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校共建群防同治”濱州實驗中學“平安校園”亮點建設雛形初現

“警校共建群防同治”濱州實驗中學“平安校園”亮點建設雛形初現

1月14日濱州訊(顏紅兵 李鵬飛)校園安全關係著廣大師生的健康成長,關聯著萬千家庭的幸福安寧。維護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是建設更高層次、更高水平小康濱州的重要內容,是創建文明濱州的實際行動,公安機關重任在肩、責無旁貸。經區分局著眼新時代新特點,以三年基層基礎攻堅為契機,圍繞治安熱點問題持續發力,積極探索新型校園安保機制,推行標準化、精細化管理,自2018年10月份以來,在濱州實驗中學積極構建校園安保新樣板,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公安與教育部門的不懈努力下,硬件建設工作接近尾聲,軟件系統正在全面調試即將全面投入使用。


“警校共建群防同治”濱州實驗中學“平安校園”亮點建設雛形初現


以科技應用為支撐,打造平安智慧校園

平安校園建設工作在外出學習考察基礎之上,秉承“大整合、高共享、深應用”原則,進行校園安保大數據“一體化平臺”建設,打造校園安全精細化管理新模式。一是多維感知明動向。在學生上放學通道、教職工車輛通道等處佈置集人臉、車牌、證件等識別採集為一體的人像識別防入侵系統、智能車輛識別系統、自動考勤管理系統,健全多維感知體系,既實現人車分流,實時掌握師生活動軌跡,做到“來去感知、走向明晰”,又能將非本校人員、車輛過濾隔離在校外,實現全環節、全要素信息化監管。二是精準識別周密防。建設了學生宿舍智能管理系統,通過無感知人像識別,高效記錄學生出入宿舍情況,男女生自動分流,無授權人員進入實時報警,有效提升宿舍管理水平。辦公區大門設有智慧訪客系統,與公安機關聯網,對肇事肇禍精神病人、逃犯和前科劣跡等高危人員,實現智能化實時比對報警,有效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建立起校園安全“防護圈”。

三是智能跟蹤織天網。高標準建設“校鷹”全景動態監控雲平臺、無人機巡邏編隊,對校區及周邊進行全天候無縫隙零盲區智能化動態策應巡防,自動捕捉移動中人員、物體、車輛等進行智能跟蹤抓拍,即可總覽全景又能撲捉固定細節。紅外線電子圍欄入侵報警系統感知到非正常通道出入校園的人員、物體即時自動報警,編織起嚴密的可視化智能“天網”,構建了校園安全的嚴密屏障。


“警校共建群防同治”濱州實驗中學“平安校園”亮點建設雛形初現


以聯防聯動為載體,構建群防共治格局

工作中,建立健全公安為主體,職能部門、學校齊參與,社會力量配合的治安聯防體系,形成校園安保的整體合力。一是公安擔當保平安。在校園周邊治安狀況複雜區域設立公安駐勤點,重點開展巡邏盤查、安全防範、秩序維護;在學校建立警務室,大力推動社區警務進校園工作;完善落實“包校聯園”責任制,使每所學校、幼兒園均有一名所隊負責人、一名民警包聯。二是群防共治護校園。積極推動建立公安巡邏隊、校警護衛隊、校園保安隊、教師護校隊、家長守護隊、志願者服務隊“六支隊伍”協同聯防、互動策應的護校新模式,在公安機關的組織指揮下,配齊必要的器械裝備,選派公安業務骨幹經常性的進行培訓演練,合力開展聯勤聯防,及時、有效應對校園安保面臨的各種問題,做到校園內部及周邊均有人巡、有人護、有人管。三是應急處置措施全。組建了由師生志願者組成的應急小分隊,參與校園巡邏、法制宣傳、應急響應等工作,並與校外各種治安保衛力量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形成合力。同時,把基層組織和校園周邊單位、商鋪、民宅等群眾力量納入聯動範圍,共同參與巡防及應急處置工作,構築校園保衛安全防線。

以排查整治為重點,營造安全穩定環境

堅持嚴查、嚴防、嚴管、嚴治相結合,多措並舉,防患未然,盡最大努力杜絕校園案事故發生。一是聯合檢查促整改。聯合教育、綜治、安監、消防、食藥等部門,治安、交警、禁毒、網安等警種積極參與,定期對學校、幼兒園各項制度落實和應急處置演練情況進行深入細緻的檢查,督促落實隱患整改。二是提早研判除隱患。依託分管校長、級部主任、班主任、班幹部、組長(宿舍長)構建“五級聯絡員”情報信息網絡,及時收集各類情況信息,納入分局每日情報研判體系,大力加強矛盾糾紛和安全隱患預警提示,嚴密防範可能影響學校安全的校園貸、霸痞欺凌、侵害師生、干擾教學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提前採取有效措施予以防範化解。三是加強排查防未然。積極開展校園周邊治安環境清理整治行動,不斷加大學校周邊出租房屋、娛樂場所的檢查力度,堅決剷除危及校園安全的治安亂點。強化校園周邊閒散劣跡人員、暴力傾向人員、心理失衡人員、重症精神病人等重點人員的排查管控,嚴打震懾涉校違法犯罪。依託高危人員、可疑車輛自動識別報警系統,劃定安全區域、升級物防設施、設置電子防衝撞系統等措施,嚴防暴力恐怖案事件的發生。

“警校共建群防同治”濱州實驗中學“平安校園”亮點建設雛形初現

安全無小事,服務無止境。校園安保工作永遠在路上,下一步,分局將在現有基礎之上,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積極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牢記使命,勇於擔當,完善機制,創新實幹,以最高的標準、最嚴的要求、最實的作風抓安全、促穩定、保平安,不斷提升我區校園安保水平,向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交出合格滿意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