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酒店20億元發債二次失敗,海航控股(600221.SH)又添一樁新愁?

引言:

“過去海航擴張太快,沒能擺脫野蠻生長的路子。”——海航集團董事長陳鋒

3月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信息,20億元私募債券“海航酒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項目基本信息更新,終止日期更新為3月4日。目前該公告中的項目基本信息中,除時間更新為2019年3月4日,債券名稱、品種、發行金額、承銷商和項目終止狀態等未發生變更。目前承銷商開源證券、海航酒店控股集團還未對此次狀態的更新有進一步的解釋。

海航酒店控股集團成立於2013年10月,註冊資金103.77億元,其實際控制人為海航集團,由海航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00%的北京海鴻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海鴻源”)直接持股,海航旅遊集團為海航集團控股子公司。2018年3月被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航控股”)宣佈為重大資產擬重組對象之一。3個月後,被調整出重組範圍。同年11月,海航控股重大資產重組終止。

格隆匯app查詢顯示,根據最新數據,海航酒店控股在2017年資產規模為424.78億元,同比增長8.18%;負債為207.9億元,同比增加18.93%。負債率方面,2017年為48.94%,略高於2016年同期(44.52%)。

截止到2月5日下午兩點45分,海航控股股價為2.23元,漲幅為1.36%。

海航酒店20亿元发债二次失败,海航控股(600221.SH)又添一桩新愁?

20億元發債二次失敗

實際上,這不是海航酒店控股第一次更新債券終止狀態歷史發行情況終止或中止狀態一而再再而三的事情時有發生

格隆匯app查詢顯示,2016年海航酒店控股本擬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20億元,後於2017年3月21日中止;同年本擬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9億元,後於2017年4月6日終止;2017年海航集團深受流動性危機之苦的時候,海航酒店控股集團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非公開發行私募公司債券,規模為20億元,承銷商為開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3月20日,海航酒店控股集團宣佈中止該公司債券發行

同年6月19日,上交所公告“海航酒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終止

因為公司融資需求變化,經綜合考慮融資成本、融資方式等因素,決定撤回發債申請。

本次再次被終止發行的債券也許是為了助力海航集團突圍困境的“輸血行為”,這也是在意料之中,畢竟其實際控制人海航集團還處於為填補自己的債務大坑步履維艱,調整求生的狀態。

海航集團進擊的餘痛

海南省航空公司成立於1989年10月,它通過多年的收購併購、拆分子板塊上市等資本運作,不斷擴張,根據2016年年報,截至報告期末,海航集團的總資產達到了1萬億元(2015年年底其總資產規模還只有468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9.43%;2017年從收購東北電器到增持德意志銀行再到收購惠理集團,它進擊的腳步還在行進中,然而財務數據卻不那麼積極樂觀,

終究是逃不出蛇吞象的魔咒,由於大規模的借款舉債出現了債務危機

格隆匯app查詢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海航集團的總資產為1.2萬億元,然而負債也“不甘示弱”:從2017年年初的6034.7億元增至7179.5億元,到了年末總資產超過1.2萬億元2017年期末負債總額也不容無視,達到7365.02億元,借款總額為5693億元

面對身上的負重,縱然是海航也坐不住了,2017年下半年海航系旗下公司開始不斷出售資產

:出售其持有的旅遊基金投資份額;上市公司供銷大集宣佈擬出售長春、天津、西安多地的房地產公司;海越能源宣佈轉讓旗下中南卡通部分股權...都旨在回籠資金的同時,減少其運營成本,以改善公司流動性之難,而這一“賣賣賣”的模式也一直延續到了2018年:去年12月,北京金融產權交易所專門舉辦了一次海航物流集團系列資產轉讓首期推介會,其中有70億元的資產包計劃出售,包括在北京、海南、長沙等地的多個項目,涉及寫字樓、酒店、商業地產等。

“2018年以來,海航已賣出3000億元資產,創造了一家企業一年處置資產的世界之最不過後續還有千億資產在出售路上。”

除了不得而為之的“賣賣賣”,這場債務危機還波及到了其他方面,例如

旗下股權被凍結、被動減持就是個例子

格隆匯app查詢顯示,從去年12月開始,海航科技海航基礎、供銷大集凱撒旅遊等發佈過海航系股東所持公司股權遭凍結的公告;2月24日,海航集團旗下的渤海租賃發佈公告,收到了海航集團的《通知函》。表示控股的東海航空資本,已經自本次首次被動減持之日起至2月20日,海航集團已累計被動減持公司1.03%股權,價值2.29億。此外,年1月8日,大新華航空持有的海航控股股票還遭到被動減持

來自政府和銀行的助力

好在海航集團通過資產剝離“步入正軌”的過程中也受到了以政府和銀行為首的支援:除了與海南政府的合作,以不斷推進其航空主業的輕資產運營,海航還將所持有的烏魯木齊航空40%股權轉讓給烏魯木齊市政府或其指定的下屬子公司,旗下首都航空獲得北京市政府旗下首旅集團增資。

日前,為回應“海航破產”傳言,海航集團發佈了《闢謠公告》,表示公司已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並取得了難得的穩定局面”,在精簡業務板塊的同時,迴歸焦航空主業

此外,根據2018年業績預告,預計海航集團 2018 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為-5 億元到 5 億元,較上年同期相比下滑 50%以上,或將出現虧損,可以看出該公司還處於調整的陣痛之中

結語:

自1993年以來,海航集團經過了26年的發展,它單一的地方航空運輸企業晉升為具有影響力的跨國企業集團,但它的壯大崛起並非偶然,那家大業大的榮耀模樣背後不乏是因不斷的股權質押、融資併購發展起來的負債黑洞,正所謂積勞成疾,隨著其流動性問題不斷加重,持續的擴張成了債和災

就目前而言,雖然海航集團通過剝離非核心業務等舉措使得其債務危機有所緩和,但並不能說其流動性風險已完全解決,還得需要不斷調整業務結構,強化主業地位,在促進其資本結構健康發展的同時,也繼續對降低槓桿率加以重視畢竟因身上所揹負的債務之重它一時無法懈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