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之輩》:小人物的夢想與掙扎

《無名之輩》:小人物的夢想與掙扎

《無名之輩》裡面的角色其實個個有名有姓,稱他們無名之輩,因為他們都是掙扎在城市底層的小人物,也可以說是在社會底層。然而,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夢想和追求,捲毛夢想娶到真真,眼鏡要把“事業”做大做強,馬保安想通過借錢買房子補償妹妹幸福(雖然肯定不幸福),還想努力成為一個光榮的協警,跑路的房地產老闆追求著他的愛情。

影片最精彩的一段是眼鏡、捲毛和馬嘉祺三人在屋內和樓頂陽臺的情節,也是最感人的一段,三人從最初的矛盾衝突,到互相理解到最後依靠,淚點滿滿。這一段小人物的悲喜算是本片的精華所在。

《無名之輩》:小人物的夢想與掙扎

影片中取景地是國內貴州的一個縣級市,從影片裡面看已經相當繁華,對影片裡鄉下來的幾個角色來說,這裡已經是追求夢想的好地方。不幸的是,在這個城市裡,捲毛能夠掙到足夠的錢迎娶真真嗎?很難!認認真真工作老老實實攢錢也許十年能夠攢夠。不過十年太久,沒有姑娘能等得起。真真會跟他回鄉下嗎?現在不會,一個從鄉下來的年輕的貌美小姑娘,沒有足夠的文化知識,沒有工作技能,沒有高學歷,能較快賺錢的唯一途徑只能是“夢巴黎”了。真真可能的“幸福”是被某個有錢老闆看中,如同高老闆副駕駛上的女子一般收穫一份愛情,更可能是被包養幾年,等青春凋零再回頭找備胎捲毛接盤安心過日子。

《無名之輩》:小人物的夢想與掙扎

眼鏡要追求做大做強的事業,卻是通過幹非法的搶劫,打響名氣,然後要一步步邁向“成功”,這顯然是不現實的。眼鏡本身並不蠢,從後面他對捲毛墜入虛假愛情的提醒,對陷阱的判斷都可以看出。電影為了加強喜劇效果,在最初馬嘉祺屋子裡的一些可以說“愚蠢”的對話,就有些略微誇大了。做為主謀,眼鏡哪怕不開最後一槍,他也會再次下手,最終難逃法律羅網。

《無名之輩》:小人物的夢想與掙扎

而馬保安的刻畫更細節更真實,他獨自一人單挑一群混混,對他們頭頭掏襠下黑手,警察來了又躺地上碰瓷要醫藥費,拖欠水果攤老闆娘的帳還不忘嘴上手上都佔點便宜,被輔警貼罰單敢罵街,見到真人直接縮頭烏龜。這樣的人不免做出心存僥倖的事,當年的酒後駕駛基本上算毀了自己的家庭毀了前程還有妹妹的一身,酒駕害人,心存僥倖的心態正是這種活在底層的小人物很容易具備的,這裡不是歧視,他們大多被生活所迫所冏,總無意或有意的去挑戰規則或突破規則的邊緣以獲取一點小利,最後終嚐到自己所造的後果。老老實實遵守規則並不難,但對活在底層的小人物來說,這點不守規則帶來的小利在其眼裡已經是好大的一塊“餡餅”了。

《無名之輩》:小人物的夢想與掙扎

說回我們的小人物和城市。城市發展繁榮離不開千千萬萬小人物的努力奮鬥,但同時我們的城市能否對這些小人物更多的包容和吸納呢?假如捲毛真的賺到了錢,他為何想的是回到鄉下蓋房子結婚,而不是留在城市?城市裡幾多真真、眼鏡這樣的年輕人,他們為什麼不得不選擇走違法的道路來實現“夢想”,怎麼沒有一條可行的道路擺在眼前一步步踏踏實實走去讓他們實現夢想呢?其實很難,真的很難!真真、眼鏡的文化程度最多是初中畢業,眼鏡看書識字都有點困難,基本沒可能通過自學提高自身競爭力,他們的這一生在出生已經決定,到青春的年紀就已經定格,看到了人生的天花板。別忘了還有高昂的房價,如今北上廣深的白領階層,供一套房基本也要搭上上一輩和自己半輩子的財富,更多的是畢業在城市貢獻二十年青春,四十多歲後自然淘汰下崗,拿著攢的小錢回家鄉三五線城市消磨往後餘生去了。

到這裡我想說的是,當我們看到小人物在的電影裡的喜怒哀樂,看著他們的窘迫與荒唐,看到他們的無助和無力,或許我們除了感動或者旁觀者一樣的圍觀之後,我們能做點什麼讓這個世界更美好一點。舉個例子,筆者的一位朋友,通過集合手頭的資源在廣州創立了一個面向殘疾人的英語俱樂部,為他們提供免費英語和演講學習平臺,培養相關技能等等。通過這些培訓,很多身有殘疾的年輕人能夠有機會和正常人一樣進入公司的普通崗位工作,通過自身的努力創造社會財富。

說回電影,馬保安康復後成為馬協警,依依也能夠一邊安心學習一邊談戀愛了。捲毛積極改造應該能早點出來,然後老老實實工作攢錢也許能有機會接盤厭倦紅塵的真真,也可能再也找不到真真。而眼鏡出來應該是十多年以後的事情,耗費了青春又被時代超越,期待他在裡面能被改造得好一點。最後是馬嘉祺,她原諒了哥哥,心頭的坎已經過去,相信她會活得更好,重拾生命的希望。

《無名之輩》:小人物的夢想與掙扎

最後,我也沒搞明白,捲毛是怎麼認識真真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