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查理寶典閱讀筆記九——社會認同傾向

社會認同傾向就是一個人自動依照他所觀察到的周圍人們的思考和行動方式去思考和行動,那麼他就能把一些原本很複雜的行為進行簡化。個人理解,社會認同傾向本身是社會群體物種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也就是說是具有社會屬性群體中個體的一種本能反應。其實,很簡單社會認同能夠幫助人融入到群體之中,而群體本身就能夠提供最大的保護機制。比如在自然界中沙丁魚最喜歡聚成群一起行動,因為在一起行動時,沙丁魚個體存活的概率要遠遠高於單獨行動的沙丁魚。在人類社會中也是一樣,比如我們的俗語中就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說法。

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社會認同的本能做一些有益的事,比如:中國古典成語中的孟母三遷以求芳鄰,就是利用社會認同的正面例子。孟母通過選擇所處的生活環境讓兒子在優秀的社區環境中建立社會認同。類似的情況還有現代社會中,為什麼中國的家長都在小升初的時候拼命地想進入重點中學?你以為家長是看重的重點中學的師資力量麼?那你就完全錯了,多數父母只是為了讓子女在最敏感的青春期和一群優秀的同齡人為伍。有國外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更容易在同齡人中建立社會認同,而不是在父母或老師之間建立社會認同。所以,去重點中學最重要的不是有什麼樣的好老師,而是有什麼樣的好同學。

窮查理寶典閱讀筆記九——社會認同傾向

社會認同有其正面作用,也必然有其負面作用。其中投資市場是社會認同最明顯的反面案例。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最早的首富“陶諸公”就告訴我們:“旱則資舟,澇則資車”。這就是我國關於逆向投資的最早訓誡。這句話和後世價投們奉若聖經的“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是相得益彰。實際上,在投資市場上避免從眾是獲取超額收益的必要條件。因此,能否時刻保持客觀理性是一個投資者的必修課。那麼,在什麼情況下人最容易產生社會認同行為呢?答案是人們在封閉的環境中或者備受壓力的時候,如果兩者同時發生人最容易受到社會認同傾向的影響,從而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在社會中很容易找到類似的例子,比如:傳銷組織。身陷傳銷組織的人通常被限制了人身自由,而且通常會受到恐嚇、輕微虐待。在這種環境下,意志不堅定的人很容易盲從於傳銷頭目。

同樣的例子在證券市場上也會不斷地重演。這就是老股民常說的打壓,洗盤。當你通過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分析後,發現某隻股票低估後如果馬上買入通常不會馬上產生盈利。經常是,股票會長時間在某一狹窄的範圍內反覆橫盤波動,甚至不排除在啟動前莫名其妙地跳水挖坑。通常這個時候,市場上會非常巧合地出現各種各樣負面的言論。在面臨浮虧和謠言四起的情境下,除了極少數意志異常堅定的投資者外,多數股民都會在底部區域或者反彈/反轉初期就拋售手裡的股票,選擇屈從於市面上的非理性聲音。

而我在近幾年的投資生涯中也碰到過類似的情況,比如2015年股災後,在整個2016年招行的股價長期徘徊在17-18之間。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招行的股價相對於5000點沒有明顯下跌,是屬於高估的股票。當時,市場上幾乎一邊倒地認為應該把招行換成估值更低的民生銀行和興業銀行。而且真的有一些投資者在所謂的搬磚中獲得了一定的超額收益。我只能默默地告訴自己,招行是國內最優秀的銀行,沒有之一。總有一天,招行的優勢將會體現在估值和股價上。我默默堅持了自己的認知,直到2017年5月招行用真金白銀回報了我的堅持和獨立思考。

----------------------------------------------------

後記,現在市場行情火熱,一堆大V看牛市起步,看1萬點。其實牛市8000-12000這種觀點,我從2014年起就已經認可了,但是10年到10000點不等於1-2年就到10000。同樣的,大V說這輪牛市看1萬點,不代表現在就是牛市的起點。參考2005年998行情的啟動,以史為鑑。對於理智的投資者,機會永遠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