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潮真的來臨了嗎?我們和幾個朋友聊了聊……


裁員潮真的來臨了嗎?我們和幾個朋友聊了聊……



2018,是經濟凜冬的一年嗎?

“股市下跌、消費降級、貿易爭端、中等收入陷阱、去槓桿、新興市場危機、裁員潮”等讓人惴惴不安的消息在這一年裡充斥著現實生活和社交媒體。

朋友圈時有刷屏文章,內文中提到的“艱難、倒閉、裁員、焦慮”等詞彙無一不牽動著人們的神經末梢,那些躍躍想辭職、調薪的人不得不陷入無數遍的深思熟慮:

2018,真的是艱難的一年嗎?

刷屏文章所傳遞的信息,是真實情況?還是在販賣焦慮?

“安居樂業”是衡量國民幸福指數的最基本的指標,但是高企的房價已讓大部分人對“安居”遙遙興嘆,現在,天秤的另一端“樂業”也在逐漸崩塌嗎?就業是民生之本,新商君隨機採訪了身處各行各業的朋友,和他們聊了聊有關於“裁員潮”的話題。


裁員潮真的來臨了嗎?我們和幾個朋友聊了聊……


“縮編只是為了優化結構”

“公司在開拓新的市場,今年一直在開新園,招聘的量還是蠻多的。”

相較於媒體所渲染的就業寒冬現象,在一線城市的保育園擔任HR職務的雯雯卻覺得自己所在的行業是“逆勢而上”。

“保育園這一塊的市場缺口很大,市場潛力很大。我們公司上一年只有在廣州開園,今年就在深圳和佛山都有陸續在開園了,下一年還會在其他城市開新園。”保育園,可以簡單理解為更高級的託兒所,所面向的目標市場是收入比較穩定的家庭。

不僅持續招聘,雯雯所在的公司還會有年度調薪,她入職不到一年,轉正時已調薪18%,到年末崗位晉升,從專員升至高級專員,薪酬再次提高了14%。此外,公司還設立了員工可以申請調薪的機制,讓更多的人可以得到合理的報酬。

至於“裁員潮”,雯雯也直言經常在微信公號上看到有關報道,現實生活中也有朋友提起過。

“我一個在建築公司工作的HR朋友,說他們公司在縮編,但是他們不是直接裁員,就是減少招聘,如果有新的項目缺人的話,就把一些冗餘的人員調過去。”雯雯認為,公司這樣的舉措是為了優化結構,降低成本,減少人員只是其中一個措施,沒必要上升到“裁員潮”或者“失業潮”。


裁員潮真的來臨了嗎?我們和幾個朋友聊了聊……


“我今年漲薪了50%以上”


縮減招聘人數,最直接影響到的就是正在找工作的人。

新商君採訪到的黃浩,正是2018年求職大軍中的一員。在985學校加研究生的光環加持下,他也未能如願順利地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他正在實習的公司,也在加大校招比例,在他看來,公司是為了縮減開支。

他和同學們也普遍覺得今年的就業形勢較差,但至於自己沒能拿到好的offer,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自己的專業知識不夠深入。

“我身邊的人都找到不錯的工作,例如一些搞算法的同學拿到了年薪40萬的offer,實驗室的同學也有拿到大廠的offer,例如騰訊、今日頭條、網易遊戲、小米,一個人拿到好幾個offer的也有。”

同處在互聯網行業的程序員宇傑,看待國內經濟環境的態度就更為明朗了。

宇傑目前在國內一家著名的科技獨角獸公司做互聯網Web後端開發工作。據他了解,2018年,公司員工的薪水普遍上漲,而漲薪的範圍還不侷限於程序員,也涉及到其他崗位。宇傑本人的薪水也上調了50%以上。雖然不太清楚公司的業績情況,但他認為今年至少保持了平穩的增長。

當然,並非所有互聯網公司都呈欣欣向榮之勢。他也坦承遊戲行業正在經歷著寒冬。

2018年以來,國家廣電總局收緊了遊戲版號,無論是進口還是國產的網遊版號發放,自3月份以來都基本被冰封。而版號的限制直接導致了遊戲公司的利潤下跌,據統計,國內遊戲市場增速首次跌到個位數,創下10年來新低。

小廠倒閉,大廠斷臂求生,已成為停批遊戲版號下的悲劇眾生相。宇傑透露,朋友所在的遊戲公司,規模達2000人,今年也不得不裁員10%。

雖然偶有聽到同行裁員的消息會產生焦慮感,但宇傑認為自己正處於事業上升期,專注於工作更重要。“我個人覺得這一年自己有極強的自我驅動力,可以高效高質量完成工作,還會很自覺抽出時間充實自己。”


裁員潮真的來臨了嗎?我們和幾個朋友聊了聊……


“別的公司還擔心你不過來”

除遊戲行業的裁員規模較大外,年初熱鬧非常的區塊鏈行業也日漸落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昔日紙醉金迷的幣圈世界逐漸分崩離析。曾經被幣圈人士當作信仰的比特幣,從去年年底的13800美元跌到了5600以下,縮水了近60%;以太坊從1120美元跌到了140,縮水80%。 曾經“一夜暴富”的人,如今就大有可能面臨著“一夜破產”的危機。

相應地,與區塊鏈相關的金融公司、媒體公司也難以獨善其身,裁員、降薪是在所難免的。例如宇傑的另外一個朋友,正好在區塊鏈公司任職,在所謂的“區塊鏈元年”裡,公司裁掉了50%的員工。

區塊鏈、遊戲行業的裁員規模在今年確實較為突出,但是,各行業因其特殊性而不能一概論之。

張誠目前在一家電子製造業TOP3的企業做項目工程師,負責參與手機零部件的全流程生產與製造。他表示,行業也有裁員現象,但是主要集中在各個崗位的產線員工,因為行業各家工廠都在進行升級迭代,實行產線自動化,加之廣東勞動力成本高企,出現裁員甚至大規模裁員也是行業升級的表現之一。

2018年,張誠的薪資上調了15%。儘管公司每年都會上調員工薪酬,但他也毫不諱言道,不僅不擔心裁員,還準備好明年辭職。

“你會擔心跳槽找不到工作嗎?”

“是人家怕你不過來才對。”

張誠表示,儘管國內手機市場隨著各廠商的攻城略地以及智能機的可靠性提高,已經逐漸趨於飽和,但實體業中對工程師甚至許多方面的技術員的需求還是很大的,而且工程師這行當是幹得越久越吃香,所以跳槽還是不需要過分憂慮的。


裁員潮真的來臨了嗎?我們和幾個朋友聊了聊……


經濟寒冬將至?

新商君隨機選取了身處不同城市、不同行業的朋友聊了聊在所謂的“裁員潮”下的各自的狀態,幾位受訪者的薪酬不約而同地有所上漲,在他們看來,國內的經濟環境並沒有如媒體所言的糟糕,自身感受到的壓力也不大,同時也並不會影響既定的離職/跳槽計劃。

當然,新商君的採訪對象會存在一定的倖存者偏差因素。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義珍日前表示,從目前情況看,就業局勢整體穩定。今年1-10月新增就業累計達到1200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9萬人。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9%,同比持平。三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2%,降至近年來低位。

從明面上看,我國整體的就業形勢穩定的,至於所謂的“失業潮”,個別區域或行業確有發生,發生的原因也往往囿於行業的特殊性,例如區塊鏈公司、遊戲行業、傳統媒體等。

而2018,是經濟凜冬的一年嗎?

或許有的人正在焦躁地翻閱著相關的分析文章,而有的人還在埋頭苦幹衝刺年關,甚至有的人已經悶聲發大財了。

*應受訪者要求,雯雯、黃浩、宇傑、張誠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