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柳合山堂:百年古民居期盼晉升“國保”

距今110年的“柳合山堂”四合院,是蘭州市區現存形制規整、殘存不多的清末蘭州古民居之一。

兰州柳合山堂:百年古民居期盼晋升“国保”

“柳合山堂”外景

佔地面積490多平方米的柳合山堂位於七里河區五星坪后街21號,系清末、民國至公私合營年間在甘肅的陝西著名儒商柳鼎臣及其子柳舜如的私宅之一,始建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原址位於七里河區柏樹巷梨園,為大院套小院建築群,佔地15畝。20世紀50年代國家建設西藏駐蘭州辦事處時,由政府異地保護將主體部分搬遷現址至今。

兰州柳合山堂:百年古民居期盼晋升“国保”

“柳合山堂”院景全景

2014年,柳合山堂被蘭州市七里河區人民政府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柳合山堂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甘肅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眼下,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遴選工作正如火如荼,柳合山堂作為我省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古建築亦在申報之列。

兰州柳合山堂:百年古民居期盼晋升“国保”

“柳合山堂”3D打印實體複製模型

壹 典型的晚清蘭州古民居

蘭州傳統民居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築便是四合院。蘭州的四合院,滲透著一種與自然環境和諧融洽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蘭州的四合院形式大體與北方常見的四合院相近。柳合山堂屬北方四合院民居傳統建築風格體系——四合五天井,三堂五廈形制。其坐東向西,由堂屋、廂房、倒座、耳房和門廳組成一座完整的四合院民居建築。

堂屋:正廳堂屋為一明兩暗格局,結構為抬梁式單簷五檁前出廊一坡水形式,堂屋兩側各有耳房2間;南北廂房:相互對稱,各為5開間,結構為抬梁式四檁無廊一坡水形式;倒座(下堂屋):3開間前出捲棚抱廈,明間開4扇門,與宅門相通,倒座兩側各有耳房2間。大門:為外砌牆腿式門樓。

柳合山堂整組建築尺度宜人,比例精巧,具有晚清典型的蘭州古民居特徵。

算起來,今天近500平方米的柳合山堂佔地大致相當於0.75畝,而其最初的佔地面積則有15畝,坐擁那座大院套小院建築群的是一個叫柳鼎臣的儒商,其於清光緒年間由陝入甘,光緒三十年(1904年)接任“祥泰公”木廠(今文化宮至小西湖立交橋西側)大掌櫃。柳鼎臣主政木廠期間,曾為光緒重修蘭州握橋(碑記現存文化宮)、解放蘭州戰役搶修黃河鐵橋捐贈大量木材。

就此“祥泰公”木廠,地方史志專家鄧明近日在對本土近代史的研究中還有重要新發現——一則刊登於民國二十七年八月(1938年)《蘭州電話號簿》上的廣告。廣告刊登在當年由交通部甘寧電政管理局編印的《蘭州電話號簿》上,由蘭州俊華印書館承印。其中,內頁最上端突出位置有3處廣告,第五頁的抬頭大號宋體字“祥泰木廠”,廠址為“蘭州西稍門外騷泥泉街門牌6號”,廣告詞為“經售松柏樺榆、木質堅實、棟樑椽柱、一應俱全、取價低廉、歡迎主顧”。另兩頁排版略有區別,內容同為抬頭“蘭州祥泰木廠,廠址騷泥泉”,廣告詞“本廠聘有專人在連城、卓尼各地採辦合用木料,質地優良,大小俱全,價格務求克己,藉副國民經濟建設之至意用,特別宣傳喚起各界注意!”。

鄧明說,祥泰木廠全稱祥泰公木廠,始自清乾隆、嘉慶年間,為真正意義上的蘭州本土工商企業、著名老字號。

作為“祥泰木廠”的重要歷史實體遺蹟,也是山陝儒商和商號在蘭州的“獨特標本”,現存的柳合山堂儘管只是保留了原四合院主體建築的中院部分,但和房子一起保留下來的還有一個家族扶危濟困的良好口碑。

兰州柳合山堂:百年古民居期盼晋升“国保”

木雕

兰州柳合山堂:百年古民居期盼晋升“国保”

磚雕

貳 未來的“柳合山堂博物館”

鄧明編著的《蘭州史話》有言:四合院的佈局形式與我國古代宗法制度有著密切聯繫。從建築形制、房屋開間、屋脊式樣、臺階等而言,柳合山堂亦概莫能外。至於那些保留下來的磚雕、匾額、楹聯,以及木雕裝飾,還有那些現存的家傳的物件——官帽盒、朝服箱、八仙桌、太師椅、錢櫃和其它生活物件,則是這一座四合院的歷史和文化積澱的另一個剖面。

幾年前,一本《柳舜如書畫集》的出版,在甘肅書壇引發了不小的關注。有觀點認為,在20世紀甘肅書法史上應該有柳舜如的一席之地,“只可惜深草沒明珠”。

柳舜如者,柳鼎臣之子,那座大院套小院的建築群的繼承者,也是柳氏家族解放前蘭州老字號金店“德興順”和“三益興”的東家。“德興順”舊址在今天的張掖路,“三益興”在老蘭州人都熟悉的綢布街,就是現在的酒泉路。東家柳舜如可是當時這兩條街面上眾所周知的“好少爺”。

“他經營的‘德興順’和‘三益興’金店,生意興隆,譽滿金城。其成功的原因,除了誠信為本以外,與他仁愛為懷、體恤員工、使之自覺以商號為家的做法有很大關係。他為學徒購置圖書文具,晚飯後令賬房先生教他們識字讀書、寫應用文、打算盤,親自佈置作業,每週親加批改,使學徒能夠識文斷字、寫信記賬,提高了他們的文化素質。”《柳舜如書畫集》的序是鄧明寫的,序中的一段文字,從一個側面顯現了柳舜如這位“好少爺”好在哪裡。

籌建“柳合山堂博物館”,講好文物背後的故事,讓文物“活”起來,現在是柳合山堂後人的最大心願。

“展覽+辦學”是這座未來博物館要走的基本路子。展覽設置4個故事板塊:詩書傳家,反映“柳合山堂”百年變遷史;以“安泰堂”藥店、“祥泰公”木廠、“德興順”金店三大著名老字號,反映蘭州本土工商企業史;以“柳合山堂”為清末重修蘭州臥橋、解放蘭州戰役搶修黃河鐵橋無償捐贈大量木材,反映為社會做貢獻史實;張大千赴敦煌臨摹壁畫往返蘭州時,下榻“柳合山堂”交流切磋並得到重金資助,反映保護文化情況,通過圖片與實物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反映甘肅蘭州百年社會發展和本土工商企業史,再現山陝儒商為甘肅經濟發展所做的貢獻,展示改革開放40年來民間自主保護文物的新成就;合作開辦現代“龍鳳書院”,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相結合辦學教學,用足用活“柳合山堂”的資源,合理開發,發揮綜合效能。

“今天,城市發展變化得太快,到處都在建高樓大廈、搞舊城改造,高樓大廈是現代社會的標誌,但是傳統的民居太少太少,剩下的東西寥寥無幾。於是,不少人想看一看蘭州傳統的四合院就到五星坪這裡來參觀,八仙桌、太師椅、中堂、對聯,古色古香十分具有文化底蘊。像柳合山堂這樣一個古建築裡面的文化內涵是值得所有文化人嚮往的,必須要傳承、保護下去。”鄧明呼籲。

顯然,柳合山堂不單單是一座百年建築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