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供應鏈金融政策解讀

近年來,隨著賒銷貿易在國際及國內的盛行,處於供應鏈上游的企業普遍面臨資金短缺的壓力及賬期延長的困境。與此同時,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單一企業間的競爭正在向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轉化,同一供應鏈內部各方相互依存程度加深。在此背景下,旨在增強供應鏈生存能力,提高供應鏈資金運作效率,降低供應鏈整體管理成本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得到了迅速發展。

供應鏈金融是近年供應鏈管理和金融理論發展的新方向,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降低融資成本、減少供應鏈風險等的一個有效手段。供應鏈金融的定義:以核心客戶為依託,以真實貿易背景為前提,運用自償性貿易融資的方式,通過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第三方監管等專業手段封閉資金流或控制物權,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的綜合性金融產品和服務。

從國家層面來看,供應鏈金融的創新與發展已是國家管理的重點對象,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多項針對供應鏈發展的政策指導文件。以下,我們將對重點政策文件進行解讀。


我國供應鏈金融政策解讀


一、 《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


早在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供應鏈金融作為獨立主體首次寫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重申了供應鏈的重要意義,供應鏈具有創新、協同、共贏、開放、綠色等特徵,推進供應鏈創新發展,有利於加速產業融合、深化社會分工、提高集成創新能力,有利於建立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合作共贏的協同發展機制,有利於建立覆蓋設計、生產、流通、消費、回收等各環節的綠色產業體系。

《指導意見》強調,到2020年,形成一批適合我國國情的供應鏈發展新技術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蓋我國重點產業的智慧供應鏈體系。供應鏈在促進降本增效、供需匹配和產業升級中的作用顯著增強,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支撐。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重點產業的供應鏈競爭力進入世界前列,中國成為全球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重要中心。

六項重點任務

《指導意見》提出了六項重點任務。一是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促進產業製造供應鏈協同化、服務化、智能化;三是提高流通現代化水平;四是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五是積極倡導綠色供應鏈;六是努力構建全球供應鏈。

供應鏈的發展有利於發揮流通基礎性支撐和先導性引領功能,整合提升實體零售、連鎖經營、物流配送、 電子商務等流通業態的發展水平,全面激發實體經濟活力。

此外,發展供應鏈金融,豐富面向中小微企業的的融資渠道,打造基於真實交易、服務實體經濟的供應鏈金融生態,有利於確保資金流向實體經濟,避免金融脫實向虛。

另外,為了確保指導意見的落地,此次指導意見涉及農業部、商務部、科技部、銀監會、保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環境保護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統計局、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工商總局、教育部等19個職能部門。

二、 《關於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


2018年4月10日,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等8部門聯合下發《關於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商建函[2018]142號),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

主要內容如下:

總體思路和目標:

本次試點包括城市試點和企業試點,試點實施期為2年。通過城市試點和企業試點,在若干關係國計民生、消費升級和戰略新興的重點產業,推動形成優質高效的供應鏈體系,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和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試點城市的主要任務

推動完善重點產業供應鏈體系

農業產業鏈方面,優先選擇糧食、果蔬、茶葉、藥材、乳製品、蛋品、肉品、水產品、酒等重要產品;工業產業鏈方面,優先選擇鋼鐵、煤炭、水泥、玻璃等相關產業;與消費升級密切相關的產業中,優先選擇家電、汽車、電子、紡織等;針對必須搶佔制高點的戰略新興產業,重點推進大型飛機、機器人、發動機、集成電路等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發展。

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推動供應鏈核心企業與商業銀行、相關企業等開展合作,發揮上海票據交易所、中徵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和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等金融基礎設施作用,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基礎上,積極穩妥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為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提供安全通道,為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成本相對較低、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務。同時,加強供應鏈金融監管,打擊融資性貿易、惡意重複抵質押、惡意轉讓質物等違法行為,確保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融入全球供應鏈打造“走出去”戰略升級版

支持和鼓勵企業積極開展對外貿易與投資合作,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

發展全過程全環節的綠色供應鏈體系

推動深化綠色採購,財政資金優先採購和使用節能、節水、節材等環保產品、設備和設施;鼓勵開展“快遞業+回收業”定向合作。

政策支持

鼓勵試點城市整合國家、省級預算內投資等各項資金,引導社會資本設立供應鏈創新產業投資基金,支持供應鏈創新和應用項目;研究出臺相關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試點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


三、 《商務部等8部門關於公佈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城市和試點企業名單的通知》


2018年10月16日,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等8部門印發通知,公佈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城市和試點企業名單,試點工作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本次試點是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發展現代供應鏈有關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的明確要求。

在經過各地擇優推薦、商務部等8部門共同組織專家評審、共同審核和社會公示等環節,從114家申報城市中確定了55家試點城市,從1359家申報企業中確定了266家試點企業。

本次試點是一次全新的試點,由商務部等8部門共同組織實施,分試點城市和試點企業兩大主體,是一個全產業、全鏈條、全環節的試點,覆蓋貿工農等實體產業中的50多個細分行業。試點的目的是推動形成完整高效的產業供應鏈體系,通過創新發展產業供應鏈、大力發展綠色供應鏈、積極融入全球供應鏈、構建供應鏈質量促進體系、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探索供應鏈政府公共服務和治理新模式等六大任務,創新一批適合我國國情的供應鏈技術和模式,構建一批整合能力強、協同效率高的供應鏈平臺,培育一批行業帶動能力強的供應鏈領先企業,形成一批供應鏈體系完整、國際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總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供應鏈創新發展和政府治理實踐經驗,探索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和模式。

下一步,商務部等8部門將研究制定試點績效評價體系,建立試點績效評估、動態監督和退出機制,加強對試點的監督管理和經驗總結,確保試點取得實效。試點期滿後,表現優秀的城市和企業將被授予“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城市”和“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企業”稱號。

我國供應鏈金融政策解讀


四、 供應鏈金融相關政策文件


《關於開展2018年流通領域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的通知》

中央財政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主要立足於彌補市場失靈,做好基礎性、公共性工作,發揮中央財政資金對社會資本引導作用,支持供應鏈體系中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建設。文件要求,地方要因地制宜,規範採用財政補助、以獎代補、貸款貼息、購買服務等資金支持方式。(財政部-2018年5月)

《企業應收賬款資產支持證券掛牌條件確認指南》

對應收賬款ABS的發行和存續期管理進行了規範。這是繼“PPP項目資產”之後,監管部門關於大類基礎資產系列信息披露和掛牌條件確認所發佈的第二個指南。(滬深交易所、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2017年12月)

《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

《辦法》明確應收賬款轉讓登記參照質押登記辦理,應收賬款包括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項目收益權,登記期限從1-5年擴展為0.5-30年。(央行-2017年10月)

《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2017-2019年)》

要推動地方政府為中小企業開展政府採購項下融資業務提供便利,支持政府採購供應商依法依規開展融資;要動員國有大企業、大型民營企業等供應鏈核心企業支持小微企業供應商開展在線應收賬款融資業務。(央行、商務部等7部門-2017年5月)

《關於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

大力發展應收賬款融資。推動更多供應鏈加入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服務平臺;建立應收賬款交易機制,推動大企業和政府採購主體積極確認應收賬款,幫助中小企業供應商融資。(央行等8部委-2017年2月)

《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

擴大融資渠道,推廣供應鏈金融。鼓勵商貿物流企業通過股權投資、債券融資等方式直接融資。(商務部等5部門-2017年1月)

《國內貿易流通“十三五”發展規劃》

《規劃》提出,鼓勵社會資本設立內貿流通發展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支持流通創新轉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鼓勵流通企業採用投資基金、動產質押等多種方式融資,多渠道籌集內貿流通發展資金,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穩步推廣供應鏈金融,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和服務模式。(商務部、發改委等10部門-2016年11月)

《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若干政策措施》

推動動產質押統一登記立法,建立以互聯網為基礎、全國集中統一的動產和應收賬款等財產權利質押登記系統,實現信息共享,以便於金融機構等相關方面查詢和辦理質押貸款,改進和完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發改委-2016年10月)

《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槓桿率的意見》

有序開展企業資產證券化。按照“真實出售、破產隔離”原則,積極開展以企業應收賬款、租賃債權等財產權利和基礎設施、商業物業等不動產財產或財產權益為基礎資產的資產證券化業務。支持房地產企業通過發展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向輕資產經營模式轉型。(國務院-2016年10月)

《關於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

穩步推進資產證券化發展。進一步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支持銀行通過盤活信貸存量加大對工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快推進住房和汽車貸款資產證券化。在審慎穩妥的前提下,選擇少數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探索開展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加快推進應收賬款證券化等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盤活工業企業存量資產。

大力發展應收賬款融資。加強動產融資統一登記系統建設,改進完善應收賬款質押和轉讓、特許經營權項下收益權質押、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融資租賃、保證金質押、存貨和倉單質押等登記服務。推動更多供應鏈加入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服務平臺,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擴大應收賬款質押融資規模。建立應收賬款交易機制,解決大企業拖欠中小微企業資金問題。推動大企業和政府採購主體積極確認應收賬款,幫助中小企業供應商融資。(央行等8部委-2016年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