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哈佛路》:讀書終於讓我脫離了底層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當你在哭喊著自己沒有大房子,工作壓力山大,男友劈腿背叛,夫妻爭吵冷戰,生不如死時,莉絲,這個從美國貧民窟走出來的女孩,告訴你,她之前的生活有多糟糕,混亂與不幸。住貧民窟,父母吸毒,逃學流浪,父母離異,男友吸毒,被拋棄……。美國作家莉絲﹒默裡撰寫的《風雨哈佛路》,用自傳性質,向你展示了她從底層掙脫走向光明前程的歷程。她用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唯有讀書,接受教育,才是掙脫底層的不二法門。

《風雨哈佛路》:讀書終於讓我脫離了底層

莉斯的母親,13歲就染上了毒癮,與同為吸毒的父親相聚在一起。吸毒,是他們約會的固定項目,而她和姐姐,只是他們享受生活的贈品。

她們全家住在美國的貧民窟,學苑大道的公寓裡,每月靠政府救濟金度日。每月第一天是發救濟金的日子,對她們全家來說這是一個盛大的節日。拿到現金,全家人會飽餐一頓,然後其餘的錢被母親拿去買毒品。到月末,他們沒錢沒食物。

莉絲身上永遠臭烘烘的,公寓的家永遠亂糟糟的。她生活在像下水道一樣的地方,渴望過正常的家庭生活,但這對她來說簡直是奢望。在學校裡,穿著整齊的同學們像看垃圾一樣看她。

有一次莉絲因為頭皮發癢而撓頭,幾隻蝨子掉落在試卷上,同學們尖叫著像是對待瘟疫一樣逃離她的身邊。對學校生活的失望和沮喪,莉絲開始逃課。

而每天睡到下午才醒來的父親只會衝她大吼:“莉絲,你怎麼還在家裡,你應該去學校!”

這時母親會帶著莉絲去她新結識的朋友泰拉家,一個和她一樣吸毒的女人。泰拉的男友多恩會對莉絲動手動腳,甚至在她和姐姐洗澡時衝進浴室。而當母親得知真相後,她出現了精神分裂的症狀。每次犯病都要被關進精神病院一到三個月,而毒癮也比原來增大了兩三倍。

由於母親的狀況,父親又完全是甩手掌櫃,莉絲和姐姐成了沒人管的孩子。在外流浪的日子,莉絲結識了幾個朋友,他們和她一樣又髒又野蠻,同一世界的人很容易就走到了一起。為了填飽肚子,在朋友的幫助下,莉絲在加油站找到了一份工作,雖然經常遭到工人們的驅趕,白眼和惡語相加,但莉絲必須拼命工作,否則就要捱餓。

可屋漏偏遭風雨。在一個暴雨天氣裡,莉絲得知母親得了艾滋病。她一度懷疑是否由於自己把工錢給了母親,讓她買針頭和毒品,所以才會染上艾滋病。莉絲對此非常內疚、自責。

莉絲的家庭已經糟糕到一定地步,但她沒有想到情況還可以更糟。

母親告訴她,他喜歡上了別的男人,為了這個男人她要戒毒。母親帶著姐姐離開了家,而莉絲則留了下來,她想守護這個名存實亡的家,但沒有母親的家已經不是一個真正的家了。莉絲每天處在思念、恐懼之中。

她又開始逃學。幾個月後,兒童福利院的人把她帶走了。而父親則面無表情,也沒有反抗。

為了儘快離開聖安尼託管所,莉絲老實配合醫生的心理評估。

在一個春天,莉絲終於離開了託管所,回到了母親的新家。母親的男友布里克成了她的監護人。

莉絲又重新開始了上學的生涯,並認識了最親密的朋友薩曼莎。

《風雨哈佛路》:讀書終於讓我脫離了底層

15歲的莉絲情竇初開了。

這個男孩叫卡洛斯,她有著和莉絲一樣的身世。他的父親死於艾滋病,母親是個癮君子。相同的經歷讓他們很自然走到了一起。卡洛斯的陽光開朗,積極向上、善良深深吸引了莉絲。他的出現,無疑像垃圾堆裡開出了一朵燦爛的鮮花。莉絲找到了心靈的避難所。

可幸福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

當布里克發現薩曼莎長期居住在他們的公寓時,他大發雷霆。莉絲和薩滿莎只好離家出走了。

她們到處流浪。有時在公園草坪過夜,有時偷偷跑到小夥伴家洗個澡,吃點東西。

而更糟糕的是,由於和卡洛斯有些觀念不一致,他們不斷髮生爭執。

有一天他失蹤了。

莉絲真正的無家可歸了。

當卡洛斯再次以有錢人的身份出現時,真相卻那麼醜陋不堪,他成了癮君子,而這是莉絲最深惡痛絕的。在和卡洛斯住在汽車旅館的日子裡,莉絲放下了尊嚴,但低到塵埃的沒有尊嚴的愛情讓莉絲產生了厭倦。她厭倦對男友的依賴,厭倦這種病態的生活。

愛情是神聖和美好的,但喪失尊嚴的愛情恰似蘋果裡鑽進了一隻蛀蟲,表面看似美好,實則已腐敗不堪。

母親的身體越來越差,這讓莉絲覺得恐懼和擔憂。但她不敢去見母親。姐姐對莉絲充滿敵意和鄙視,她認為莉絲應該多陪伴母親而非與男友四處流浪,在汽車旅館裡鬼混。

母親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儘管她吸毒,但莉絲卻視其為珍珠。

母親的死亡讓莉絲倍感痛苦和內疚,她沉浸在這種悲傷中。而卡洛斯面對終日痛苦的莉絲性情大變,渾身充滿了暴戾情緒。莉絲的愛情也走到了盡頭。

瀕臨絕望的莉絲得到了傑米的幫助。愛情之花雖然枯萎了,但友情卻在莉絲身邊開放。當莉絲重新回到往昔的朋友中時,她看到自己和他們的差距:他們有家,有學業,有自己的生活。

而她已脫離世界太久了。

莉絲萌生了重讀高中的想法。她渴望過正常的生活。朋友的幫助給莉絲增添了勇氣,她在日記本中寫下了未來的夢想:一所有隱私的公寓,隨時都有食物,溫暖的浴室,乾淨的衣服……這些具體的夢想,讓莉斯充滿了前進的動力。

但前進的道路又是多麼的艱難。

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莉絲產生了氣餒,她也會問自己:真的還要去面試嗎?在只剩下最後一點錢,買披薩和買地鐵票去面試的兩難選擇中,莉絲最終決定去做母親曾憧憬的事情,去接受好的教育。

雖然面試遲到了,但莉絲隔著教室的玻璃寫下了三頁的面試的答題,獲得了面試老師佩裡的笑容。莉絲一直認為佩里老師是她人生的貴人。

在莉絲展示自己陰暗而混亂的生活時,他不僅沒有露出吃驚或同情的眼神,反而嚴肅又認真的建議她去學習半年的高中課程。他認為莉絲應該有自己的選擇。

每個人的出身是無法改變的。貧窮的父母,委曲求全的生活,……。但是這些是否真的無法改變呢?其實不然,我們認為自己不幸,無法選擇,是因為我們不夠勇敢,不敢跳出自己的生活圈。哪怕這個圈子多麼骯髒,混亂,毫無希望,我們還會在充滿抱怨聲中固步不前。如果我們足夠勇敢,我們完全可以選擇另外一條路。出身不能選擇,但生活卻可以選擇。

莉絲做出了生平第一次選擇,也是其人生最正確的選擇。

在父親的幫助下,莉絲終於完成了高中入學登記。

但問題隨之接踵而來。

首先要解決溫飽問題。

莉絲找到了一份募捐的工作。在那些富人募捐的日子,堅定了莉絲的信念:我要走出貧民窟,改變我的人生。

她拿著全是缺考的高中成績,為自己定下了每門課成績都要得A,並且要在兩年內實現的目標,完成高中四年的學業。

可莉絲要面對的問題實在是太難了。

在流浪的日子裡,莉絲每天要背起所有的教科書和衣物,輾轉各地,尋找容身之所。她還要根據課表要求,在規定時間段讀完指定的書。沒有固定的睡覺地方,到處流浪。睡眠嚴重不足。走廊是她的睡眠場所,走廊也是她的書房。

每個清晨,在繼續睡眠與去學校中,莉絲總要和自己做激烈的鬥爭。她也終於明白,意志力與動力相比,動力顯得更為實際。那些散發香味的麵包,乾淨舒適的床鋪是她學習的動力,學校可愛的老師是她前進的動力。老師的幫助,朋友的伸手,讓莉絲得以承受生活的一切。她用兩年的時間以全A的成績完成了高中四年得學業。

她的生活開始發生了變化。

當你經歷了涅槃,你也意味著浴火重生。

莉絲開始申請上大學。

哈佛大學對她來說實在遙不可及,這是橫亙在她前方的一堵牆。可當莉絲站在哈佛廣場上時,她覺得自己雖然不會被錄取,但至少有機會跨過那堵牆。

在第一次申請失敗後,莉絲決定主動出擊。她給哈佛招生辦打電話,寫信設法獲得第二次面試機會,調查哈佛的錄取數據課程安排,還諮詢了老師,大學的生校園生活。而經歷漫長得等待之後,她終於獲得了進入哈佛大學的門票。

在哈佛學習的日子,給了莉絲精神力量,她意識到:社會各階層的人都會遇到不幸,我們必須學會克服它。

《風雨哈佛路》:讀書終於讓我脫離了底層

莉絲通過自己的努力,老師和朋友的幫助,終於踏出了最重要的一步,離開了她那個骯髒、混亂的底層世界。她用自己的實踐證明,讀書,接受良好的教育,最終改變了她的命運。生活中很多事情無法改變,而唯有改變自己,你所向往的生活才會離你越來越近。我們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幸,但你若正視它,坦然面對,併為之努力,總有一天,你會越過橫亙在你面前的不幸與災難,生活總會向你伸出橄欖枝。

普希金告訴我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裡須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最後以莉絲的一段感悟結束全文:無論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還是商務人員,不管是醫生還是老師,不管你的背景如何,只有當我們賦予生命意義的時候,生命才有了意義。

我是笑鍾,讀書能改變命運,你覺得呢?歡迎發表您不同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