,將面目毀了,後來經民醫調理總算保了命,但從此臉上只能掛個笑臉。這紙匠張是個心靈手巧的人,土匪做不得,便在嶺南一帶做起了紙匠活兒,學了一身手藝。嶺南一帶很是荒僻,神神叨叨地事物也多,和中原的風俗大是不同。那地方做紙活必然要用人血才能靈驗,此時他已不是原來的土匪,所以不願傷害別人,只好割自己的血來魘那些紙人。他的紙活做得好,所以來買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那些土豪劣紳哪個都惹不起,不做還不行,後來乾脆逃出了嶺南。

出逃的時候一直是隻身在荒山野嶺裡走,總感覺後面有東西跟著,過秦嶺的時候遇到個路人,說他身上有煞,他怕得不行,就問怎麼解,那人說只要把他帶在身邊做夥計就行,遇到危害時能幫他解煞,那人就是劉全兒。這兩人名義上雖然是掌櫃的和夥計,可紙匠張心裡明白,自己的姓名都在劉全兒手心裡握著。到後來,這劉全兒竟然開始直接吸取紙匠張的精血,弄得紙匠張成天精神恍惚。

頭天王掌櫃來店裡要紙活兒,紙匠張便知道是那煞來了,這是從劉龑墳墓裡跟出來的東西,定是附在誰家人身上從嶺南來到了東北,那人死後,煞也就有出來的跡像,想來那家人也是略懂這些的,所以單子上開列的都是降煞的東西。紙匠張跟劉全兒商量,劉全兒說也好,就在遼陽將那煞降了,想它離開嶺南不會太強,所以兩人起早貪黑趕了一天,將紙活做出來。

這紙匠張忙一天,實在乏累,就睡下了。到半夜感覺身上不對,張眼看,見劉全兒卻在吸取自己的精血,他一腳將劉全兒踢開,說混賬東西,想要我老命啊,為了降煞,我已經在紙人上用去多少血啦。劉全兒卻瘋了一樣,也不說話,又撲上來,將油燈都撲滅了。這就是王掌櫃在外面看到有燈光,卻忽地滅了。

那紙匠張畢竟是做過土匪的人,狠勁兒上來,便踢倒了劉全兒,往屋外跑,見王掌櫃在地上蹲著,怕他受劉全兒傷害,便一把拽了出來。就感覺劉全兒也追出來,可並非人形,只是陣陰風一樣要將王掌櫃拽回去。

紙匠張說要不是王掌櫃在外屋喊叫,劉全兒分了神,想來他也難以脫身,所以還要感謝王掌櫃無意中相助,王掌櫃聽了這許多細節哪裡還敢託大,說若不是紙匠張自己可能也會著劉全兒的毒手了。兩人商量下一步該如何是好,紙匠張讓王掌櫃先回家,這事兒和他沒關係,不要再插進來了,自己準備往奉天逃,他舅父在那,家大業大,興許能震住這些邪祟,而且劉全兒也不敢去惹是生非。王掌櫃一聽也好,說你先跟我回家吧,我給你拿件外衣和大洋,你穿著中衣去奉天也不方便,有一百多里地呢。

過一會兒紙匠張忽然問那批紙活是送到哪去了?王掌櫃說是旗倉衚衕,紙匠張轉著眼珠子想了想,說也罷,我這條命是你救的,為了就你老婆還了你便是,咱倆去趟旗倉吧。王掌櫃見話頭不對,便問怎麼回事兒。

紙匠張說這一切皆因自己身上的煞怨引起的,你不知道那南漢王劉龑倒是個好人,可他後面三個繼承人一個比一個壞,將南漢王朝弄得鬼魅叢生。劉龑死了以後後人為了鞏固自己地位,便用惡煞降頭來祭祀他,那些東西便附著在劉龑墓中,千年過去,沒人敢動那墓穴。偏是紙匠張和手下弟兄們是北方過去的土匪,不懂得其中的厲害,胡亂闖進去,除了紙匠張脫身,其他弟兄全死在墓中。那墓穴的事物得了月華便越發猖狂,將怨念託在紙匠張身上,所以他走到哪都會撞鬼。這劉全兒就是飢鬼託生,所以吸取人的精血為生。

王掌櫃雖然不忍,但為救自己的婆娘也只好應允了,他也是做紙匠多年的,耳濡目染地也知道些,所以一定要跟著紙匠張同去。紙匠張要王掌櫃準備些符紙,還有桃木劍之類的,臨出門紙匠張見院子裡有隻小狗,便過去一刀宰了,見王掌櫃發愣,說這狗血有用。兩人收拾了事物便往旗倉來。

進得旗倉衚衕時正是天要亮沒亮鬼呲牙的時辰,這時是最黑的,因為月亮下去,太陽還未起來。衚衕裡黑了嘛去的,王掌櫃悄聲說那家的大門就在最裡面。倆人悄悄走進去,到門首,忽然裡面一聲殺豬般的嚎叫。

王掌櫃聽著像自己的老婆,趕緊要撞那大門,卻被紙匠張一把攔住,說你先將狗血潑到門上再做打算。只見狗血潑到們上,那大門絲絲拉拉地竟然像著了火,一點點蔓延開來,上面烏了吧去的一層隱霧漸漸散開,露出鐵門的本色。紙匠張用桃木劍撥門栓,一下子開了,幸好裡面沒栓嚴實。

倆人進院一看,見許多下人走來走去,也不瞅倆人。王掌櫃偷眼觀瞧,見每人臉上都一層灰濛濛的,倒相似紙匠張掛在臉上的笑一樣,只是眼睛少了神情,甚是駭人。他也不敢問,只好跟在紙匠張身後緊緊貼著。紙匠張也不管許多,徑直向裡面走,遇到擋路的人便用撒了狗血的桃木劍將人推開,那些人也不言語掙扎,轉了方向繼續走,滿院的孤魂野鬼一樣。

走到後邊是個靈堂,卻沒了那些鬼影,中間一口大棺槨,兩邊排列的都是紙人紙馬,上面有牌位是劉太公登仕郎諱龔昌。兩人正在發愣,忽然見棺槨後面轉出個身影,陰深深地說:“瓜爾佳,你來啦。”王掌櫃嚇一跳,不知道那人喊誰,仔細瞅瞅,原來竟是劉全兒。

只聽紙匠張惡狠狠地說:“我就知道是你這個兔崽子搞的鬼,你他孃的故意讓我從嶺南走出來,原來是要來東北為害。”

劉全兒陰森地說:“是呀,沒你跟我說東北的好處,能讓你過秦嶺麼,你以為能逃得過我們劉家人的手?”

紙匠張說:“好,劉全兒,我張洪理認栽,只求你把王掌櫃夫人交出來,我隨你處置。”

“你以為我要的是你啊?瓜爾佳,你還不配。”

紙匠張回頭瞅瞅探頭縮腦的王掌櫃,又瞅瞅劉全兒,“你難道要的是他?”

“瓜爾佳,識相的你現在可以走了,這位‘王掌櫃’就留下吧。”

遼陽故事《血京陵之火燒紙匠房》——作者一腔燕魂

有人問了,劉全兒怎麼喊紙匠張為瓜爾佳,這裡卻是個由頭,那紙匠張本是旗人,瓜爾佳正是他滿族老姓,這劉全不叫他張洪理就是說明已經完全知道了他的根底,意思是要紙匠張不用再裝下去了。

這下紙匠張可奇怪了,他在紙匠房待了這麼多年,對王掌櫃也算了解,只知道他是個老實巴交怕老婆的紙匠藝人,不顯山露水的,這劉全兒一族怎麼會找他頭上來了?忽然見王掌櫃發起瘋一樣衝劉全兒撞過去,嘴裡呼喝著:“你把我老婆弄哪去啦!”

那劉全斜了身躲過去,就手在王掌櫃頭上一拍,說一會兒就還你老婆,只見王掌櫃咕登一下倒在地上。

要說這王掌櫃也是倒黴,兩次昏迷都是落在劉全兒的手裡,也是沒法子的事兒,王掌櫃家本是遼陽望族,打小兒是個讀書人,後來清廷被推翻,這王姓家族便敗落了。王掌櫃沒辦法,幸虧他從小手巧,喜歡繪畫剪紙之類的,後來就跟人學做紙活,而且以此為生。

等王掌櫃悠悠轉醒過來時,這天光已經亮了,他向四周看看像在一個柴房之中,手腳倒是沒被困著,柴房裡沒窗戶,外面的陽光從柴門縫中透進來,房子裡到處是茅草乾柴。王掌櫃只覺得頭昏腦漲,也不知受劉全兒什麼手段,爬起來想走到門那扒著向外張望,忽然腳下被絆一下,軟軟乎乎的,聽得一聲呻吟。趕緊拔開柴草看,差點沒嚇死過去,見地上竟是個骷髏般削瘦的身軀,仔細辨別了,衣著竟然是紙匠張。王掌櫃趕忙扶起他,發現心口窩還有股熱氣,趕忙拔前胸抹後背,希望他轉醒過來。要說這紙匠張真是盡活,微微張了眼看到王掌櫃輕聲說:“王大哥救我。”

王掌櫃也不知如何是好了,只是不斷地落淚,心想這紙匠張本來可以遠走高飛的,為了救自己老婆落得如此下場,真是可憐,可恨自己手無縛雞之力,對醫巫等事更是一竅不通,這時候念幾段詩詞歌賦又屁用沒有,只好抱著紙匠張的身子呆呆地坐在那裡。

過了一會兒,紙匠張又緩過口氣,低低的聲音說:“王掌櫃,看在我為你夫妻如此的份上,只求一條活命了。”

王掌櫃趕忙回答:“張兄弟,我咋救你啊?”

紙匠張說這救的法子有些難,請王掌櫃不要推辭。王掌櫃急眼了,說都這個時候了還推辭什麼,趕緊告訴我怎麼做。紙匠張就說唯一救我得辦法就是喝你的血。王掌櫃一下子愣住了,這他可沒想到,可低頭看看懷中骷髏一樣的紙匠張,心中實在不忍。

王掌櫃橫下心,用嘴將自己的手腕嗑了半寸長的口子,血一下子竄出來,他將手腕放到紙匠張的嘴上。說也稀奇,這紙匠張吸取王掌櫃的血後竟然生出力氣,而且越吸越有力道,直把個王掌櫃吸得頭暈目眩,整個左手都漸漸灰白了,最後實在支撐不住倒在地上,手腕也從紙匠張的嘴上滑開。這時紙匠張才猛然醒悟,這麼吸下去王掌櫃焉有命在,自己倒有了幾分氣力,便撕塊衣袖,替王掌櫃包紮起來。

兩人互相扶持著,半倒在柴草中,王掌櫃問自己被劉全兒打暈以後的事,張紙匠一一作答。原來張紙匠見劉全兒一掌拍暈了王掌櫃,知道這是嶺南蠱術中的神仙拍,這神仙拍卻又和中原的武術不盡相同,除了力道穴位以外還有蠱毒在裡面,所以王掌櫃醒來之後還有反應。紙匠張手中倒是有桃木劍狗血等物,可這些東西對付鬼魅行,對人卻毫無作用,他只好橫下條心,把桃木劍撇一邊,跟劉全兒拼命。要說這紙匠張原來是清軍正黃旗的軍官,後來又做過幾天土匪,雖然臉上殘,可手底下還是有兩下子的,劉全兒還真舞扯不過他,被打得步步倒退。紙匠張知道他會蠱術,所以加著萬分小心,也不敢過於逼近,拳腳大部分向頭部招呼,不碰他的手。兩人僵持了許久,那劉全畢竟身材矮小,鬥不過膀大腰圓的紙匠張。只見他忽然鑽到供桌下面,紙匠張怕他使陰招,不敢跟著鑽進去,只能用腳踹供桌,想掀翻。那供桌卻是實木的,很是沉重,踹一腳就挪一下,並不見掀翻。就在紙匠張運氣準備最後踹到供桌的時候,忽聽得供桌下面的劉全兒“吱兒”的一聲尖嘯,他愣片刻,劉全兒又“吱兒吱兒”地叫了幾聲,這時就聽靈堂外面呼嚕嚕地腳步聲響,那些院子裡來回走動的行屍呼啦啦地衝了進來,紙匠張趕緊跳到供桌上,那些行屍就圍著供桌亂轉,劉全兒從供桌下面出來,又發出呼嘯聲,只見那些行屍一下子把供桌掀翻,把個紙匠張裹在其中動彈不得。劉全兒便指揮那些行屍吸取紙匠張的精血,吸得他感覺快死了,在彌留之際,聽到外面有“嘣,嘣嘣”的羯鼓聲,那些行屍才散去,劉全兒聽到羯鼓想也是一驚,見外面已經有了黎明的微光,知道這些行屍見到陽光就會馬上消了蠱變成正常人,所以拖拽了王掌櫃和紙匠張的身子,藏到柴房裡。

要說過去人可不像現在人這樣嬌生慣養,而且求生欲特別強,這紙匠張和王掌櫃在柴房中硬生生地被關著,也沒人送吃喝,趴在門縫中向外張望,這後院裡連個鬼影子都沒有,喊也沒人搭理。兩人摸摸身上,不禁大喜,昨晚殺的那隻小狗居然還在皮囊之中。原來紙匠張吩咐王掌櫃這狗血最好是新鮮的,王掌櫃一時沒找到趁手的傢什盛狗血,所以找個皮囊將狗囫圇塞進去系在腰上。兩人也不管腥臭了,生者就吃了了半隻狗肉。紙匠張是土匪出身,倒是沒太嫌棄,皺皺眉就嚥了下去。王掌櫃只能捏著鼻子跟自己說務必要活下去,自己的婆娘還等著營救,就這樣也噎了一些下去。兩人緩得有了些力氣,只盼那日頭不要下去,就會有人來搭救。說來也是鬱悶,這天就是這樣,你盼它晚點黑,可偏就早早黑下來。

夜裡那些行屍又開始走動起來,直嚇得兩人大氣兒都不敢喘,這時候卻挺想劉全兒出現的,畢竟他還算是個人,比沒人氣兒的行屍可強多了,這些東西一旦招惹了,砸門進來,兩個人的精血可就被吸乾了。

過了午夜,外面隱隱有雷聲響起,可能遠處開始下雨,兩人盼著雨下過來,把那些行屍驚走。忽然聽得幾聲呼嘯,那些行屍果然走出這個院子,兩人長出了口氣。這時雨也下過來了,而且越下越大。幸好柴房頂密不透風,而且建在高處,外面的風雨一點也沒滲透進來。兩人藉著外面的閃光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焦急中露出一絲苦笑。王掌櫃忽然發現紙匠張的面目變了,不再是那張掛著掛著僵硬微笑的臉,甚至有幾分英武,低聲告訴他,紙匠張摸摸自己的臉,忽然大喜,說自己的臉上有了知覺,這番經歷誤打誤撞竟然得了推宮過血的功效。原本自己在劉龑墓中受了蠱惑,將一張麵皮弄得沒了知覺,成天帶死不活地掛張笑臉,被劉全和行屍吸了許多精血後,又得了王掌櫃的鮮血和卻邪的狗血,所以竟將麵皮恢復回來,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兩人暗中高興,卻也發愁如何脫身。這時外面的電閃雷鳴更加猖狂,滾滾的雷聲和連續的霹靂彷彿要將整個旗倉生吞一般,更夾雜著大雨如注,要淹了整個遼陽城。此時紙匠張想著如何脫身,而捨命不捨財的王掌櫃想的卻是紙匠房自家院子裡晾曬的紙活兒恐怕都泡湯了。

兩人怔然間想著各自的心事,忽然聽得柴門響動,兩人大吃一驚,趕忙一人抄起一根劈材擋在胸前,但聽得外面那人不斷撥弄著外面的門鎖,卻怎麼也打不開,然後又走開了,兩人不敢發出聲響,在黑暗中怔怔發愣。又過一會兒那人又走了回來,用東西砸那門鎖,砸得很是小心,只在閃電過後默數幾秒鐘,然後趁著雷聲使勁砸,雷聲過去便停止。二人這才放心,來人一定是救自己的,趕緊撲向門邊,問來人是誰。那人一聽裡面人呼喚,不禁大喜,說:“當家的別怕,門鎖馬上就能砸開。”王掌櫃一聽不由得驚喜萬分,那聲音分明是自己的婆娘。這時來不及問她是如何逃脫的,但盼趕緊打開門鎖。

婆娘在外面更是興奮,砸得更歡了,也不管什麼雷聲了,想趕緊把男人解救出來。忽然覺得脖子後面一陣陰風吹過來,冷冷的不帶一絲陽氣。她啊地一聲大叫,想回頭瞅,卻轉不過身。這時就聽後面東西說:“你還想放他們出來。”女人一下子便嚇堆了,癱倒在地上。那東西將拄著的柺杖反轉過來,勾住女人的脖子往雨裡拽,女人咳咳地喉嚨裡發出喘不過氣的聲音。王掌櫃趴在門縫上,向外直勾勾地張望,可黑暗中什麼都看不見,聽見女人的聲音更是心痛欲裂,只好對著外面喊:“劉大爺,求你放過我老婆,你要喝我的血進來喝就是,可別傷害她啊。”

卻聽見那東西幽幽發出聲音,就像人在水裡說話一樣,倒不是劉全兒那種尖聲細嗓:“你的血我得要,可這婆娘我更需要,因為她姓夏。”然後就消失在風雨裡了。

紙匠張還是第一次知道王掌櫃的老婆姓夏,他仔細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忽然想起一事,就問王掌櫃祖上是不是輩輩兒在遼陽當地做官。王掌櫃哪裡有心思和他講這些事務,只坐在地上哭,好一陣子過去,才慢慢緩醒過來。紙匠張只好重新問他。王掌櫃說是的,而且他們這族王家人大部分都迎娶夏家女兒為妻,這系的王族原來在明朝時便在遼陽居住,祖上是遼東太守,與夏家頗有淵源,但到清朝後期家道中落,凋敝得只剩下他這一支,他太爺爺是王家的嫡子,而爺爺和父親都是獨子,所以三代以內都沒有旁系,正所謂六親少力,最後落得個以扎紙活兒為生了。紙匠張便問他既然是王家子弟,怎麼會不知調瞳的事兒。王掌櫃說自己小的時候父親並不說明家中舊事,只要求他讀聖賢書,不許近歪魔邪祟,可恨自己沒本事,最後還是為死人做活兒。紙匠張聽完嘆口氣,說這也怪不得你父親,想來老爺子本意在你這輩兒以後不願再碰那些東西了,可天道如此,你們王家畢竟還是脫不了干係的。這話讓王掌櫃一頭霧水,便問紙匠張此中隱情。紙匠張略說了一下。

遼陽故事《血京陵之火燒紙匠房》——作者一腔燕魂

原來王家確實是遼陽大族,而且祖上是遼東太守,後來機緣巧合與雲南遷徙來的夏家通了姻親,而且引出許多悲歡離合的故事,後來王太守病重,被夏家子弟用調瞳醫治,可後來不知怎麼兩家反目,引發王太守家人到處追殺夏家子弟,使得整個遼陽城遭蠱惑荼毒,再後來兩家在三百年中不斷糾葛,但沒想到王家的祖訓還一直延續著嫡長子娶夏家女為妻的規矩。這些故事王掌櫃從未經父親講,所以聽得如痴如醉。

卻說王掌櫃的婆娘被那東西在地上拖拽著,經雨一打,反倒醒轉過來,卻也失了懼怕,手抵著柺杖的彎處,腳不斷地亂蹬,竟然把脖子掙脫出來,翻過身,便在大雨裡跪爬著逃脫,也分不得南北西東。

原來她被劉全兒從家裡誑哄出來,說王掌櫃和紙匠張一同去了旗倉,東家由於紙活兒做得好另有大量賞錢,而且還設宴款待二人,可王掌櫃不勝酒力,竟然喝得人事不省,那東家找了大夫看,讓劉全兒趕緊給奶奶送信兒,別出了差錯。夏氏一聽就急了,也不管夜黑風高,就跟著劉全兒到了旗倉,進院子才發現被騙,見到那些嚇人的行屍腿腳一下子軟了,驚叫一聲暈倒在地,正是這一聲將王掌櫃兩人引了進來。夏氏醒過來時已在房中,此間陳設極是考究,連枕頭都是玉石的,門外倒是沒人把守,她聽見外面打鬥,還以為是劉全兒和那些行屍打起來了,因為害怕,所以一直沒敢出去看。第二天天亮,有下人送來吃喝,她就撒潑打諢,弄得那些下人只好將房門鎖起來任由她在裡面吵鬧。一直等到天黑下起雨,夏氏想不如趁著雨夜逃出去,竟然被她把窗戶撬開,外面卻不見那些行屍,這女人膽子便大起來,順著廊簷想走出去,到一間亮燈的屋子下忽然聽見裡面有人說話,是劉全兒的聲音說那兩個人鎖在後邊柴房裡一天了,估計只剩下半條命,等再過一天,腸子清了,再給主人享用。那主人低沉地聲音問夏氏那裡如何了。劉全兒回答白天鬧了一天,想是這時累了睡在房中呢。那主人說一定要看緊了王雋靈和夏氏,這兩人一個是血瞳一個是靈媒,可千萬別出差錯。劉全兒應承了,請老主人安歇,然後請安告退。

這夏氏倒也機靈,知道劉全兒必然會檢驗。心想原來自己的男人也在旗倉,倒不急著逃走了,要將男人救出來才行,所以又悄悄跑回自己原來被關的房子,從窗內跳了進去。過一會兒果然聽外面門鎖響,夏氏便警覺了,躺在床上,順手將床頭的玉石枕放在手邊。眯著眼向帳外瞧,見個影子的確是劉全兒瘦小的身形,便手裡握緊了枕頭。那劉全兒走到床前聽了聽,見夏氏鼻息均勻,像似睡了,幽幽地嘆口氣說:“唉,想當初你夏家在嶺南一帶何等的風光,要不是惹了我們劉家,弄得兩族械鬥何至於此啊。”這時外面忽地一道閃電劃過,劉全在電閃之間見了夏氏的面容心中一動。

這夏氏他原也是熟識的,雖然潑辣,但容貌嬌媚,天生的美人坯子,想來若不是因緣際遇,怎麼會下嫁給王雋靈那個廢物。想自己奉老太爺之命一路隨著紙匠張從嶺南輾轉出來,受了多少苦楚,要不是自己手段高強,迷惑了張洪理盜取幾次精血,可能就會被蠱毒反噬。這女人是夏氏血脈,必然有著解蠱的辦法。不禁淫心大起,也不管主人的規矩,直想霸佔了夏氏,然後威逼她說出解救自己的辦法。於是開始解夏氏的衣物,欲行不軌。

夏氏原只以為劉全兒會來檢驗自己是否睡著,頂多也就是打鬥個你死我活,卻沒想到這狼心狗肺的東西竟然對自己起了歹心。她假意不動聲色,待劉全兒頭貼得近了便拾起手中的玉枕啪地敲在上面,你想那劉全兒才多大身量,這一枕頭竟然削得他從床邊直跌落到地當間,一下子便沒氣兒了,連喊叫都沒發出來。

夏氏趕緊起來整理了衣服從房中走出,摸著黑向宅子後面走。這夏氏原嫁到王家時,也享受過大奶奶的生活,只是後來王家的祖產都變賣了,卻也知道東北大宅院的格局,猜到柴房的大致位置,竟然被她找到了所在,搜索了幾間屋子,都沒上鎖,裡面也沒有柴草,直到這件屋子是上鎖的,門口有些劈材,所以認定當家的必是被鎖在裡面。那鎖卻是結實,只好到院中尋了塊大石頭來砸,後面發生的事就和前面對應上了,不必贅述。

話不重敘,這王掌櫃王雋靈與紙匠張見夏氏被老鬼撈走,急得不行,使勁拍打柴門,王雋靈更是痛哭流涕,分不清雨水還是淚水。忽地那門鎖落了下去,原來門鼻經夏氏敲打已經鬆脫,再經二人的衝撞竟然完全脫落。二人大喜,急忙跌跌撞撞出來,夠奔夏氏被拖走的方向。堪堪到了前院,此時雨卻住了,院子裡還是原來靈堂的模樣,而且樹著風燈。紙匠張見地上桃木劍尚在,趕忙拾起來,兩人四下查看,卻沒發現異狀,正自納悶。

忽地靈堂中間的棺槨當地一聲,好不嚇人,然後又是噹噹兩聲,紙匠張怕棺中事物有變,急忙喊王雋靈一起來壓棺。二人便伏在棺上盡力向下按壓,可是覺得一股大力向上抬著棺蓋,都快按不下去了。王掌櫃便發起狠來,爬到棺上向下一坐,心想此番就是死也不脫身了。

就在此時,四周的行屍又陸續出來,受那棺中噹噹聲音的蠱惑,慢慢聚攏過來,眼見得二人支持不住。紙匠張正暗自叫苦,忽然想起一事,自己腰間還有事先準備的靈符若干啊,順手一摸,那裝事務的皮囊竟然也還在,趕忙摸出一疊穿在桃木劍上。這邊要王雋靈盡力壓住棺槨,那邊盡力一跳,將桃木劍上的靈符戳向風燈。只見靈符忽地著起來,紙匠張其實並不會念什麼咒語,只有一句“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只未想到這招竟然管用,那桃木劍所揮之處,行屍便不敢近前,只要是沾染了符灰便即倒地,一會兒工夫周遭便橫七豎八地臥了十幾具屍體,外圈的行屍也不得近前了。

二人正自得意,忽然聽見柺杖咄咄的點地聲音響起,原來是那老鬼領著劉全兒出來。這兩個是人,自然不懼靈符,陰森森地緊逼過來。紙匠張不知深淺,用桃木劍去砍那老鬼,只見老鬼用柺杖一搪,桃木劍便斷為兩截,只剩了木把在手中了。紙匠張大駭,急忙後退,卻被老鬼就手一拐拍在後背上,打得紙匠張口噴鮮血,濺得靈堂前的紙人紙馬上到處都是。

只聽得劉全兒幽幽地說:“瓜爾佳,可惜你白搭上一條性命,此事本與你無關,偏要攪這渾水,嘿嘿,今天就這樣吧。”

紙匠張退到棺槨旁,棺上的王雋靈伸手拉他上去,說:“洪理兄,我王雋靈此番連累了你,只好來世答報了。”

紙匠張卻赫然一笑,“雋靈兄弟說哪裡話,我張洪理自打南漢王墓中出來麵皮受了蠱惑,弄得人不人鬼不鬼,今天才得恢復,都是得了兄弟的好處,今日死而無憾了。”說罷,對著那老鬼喊:“媽拉個巴子的,老子今天死也要死個明白,老鬼,你到底是什麼變的?”

那老鬼聽罷便桀桀地笑起來,依然是那種咕嚕的聲音:“好,反正你二人也是死到臨頭,不妨叫你們明白。”只見他把頭上的斗笠脫下,那斗笠連著披風,原來身上竟然插著許多手指粗的銀楔,怨不得穿了披風是個奇形怪狀的模樣。只見那老鬼長髮披肩,面容竟然十分美貌,是個女子模樣。只見她指著王雋靈說:“怕了吧,這就是你們老王家給我留下的傷害,當初你父親到嶺南來說尋草藥,將我矇蔽了,竟然陪他進入漢王穴,被墓中的蠱毒傷害,落得全身麻痺,只剩了這張臉還能見人,若不是漢王后人見我可憐用陰楔阻我身上之毒,今天也不會站在這裡了,你們坐下的便是救我的劉家後人,今天我要用你們王家的血脈來解救他。”說著便指揮那些剩餘的行屍來抓二人下來。此時張王二人已經是山窮水盡,無力抵抗了。

正在此時,忽見四周的紙人紙馬動作起來,彷彿活了一般,撲向老鬼和劉全兒,那老鬼也被嚇了一跳,那些行屍便也停下來。正發愣間,只見角落裡衝出一人,向著棺上二人喊快跑,王雋靈仔細一瞅,竟然是自己的婆娘夏氏,不禁驚喜萬分,趕忙拉著紙匠張跳下棺槨隨夏氏便跑。

三個人一路跑回紙匠房,路上二人問夏氏緣由,夏氏說自己趁老鬼麻痺,脫出柺杖,卻不敢發出聲響,只好躲在角落裡。後來見二人出來剛想相見,卻又見滿院的行屍跑出來。她只好繼續躲藏,直到聽見前院打鬥,又見那些行屍紛紛向前面跑,直到二人可能又被困住,她也跟了過來,躲在紙人紙馬之中。後來紙匠張的血噴到紙人紙馬上,她就感覺那些東西有了靈犀,突地想起自家曾有一絲感應,或能驅使這些紙活兒。眼見二人性命攸關,一下子發了狠,自心底裡發了聲“破”,那些紙活兒便不知怎麼竟然活了。

這裡且暗表幾句,那王夏夫妻渾渾噩噩卻不知自身保藏秘密。兩家是遼陽城自古的族系,頗有淵源,這王家祖上受夏家人調整,血脈中竟然得了血瞳,而夏家又是積年的弄蠱,後來嫡系靈童漸漸凋敝,竟然隔幾輩偶出靈媒。這便是那老鬼口中的血瞳靈媒了。那些紙人紙馬受血瞳靈媒蠱惑,便鮮活起來,所以不受常規拘束。老鬼欲擒二人,便是要王雋靈的血和夏氏的靈媒來救活棺槨中的殭屍。

卻說三人跑回紙匠房,可算到王家,累得氣喘吁吁,只盼天快亮,商量如何去奉天投奔紙匠張的舅父,好逃脫性命。這時雨已經完全停止了,烏雲散去,一個偌大的銀盤露在空中。三人正在屋中休息,忽然聽見院門被撞開,扒窗一看,嚇得魂飛魄散,見老鬼和劉全兒正指揮那些行屍抬著棺材闖進來,棺材蓋子已經掀去,裡面滿是那些濺了血的紙人紙馬。原來夏氏只顧著逃脫,那些紙活兒一下子失了靈犀,摔落在地,恢復了原來樣子,不然胡攪蠻纏起來,也夠老鬼一嗆。

這裡三人實在是沒了著落,只能在屋中坐以待斃。那些行屍抬著棺槨轟地講屋門撞開,就有行屍將三人抓住,任憑掙扎無法脫身。劉全兒詭笑著走過來,摸了摸夏氏的臉說:“可惜可惜。”忽然拔出刀一下插入王雋靈的胸膛,待拔出時,那血便嗤嗤地噴出來,那些行屍將棺槨抬過來任那血澆灌在裡面。只見天上的銀月毫無遮攔地照將下來,將整個紙匠房都籠了,院子裡只是凝立著十幾個身影,除了血的噴薄,無一毫動靜。

忽然那棺中伸出一隻枯手,將上面的紙人紙馬劃開,似要坐起來。老鬼走到夏氏跟前:“夏靈兒,想活命就讓劉太公起來,不然宰了你祭他也一樣。”

夏靈兒瞅著王雋靈漸漸蒼白的面容,心如刀絞,只能不斷地哭喊。王雋靈無力地說:“活,報仇。”然後便閉上眼。

這時忽然院外想起咚咚的羯鼓聲,紙匠張一聽大喜,使勁兒一掙,竟然脫身出來,過去一把拖住王雋靈的屍體從行屍手中拽出來。那些行屍聽見鼓聲竟然都無所適從,任由紙匠張拖拽,這邊夏靈兒見到也掙脫出來,伏在王雋靈的屍體上放聲大哭。

那邊老鬼和劉全兒不知所措,只覺得這鼓聲來得蹊蹺,剛想繼續威逼夏靈兒。忽然那外面走進來兩個人,一個是老太太,另一個是個童子,那童子的眼中放出兩道火光,把老鬼和劉全兒逼得步步後退。張洪理趕忙爬起身衝著老太太就磕頭,老太太也不理他,吩咐童子逼住老鬼和劉全兒,然後俯下身看王雋靈的傷,不禁嘆了口氣,起身挽起夏靈兒說:“閨女,沒救了,由他去吧。”

然後吩咐紙匠張找火石將那棺槨和著裡面的紙活兒一起點了,只見那火焰騰地一下子起來,卻是藍瓦瓦的顏色,裡面那殭屍掙扎著坐起來,鬼哭狼嚎,聲色淒厲。忽然老鬼把身上陰楔盡數拔了,撲進那火堆裡,抱著殭屍一起活活燒起來。那童子只留意她,卻將劉全兒忽了,這賊人趁機溜了出去,童子和紙匠張要去追,老太太說由他去吧索的命已夠數了,算撿了活命。

這夜,紙匠房火光沖天,火勢慢慢延及周邊,將遼陽城東南映了半邊天,造紙廠也未能倖免,後來那裡再也沒有扎紙活的人家,只剩下個空落的名字還流傳下來。

遼陽故事《血京陵之火燒紙匠房》——作者一腔燕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