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上的痔瘡可以用手術刀切除,心裡的呢?

16年開始,我時常會感到後面有異物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復發。每次復發的時候,都很疼,讓人坐立不安,在辦公室不論用什麼樣的坐姿,都不舒服。

為此,我時常心煩意亂,養成了專門挑別人毛病的習慣,跟別人溝通的時候直奔主題,三言兩語就跟完成任務一樣解決。因為不想在椅子上坐太久,引起自己的不適。新來的同事,分配給我來帶,我教完一些基本的公司內部系統,就讓她直接去嘗試。每次發現問題,我都嚴厲指責。有一次,我甚至當著很多同事的面,直接吼道:“你怎麼這麼笨?教你這麼多次還忘記!”

身體上的痔瘡可以用手術刀切除,心裡的呢?

3個月後,這個新同事因為受不了我的嚴苛,直接離職。

18年3月,我進了手術檯,直接做手術割除了痔瘡。出手術室那一刻,雖然稍微有點痛,心理卻是快樂的,以後再也不用因為它而煩惱了。

第二月基本恢復,我跟朋友去普吉島度假。倒車的時候,突然聽到“砰”的一聲,我以為撞到後面的車了。仔細一看,原來是坐在後面的朋友把一瓶水扔到了旁邊的座椅上。我立馬就罵出:“你有毛病啊,倒車的時候弄出這樣的聲音?”朋友整個人都懵了,自己模模糊糊啥也不幹,就被我罵了一句。

身體上的痔瘡可以用手術刀切除,心裡的呢?

之後我寫日記的時候覺察到了,這一句話,就是我自己的直覺反應。這個反應是由自己愛挑別人毛病並釋放負面情緒的模式激發的。而讓我有這個模式的,就是因為這個痔瘡。雖然3月份的時候,痔瘡已經被切除,但是心裡的“痔瘡”卻仍然頑強地存活著,甚至變得愈發有生命力。

心裡對應的這個“痔瘡”,其實就是我當時養成的一個固有模式,這個模式在我外在已經改變的時候並沒有隨之改變。意識到這一點的那一刻,同時也是慢慢開始把這個模式抽絲剝繭的時刻。下一次再面對類似的情景時,我就開始提醒自己:別老是盯著別人的不足哦。要學會發現閃光點,用閱卷人的思維來看待事物。

身體上的痔瘡可以用手術刀切除,心裡的呢?

什麼是閱卷人的思維呢?我們在上學的時候,每次考試交上去答卷,老師在閱卷的時候基本上不會在意你寫了些什麼錯誤答案,而是在努力尋找你寫對了哪些答案,有什麼得分點。按照得分點給你打分。

有了這個閱卷人的思維來取代挑別人毛病的壞習慣,一下子看事情的角度就不一樣了。有一天同事給我分享了一個文件夾,裡面放著各種類型的文件。打開的那一刻我有點傻眼了,如果是之前的我,一定會說:“這都是什麼啊?雜亂無章地放在一起,不會分類一下嗎?你這樣管理文件是不是意味著你的思維也這麼混亂?”

但現在,我有了閱卷人思維,看到這些文件,反而說:“文件真齊全,整個項目資料都在裡面了呢,我不用再一個個跟同事們要了。”

心裡的“痔瘡”,其實就是我們不經意間養成的一個個固執的信念和模式。這些信念和模式,跟痔瘡一樣,日子久了會惡化。身體的痔瘡,自己可以直接感覺到疼痛不適,可是心裡的“痔瘡”,會藏匿在你待人接物的一次次反應中,也許你並不會有明顯的疼痛,甚至覺察不到這個模式。所以,為了找出心裡的“痔瘡”,需要經常反思記錄自己的生活。找到之後,慢慢把它抽絲剝繭。

身體上的痔瘡可以用手術刀切除,心裡的呢?

總之,我們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固執信念和模式,去除它絕非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我們做記錄並反思,之後把它像冰一樣慢慢融化。這樣,心裡的“痔瘡”也就可以切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