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信號預示著房地產即將變天,該不該買房已經很明確


這兩個信號預示著房地產即將變天,該不該買房已經很明確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要是之前樓市還基本上停留在房價上漲下跌或調控放鬆與否上,那麼今天基本上已經步入新的階段。時下房地產變天的信號逐漸清晰,這也意味著我們的房地產正在迎來史無前例的蛻變。

這個信息爆炸時代,有人說是最好的時代,有人說是最壞的時代,因為不同的人理解不同,比如一些炒房者自然不希望市場好起來。他們認為現在的變天讓他們越來越沒有機會那就是不好的時代。但是對於廣大老百姓而言,過去買不起房,將來可能也買不起,但是一定會想辦法讓你住得起。這就是新階段的調控。不要總是沉浸在過去房價大漲的時代裡,終究有一天那一切都會過去。至少當變天那一天來臨時,我們不至於心慌。

自從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出來後,我們的政策在圍繞房住不炒而展開,如何保證更多的人有房住?那就是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這兩個信號預示著房地產即將變天,該不該買房已經很明確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這也就非常清晰得展現了未來房地產市場的基本格局。那就是房價不會大起大落,而且很多人住房問題將通過多種形式實現。而不是再繼續擠買商品房的獨木橋。

為什麼一個觀念改變那麼難?因為在我們骨子裡認為,過去就是這個樣子,買房就必大賺,你不買別人搶著買,越買越有錢,越有錢越買。首先是你不想去改變,再一個就是你不敢相信會改變,因為一次次你失望過。所以,可以理解,但是這次最好還是要有心理準備。

最近,萬科鬱亮的兩句話可以讓很好地詮釋了當前房地產市場的鉅變。這也正好跟我一向講的如出一轍。

近日,萬科鬱亮在集團2019年目標與行動溝通會上發言表示,不要指望“觸底反彈”會很快到來,房子的財富效應已經改變。過去對宏觀形勢判斷都過於樂觀,但如今的宏觀形勢已經不是這個樣子,不是過了今年、明年就會好轉,我們需要做好長期準備。

這兩個信號預示著房地產即將變天,該不該買房已經很明確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另外,鬱亮還談到了樓市的兩大變天信號:首先,住宅全面短缺時代結束。雖然“房住不炒”基調不變,但中國人均住房面積超40平,住房全面短缺問題已基本解決;其次,房子財富效應已改變。以前買房就賺錢,然而現在該局面也發生了改變,同樣因為“房住不炒”,住房的金融投資屬性會被長期抑制住。由此可見,萬科鬱亮的活下去並非虛言,更不是嚇唬人。

儘管鬱亮提到的人均住房面積超40平並不會讓大家感覺到欣喜,然而如果數據是真,至少也讓我們明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房子總量不缺。這也就讓我們在今後工作開展中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蓋房子。當然多蓋房子有必要,但是要知道,過去蓋的房子有沒有到了真正需要住房人手裡呢?沒有,真正需要房子的人買不起住不起。不需要房子的人拿房子炒來炒去。所以今後要明確蓋了房子要為誰蓋,蓋的房子能不能給到需要住房的人,更重要的是已經蓋了的房子該如何利用起來,既然房子總量不缺,那就應該從存量房裡來調配,實際上很多房子都在空置著。這就需要通過一定的財稅手段讓多餘的房子推向市場,讓炒房者發自內心的認為囤房不划算。

這兩個信號預示著房地產即將變天,該不該買房已經很明確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當大家不再被房子短缺所忽悠時,購房者也就變得理性多了。還有一點就是,過去買房很多是為了投資炒房,可是真正剛需並沒有享受到高房價的好處。

事實也證明,買了房的的確感受到了財富的上漲,尤其是炒房者,他們通過倒買倒賣實現了財富的變現。但是對於廣大剛需購房者來說,儘管表面上財富上漲,但他們多數只有一套房,沒有用來變現,只能算作是紙面財富,這樣的房價上漲其實對剛需並沒有多大意義,當你再想改善買套新房時,你卻已經買不起了。實際上對經濟增長並沒有好處,因為人們都傾其所有都押在了房子上,都沒有能力去消費其他了。

21世紀經濟報道評論稱,中國樓市“買房必賺”時代正在遠去。房地產保值增值的神話被打破。背後原因在於,“槓桿買房”的黃金時代終結。

這兩個信號預示著房地產即將變天,該不該買房已經很明確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房地產的金融寬鬆高槓杆時代已經結束,房企要習慣房地產行業從支柱產業的重點向體制改革的痛點轉變的位置轉變。要問剛需該不該買房,需不需要你自己心裡最清楚,是不是買來用來自住更清楚。並不是說房地產不行了,更不是說不能買房了,而是像以前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對於買不買房來說,我認為,將來要考慮的不是賺多少錢的問題,不要再抱有炒房心態,而是更加註重產品的本身,當然必須考慮房子的保值增值,因為本身房子的投資功能屬性是不可抹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